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志愿服务激活课程变革

网友投稿  2024-04-19 08:08:08  互联网

4月10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文明小学的学生体验非遗制作。视觉中国 供图

    ·乡村寄宿制学校如何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特色之路,是每一位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必答题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鼓励、支持学科教师持续开展基于乡村资源的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更加适合乡村学生的育人课程体系

    

    立足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改革,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十一中)以志愿服务为核心,构建“志愿服务+”课程群,推进跨学科课程实施,提升了课程育人效果。

结合乡土资源设计“志愿服务+”课程

    乡村学校具有自我提升和服务乡村社会的双重使命,十一中正是这样一所乡村寄宿制初中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融通互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感知、积极的生活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远的视野襟怀。

    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它能增强人们对地方的归属感。乡村学生的依恋情感建立在乡村认同基础之上。乡村寄宿制学校如何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结合学校现实发展需求,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特色之路,是每一位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必答题。

    基于地方认同理念,学校将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放在“乡土”上。距离十一中不远的顺义区河北村民俗园,是以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有着丰富的乡村教育资源,正好契合学校开展跨学科课程的需求。同时,志愿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始终坚持开展的一项育人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学校借助区位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坚持丰富性、多样性、灵活性原则,秉持自主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将志愿服务联结乡村文化、生态和社会风俗等,设计开发系列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让志愿服务成为新课程理念下乡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载体,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探索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十一中教师与河北村民俗园多次沟通研讨,反复研磨,于多套构想中选取最优方案。最终,学校从课程体系建设、机制体系建设、项目体系建设、培训体系建设、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平台资源体系建设六个方面着手,以“立足校园、服务乡村、面向社会”为原则,以志愿服务宣讲为载体,设计开发系列跨学科“志愿服务+”课程,打造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志愿服务+”六大主题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十一中在推进课程实施过程中,着力将国家课程内容、志愿服务属性与地方性乡土资源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创设“志愿服务+思政宣讲”“志愿服务+民俗文化”“志愿服务+美丽乡村”“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模范事迹”“志愿服务+行为促进”等六大主题内容,涉及语文、思政、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劳技、美术、音乐等多门学科。学校力求融合多学科教学资源,凸显课程全面育人功能,将学生的学习实践融入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

    “志愿服务+思政宣讲”涵养品质格局。“志愿服务+思政宣讲”活动主要落脚在培养敢讲、能讲、善讲,讲清、讲好、讲活的学生宣讲队,通过宣讲中国故事,引领、号召广大学生坚定中国道路自信。十一中在学校周边村居建立阵地,组建学生志愿宣讲团。学生志愿宣讲员走进各村居文明实践基地,走进田间地头,用大家喜闻乐见、接地气的形式,向村民讲好党的光辉故事,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志愿服务+民俗文化”厚植家乡情怀。“志愿服务+民俗文化”课程落脚在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与历史、讲述家乡动人故事、热爱家乡大好河山、厚植家乡赤子情怀。学生志愿者们在河北村民俗园乡情陈列馆里给游客说民俗、讲传承、诉乡情,在字斟句酌中累积对家乡历史、民俗文化、风流人物的了解,强化乡村认同,增进乡情依恋,种下自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丰厚且绵长的滋养。

    “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志愿服务+科技创新”课程落脚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创新人才。比如,学生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解决民俗园实际需求。通过前期调研,学生们了解到虽然民俗园主街道夜晚比较明亮,但由于园区土地面积较大,建筑物相对较少,仍有部分区域光线不足。基于此,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地形考察,将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转化为综合活动主题——乡村辅助照明的设计与制作。该项目活动通过真实情境,融合物理、劳技、数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实现知识的融合与转化、迁移与扩展。学校通过实践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像工程师一样思考、设计、调试、制作电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志愿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家乡。课程落脚在让学生宣传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乡村。学生志愿者们在所在的村居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志愿活动,增加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为习惯。

    “志愿服务+模范事迹”筑牢成长之基。课程落脚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培育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学生志愿者学习、宣传模范榜样事迹,引导其他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筑牢学生成长之基。

    “志愿服务+行为促进”养成文明习惯。课程落脚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新时代好少年的风貌,播撒文明的种子,传递文明的力量。比如,在学生就餐时有志愿者引导学生排队,倡导秩序展示社会文明;在学生课间休息时,有志愿者提醒学生不要乱扔垃圾、使用文明语言……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建设文明校园。

    每门课程结束后,学校会通过“志愿服务课程评价表”收集师生、民俗园、市民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同时,学校组织师生及时反思总结,自我考量成长与收获,以及对学校、村镇的贡献度,并拟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

“志愿服务+”课程开发路径应更加多元化

    在实施“志愿服务+”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和师生有收获,也有反思。一方面,课程开发如何更好地与乡土特色有机融合、乡村寄宿制学校素养教育如何探索多样化路径等内容,还需学校持续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应主动联结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实现共享、共谋、共进。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鼓励、支持学科教师持续开展基于乡村资源的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更加适合乡村学生的育人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出发、不断参与社会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助力学生持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作者系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一中学校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4-25/xw_7205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