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太湖明珠长兴,繁花似锦,绿荫如海。这座千亿级工业强县,正以“科创中国”浙江省级创新基地的形象布局新发展、新业态,积极打造以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标志性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数字产业为主的“1+4”产业集群。
面对区域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浙江省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长兴职教中心”)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以敢闯敢拼的锐气,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提高适应性和贡献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助力添彩。
2015年9月,姚新明出任长兴职教中心校长,他深知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学校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新时代新业态和新的教育环境,长兴职教中心如何保持创新热情,找到持续向上的动力引擎,事关学校发展大局,一定要从思想和文化上找出路,只有知所从来,才能明其所往。
文化引领
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
长兴县拥有“百叶龙”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兴的民间传说中,“百叶龙”是力量和道德的化身,它行云布雨,滋润世界;它虽然曾经受到乡民的误解和伤害,却以德报怨,用深沉的爱泽被家乡。在艺术形式上,“百叶龙”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龙身由荷花瓣拼接而成,龙尾则是翩翩起舞的蝴蝶,造型优雅美观。起先,舞台上只见朵朵荷花点缀在荷叶之间,迎风招展;顷刻之间,满池荷花化作粉红的巨龙腾空而起,气势磅礴。作为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学校以“创新、奉献、奋进、执着”的“百叶龙”精神作为学校的精神追求,引领师生不断前行。为了让“百叶龙”精神深入人心,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文化建设,从空间布局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从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到严谨有序的行为训练,无不渗透着“百叶龙”的精神内涵。让全体师生深切感受“百叶龙”的魅力和力量,激励大家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长兴职教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据学校战略发展需求,把“厚生”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厚生”包含厚报民生、厚待生态、厚植生态三层含义,既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导向的彰显,也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呼应。在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学校构建立体化的文化体系,形成以“厚生”为核心价值追求,以“百叶龙”精神为文化基底,以“正德、笃学、精技、励能”为校训,以“德育为首、能力为重、面向社会、服务经济”为办学理念,以“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为育人理念的一套多层次、全体系的学校文化机制。为了让学校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学校打造厚生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广场,搭建学校文化平台,打造百叶龙艺术团、荷塘龙韵韵律操、大樗堂书法工作室、雉山合唱团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营造人人知晓、个个践行的良好氛围,激发师生敢拼敢闯、进取蜕变的内在力量。
内涵提升
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石
高质量发展是更加持续协调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一点一滴的夯基筑石。学校不断巩固优势,持续打造特色,努力实现多点开花,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航”引领,筑高名师成长支点。青年教师“启航”工程启动“过四关、提五能”,引导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骨干教师“远航”工程,组建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技术服务、技能大赛、资源建设、德育工作六大教师团队,实现青年教师到骨干教师的二次成长;名优教师“领航”工程,采取与目标捆绑发展的方式,依托产教融合、名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特级教师后备班和浙派名师培养平台,引领骨干教师向名师攀登。学校还组建了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成1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申报1个国家级别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近年来,学校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这支队伍中,涌现出了包括姚新明、霍永红、朱跃建、顾海林等在内的名师、名校长,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师资基础。
——共建共培,拓宽产教融合机制。学校2021年起新建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引入吉利新能源汽车维修、汽车部件加工等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实训项目。与吉利新能源、海信(浙江)空调等行业标杆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共建、教材共编、标准共融、教学共育、基地共享、师资共培等实质性合作。同时以“双进”计划和现代学徒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开展校企共育。学校成立产业学院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推进企业大师进校园。大力推进专业教师下企业,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参与企业流程再造,反哺教学改革。如今,在校企共育中不断优化的“345+N”现代学徒制已成为现代学徒制样板。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区域内就业率达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以上。
——立足产业,打通“大国工匠”培育通道。学校立足长兴优势产业,建成与区域产业高度契合的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新能源汽车、幼儿保育四大主干专业群。2022年又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等5个前沿专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与职业教育并重,推进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艺体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基于“岗课赛证”的育人模式,推进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书证融合、赛教融合。学校还建成了开放式实训中心、体验式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这些实践平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三同”融合,以教育助力共同富裕。作为首批承担“新疆中职班”重任的学校之一,长兴职教中心不仅承载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更积极助力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十多年来,学校深耕细作,不断探索与实践,开辟出一条以“三同”促“三融”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全面推行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三同”——生活同步、文化同传、实践同行,促进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三融”——情感融合、文化融合、思想融合。创建“石榴籽工作室”,打造“跨越5000公里的爱”民族教育品牌,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成果孵化项目研究“六师共导 五同共育:新疆中职班育人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相关经验做法获2021年度省级统战系统实践创新优秀成果、2022年度省级理论创新课题一等奖。学校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共同富裕的事迹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成为学校又一张闪亮名片。
品牌创建
勇立高质量发展潮头
对长兴职教中心而言,如何不断超越已有的办学成绩,实现高位发展,再上新台阶?学校坚持以创建引领发展,牵住“品牌学校创建”这个牛鼻子,沿着打造“三名工程”到推进“双高”建设再到“双优”建设的路线图扎实推进发展。
——“三名工程”助力学校跃居全省前列。2016年下半年,浙江省教育部门开始实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姚新明校长意识到这是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崛起的重要机遇,于是带领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全力以赴投入到各个项目的创建之中,最终学校以全省综合排名第四的成绩成功入选浙江省中职名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大力实施融“名校”“名师”“名专业”为一体的“三名工程”。着力打造品牌专业(数控)、优势特色专业(新能源汽车)、名师工作室(霍永红中职机电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宋卫方烹饪大师工作室)、德育品牌(道德实践周、寝室德育导师制)等多个明星项目。2018年6月,在中职名校年度验收活动中,长兴职教中心的“三名工程”建设因进度快、质量高、完成好而受到评估组专家高度评价。
——“双高”建设助力学校全国闻名。自2020年以来,浙江省以改革创新为主基调,组织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的“双高”建设。作为首批浙江省中职“双高”建设单位,长兴职教中心以创新思维打破发展瓶颈,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探索内涵提升,围绕“做特色、创品牌、树标杆”的建设思路,通过6个基本任务、2个特色任务和2个高水平专业的建设,建成了“八新两高四特多标”的现代化高水平学校,实现了办学实力全方位的提质升级。
——“双优”创建蹄疾步稳。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遴选1000所左右优质中职学校和3000个左右优质专业”。2024年4月,浙江省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省中职“双优计划”,建设一批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双优”创建工作,成为学校当前和未来重要的发展任务。长兴职教中心提出,巩固“双高”建设成果,以争创“双优”学校为目标,对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十一项重点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打造一批高档次、高层次的项目成果,吹响“双优”创建的集结号。
学校品牌价值提升的根本,是坚持办老百姓满意的中职教育,让每个选择长兴职教中心的学子和教师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学校的改革实践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包括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十余项国家级别荣誉称号。由于学生技能水平出众、综合素质过硬,毕业生供不应求,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长兴职教中心的优秀学子,已经成长为社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有的成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者,有的成为群众改革致富的领路人,有的成为自主创业的企业家,更多的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长兴职教中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的认识,不久前开展的一项满意度调查,学生、家长和合作企业对学校的满意度超过95%。
击鼓催征再出发,奋楫扬帆新征程。如今的长兴职教中心,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大踏步迈进。校长姚新明表示:“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矢志创新改革,在新一轮的‘双优’建设中争先进位,以高杆追求不断激发内生动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董云云 司汉生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