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幼儿园,满足群众入园需求。
在区托幼一体化试点幼儿园,孩子们快乐地玩耍。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成立于1987年11月,是厦门特区的发祥地。近年来,湖里区强化主体责任,创新教育改革机制,加快步伐,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升办园品质,满足群众“幼有优育”新期待,推进学前教育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提升普及普惠水平
全面提高办园品质
湖里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印发了《湖里区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一方面,坚持扩总量,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坚持“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在持续推进公办园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近年来,湖里区将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配套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十四五”以来,全区共投入约1亿元用于开办幼儿园、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三年来新增投用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510个。同时,多渠道扩宽公办园资源,鼓励支持街道社区、国有企业等各类公办主体参与举办公办性质幼儿园,全区现有集体办、国企办幼儿园14所,补充公办幼儿园学位5300个。2018年至今,全区共新建、开办公办幼儿园25所,增加学位885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30.92%。目前,湖里区有公办园57所、民办园73所,其中普惠性民办园59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21%,3—5岁幼儿2.9万多人在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112.48%。
另一方面,湖里区将示范园建设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办好人民满意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不断优化幼儿园布局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动辖区内公办民办园创造条件争创示范园。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级示范性幼儿园71所,其中省示范园13所、市示范园12所、区示范园46所(含民办园21所),示范率达到70.84%。已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有1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规范民办园管理
开展小区配套园治理
2018年《关于印发湖里区开展无证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出台,完成全区150所无证园专项整治工作,经整改达标后正式审批62所,关闭88所,共计增加规范性民办园学位12140个。2021年,修订《湖里区社会资本举办幼儿园审批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推出“我要开民办学校(营利性幼儿园)”“一件事套餐”便民事项,进一步完善审批机制,规范办园程序。
近年来,湖里区对全区55所小区配套园进行摸底,排查出15所需要治理的幼儿园。对这些幼儿园,湖里区采取无偿移交、转型为国企办园或普惠性幼儿园、就近补建公办园等办法,全部完成治理任务。
厦门市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乌石浦分园建筑产权为国有,在民办园举办者的租赁期届满后,湖里区召开专题会,进行多次商谈,实现幼儿园的妥善无偿移交。除了乌石浦分园,今年2月,原金山幼儿园移交后也成为公办园云湖实验幼儿园。厦门市湖里区港务幼儿园建筑产权为国有,场地曾被民办园租赁,租赁期届满后,其办学主体由民办转型为国企自主办学,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办园主体。还有4所租赁期未满的营利性幼儿园,湖里区通过政策宣导、租金减免、扩增规模等措施,促其在租赁期内转成普惠性幼儿园。对于产权已出让给私企、租金较高、治理难度大的幼儿园,湖里区采取就近补建公办园的办法完成治理。2020年8月,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办,该园覆盖康桥裕发小区;2021年8月,补建禾穆实验幼儿园,针对康桥国际山庄片区招生。这两个小区的居民上公办园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
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新建小区依标配建的6所幼儿园已全部移交办成公办园,增加公办园学位1800个。
创新教育科研机制
推进幼小衔接行动研究
湖里区以教科研工作为抓手,创新教育科研机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在幼小衔接省级实验区的改革探索过程中,坚持科研导向,深耕教育现场,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建立起幼小衔接的“湖里样板”。
一是相同特色的幼儿园组建研究共同体。目前,厦门市湖里区幼儿园已组建了7个研究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有4到6所幼儿园参加。特色相近的幼儿园“抱团”开展课题研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推进区域幼儿园课程质量整体提升。7个研究共同体中,有3个与课程有关,分别是“生命健康”“生活实践”“混龄教育”;2个延展课程研究共同体,分别是“托幼一体化”与“普教和特教融合”;还有2个研究共同体主要针对教师队伍,分别是“青教领航”与“男幼师”。湖里区致力于通过共同体的研究,推进教学改革,最终形成“一园一品,一品一优”的优质教育样态。2024年1月,湖里区举行幼儿园课程建设质量提升研究共同体启动仪式暨项目研究论证会。来自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本地的学者参加了论证活动。
以“生命健康”研究共同体为例,其成员单位有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厦门市火炬幼儿园、厦门市湖里幼儿园、厦门市禾盛幼儿园,这4所幼儿园有相同的研究方向,都开展健康运动课程、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各自不同的运动课程研究切入点。2023年8月,“生命健康”研究共同体领衔人、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园长林碧玲主持课题“循证视域下3—6岁幼儿运动能力关键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而五缘实验幼儿园也是2023年度福建省仅有的获批国家教育部门重点课题立项的幼儿园。依托课题,不仅为共同体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专家资源,也更加充分地形成了研究合力。
又如探索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厦门市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湖里实验幼儿园、都市港湾幼儿园、金福缘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以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为“龙头”,成立“混龄教育”研究共同体,依托福建省“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共生视域下混龄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和高校力量开展研究,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的联盟校。
二是开展幼小衔接行动研究,打造幼小科学衔接的“湖里样板”。2021年秋季,湖里区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全区48所小学与幼儿园结对,组建幼小科学衔接共同体,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编制了近10册实践成果丛书。幼小衔接的“湖里新经验”在2022年全市成果展示现场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湖里区提出的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相互跟岗交流、小学低年级创设与幼儿园相近的环境、适当调整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作息时间、将幼儿园家长一同纳入小学家长素质提升项目等具体而实用的做法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2023年,湖里区承办福建省幼小衔接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交流研讨活动,辐射带动全市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深入开展。幼小衔接的“湖里经验”多次在“学习强国”平台、福建“微言教育”等平台发表,影响力度大。
探索托幼一体服务
扩大普惠托育规模
湖里区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托幼一体化试点工作的难点,找准切入点,先行先试,参照《福建省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结合区情,按照保教人员与婴幼儿的比例为1∶7、在每个试点园配备1名托班保健人员的标准,核定高林南区幼儿园、秀德幼儿园等部分公办幼儿园保教人员控制总数为21名,作为聘用托班育婴人员、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及财政核拨经费的依据,确保师资力量投入,支持试点园发展创新、争优创先,助力托幼服务规范优质发展。
目前,湖里区不同等级的公办园托班每生每月保教费最高728元,最低仅507元;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托班最高收费不超过2500元;自主收费幼儿园托班实行最高限价收费,在原保教费基础上浮动上限不超过30%。
值得一提的是,湖里区发挥公办试点园的“领头雁”作用,成立以高林南区幼儿园为引领的湖里区“托幼一体化”研究共同体,深入开展公民办托幼一体系列化研训活动,搭建一体化课程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助平台。
目前,湖里辖区内共有33所幼儿园开展试点托幼一体化服务,提供1442个优质托位,其中普惠性托位1130个,普惠率达78.4%。
强化层级教师研训
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
湖里区加强教师队伍培育,夯实师德师风建设,立足岗位发展需求,通过强化全员培训、抓实岗位练兵、依托高校资源,打通教师队伍培养全链条,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一是强化全员培训,培养“全面能师”。培训对象涉及园长、副园长、中层干部、教师、保育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培训范围覆盖全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同时,做到公办园园长每年外出集中培训一次,民办园园长、公办园教师每5年外出集中培训一次,民办园教师、公办民办幼儿园保育员每3年本地集中培训一次;建立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后5年培养、幼儿园名师梯队培养等机制。
二是抓实岗位练兵,培育“种子教师”。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习、课程研修、教研互动等形式,做好“种子教师”专业培育。2018年以来,有38人次在市级及以上教师技能大赛、创新赛、岗位练兵中获奖;教师有312人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其中全国性比赛获奖2人、省级比赛获奖33人。
三是依托高校资源,培优“未来名师”。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幼儿园园长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近50人次完成6门研究生课程进修。现全区共有幼儿园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5个,省学科带头人1名、市专家型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1名、市级骨干教师138名、区级骨干教师71名、区级教坛新秀22名,各级名师骨干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97%。
(谢桦 方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