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北京市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准确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发挥政策引领,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顶层设计。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三者目标一致、内容交融、作用互补,各具育人特色。北京市委、市政府统筹教育、妇联等多部门,充分发挥市家庭工作联席会作用,相继出台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加强馆校合作等系列政策文件,推进家庭教育地方立法,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提供引领和保障。截至目前,已建立家校社共育咨询室120个,推动形成了学有良教、家有良方、社有良策的融合发展模式。
健全长效机制,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一是全面普及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设。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普及率达100%,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小学干部教师定期开展入户家访,对特殊家庭、行为偏差、思想重大变化、学业较大波动、生活重大变故五类情况开展“五必访”。二是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建立家长培训体系等。三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和科学育人观念。常态化组织“重家教 树家风 传美德 共育人”系列活动,引导家长更加注重家庭、家教与家风建设。
拓宽教育视野,丰富社会教育资源供给。北京拥有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各类优质资源与服务,为中小学生构筑了广阔的实践教育平台。一是打造社会大课堂实践教育新地图。自2008年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以来,汇聚全市1300余家社会资源单位,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资源体系。持续开展“七个一”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益学生达260余万人次。二是构建高质量课内课后整体育人体系。印发《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指导学校充分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统筹利用周边高校、自然地理等城乡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构建“环学校教育圈”。
用心履责协同发力 共谱立德树人“家”篇章
江苏省妇联
近年来,江苏省妇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立足妇联职能、发挥独特作用、协同联动各方,努力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良好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立德树人”责任担当。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部署要求,省市县三级党委将其纳入常委会工作要点,省市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府妇儿工委联合召开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全覆盖。二是加强法治保障。2019年出台《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202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家庭教育促进“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16个重点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扎实做好执法检查“后半篇文章”。三是加强统筹谋划。“家庭教育支持服务计划”纳入省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和妇儿工委办联合开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专项督导。
发挥组织优势,探索“在你身边”服务路径。一是开展“三全”试点。推动城乡社区普遍建立家长学校,2020年起探索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三全”工作试点;引导群众参与,积极助力基层治理,全省建成“三全”社区1105个。二是推广“三道”课程。联合高校开发“儿童发展、父母担当、祖辈支持”家庭教育“三道”课程,依托线上线下手段,近百万家庭从中受益。三是壮大三支队伍。优化各级家教研究会成员结构,成立长三角家庭教育专家智库,有序充实家校社协同专家力量。指导基层吸纳近2万名教师、儿童工作者、网格员、“五老”人员等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联盟,面向家庭提供公益性宣讲。连续两年培训以专业社工为主体的骨干力量446人。
整合多方资源,营造“协同育人”良好氛围。一是开展主题活动。依托寒暑假等重要节点,联合教育等多部门开展“把爱带回家”“守护童年 携手成长”等主题实践活动,全省举办家教故事分享会、亲子红色研学等各类主题活动2万多场,参与总人次超2600万。二是提供关爱服务。实施一人一策,持续不断把关爱送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身边。三是发布典型案例。联合省教育厅等部门开展“共话成长 共育新人”家校社协同行动,征集推选宣传一批教子有方、家校合作、社会支持的典型案例。此外,反向警醒,发布典型案例,不断强化涉案未成年人父母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协同构建青少年“积极教育”友好环境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
西山社区是位于浙江嘉兴海宁市的老城区,常住居民一万多人。多年来,西山社区将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汇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力量,建立起观念同向、履职同责、育人同力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系统谋划,根植共育理念。西山社区将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融入社区建设方方面面。在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和小区建设中,近5年累计投入270万元,设置彩虹阅览室、亲子活动区、睦邻托育中心等多个儿童友好空间,打造“一主多副”的儿童服务矩阵。
着眼实效,优化项目设计。西山社区持续开展暑期“爱心教室”项目,融课业辅导、社区活动、社会实践为一体,累计服务学生4700余人次,其中将留守儿童接到海宁服务890人次。开展“天使的爱”关爱女童项目,帮助女童学会更好保护自己。开设“祖辈课堂”,为老年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服务。此外,社区还实施了0—3岁睦邻托育、3—6岁亲子乐园、6—12岁爱心伴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等10多个服务项目,涵盖了社区各年龄段孩子。
巧用资源,凝聚服务合力。西山社区主动发挥协同育人的桥梁纽带作用,链接起学生服务“需求端”和社会资源“供给端”,凝聚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服务合力。依托嘉兴、海宁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围绕“积极教育”开发“慧心”“慧爱”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微课。联合辖区单位开展主题活动,与博物馆开展“小小文物修复师”体验活动,与艺术馆开展“名人文化”宣讲活动,与交警队开展“我是小交警”活动等,有效破解了社区育人资源碎片化、零散化的瓶颈。联合学校开展爱心义卖、关爱老人等活动,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结合“八一建军节”,开展“向老兵致敬”军训拉练活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蓄势赋能,共建清朗环境。一方面,社区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积极参与儿童读物整顿、违规培训治理和网络生态维护,共同守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清朗环境;另一方面,社区坚持“疏堵并重、破立结合、蓄势赋能”,建立了“家庭点单、学校与社区联合接单”的服务新模式,组建了包含“街舞班”“书画班”“朗诵班”等10余个学生社团,结合学校“爱的灯塔”党建品牌、社区“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加强研究引导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在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聚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项目牵引,引导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华东师范大学推动以3个月的寒暑假为研究对象的“你好,寒假!”“你好,暑假!”项目,迄今已开展10年,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500余名成员的团队。紧扣学生核心素养相关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汇聚形成了以“成就儿童·发展人人”为核心目标的家校社系统驱动力。积极将优质的家校社教育资源与改革经验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辐射延伸,主持的乡村家校社合作研究成果已经形成并在推广之中。2016年搭建完成乡村家校社互学共学行动模型,在家校合力共育、亲子隔代互学、共建温情乡土、城乡联动共进、主体终身学习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形成了乡村学校参与乡村社区治理模型,在加深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治理的双向互动关系上不断发力,实现了从学校小系统走向社区大生态、从学校日常走向乡村社区新生活的教育模式变革。
二是注重区域创新,加强研究成果国际交流。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进行制度化探索与扎根式创新,基本形成区域性经验。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涌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加强城市中小学与随迁子女家庭合作为目标,搭建形成家校合作促进随迁子女家庭教育能力提升模型,促进家庭文化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开展大量国际交流合作,助力我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促进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研究成果走向国际。
三是下沉基层一线,打通家校社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
当前,上海及长三角14个街镇联合开展的镇域家校社合作研究,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的校家馆合作研究等,是由政府部门整体推进的代表性成果。以“幸福作业”“假期生活重建”“假期与学期初衔接”“学校参与社区治理”等为突破口,助力打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双减”教育新模式,推动形成“校园主阵地,社区新天地”的双向互动格局。整体来看,以学校为基点,具有“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可学”特征的育人格局已经形成,并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中发挥出独特价值。
高水平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深入贯彻教育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功能,高质量建设全国协同育人实验区,高水平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
建机制,让多维协同育人合力聚起来。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纳入全环境立德树人协调推进机制,进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二是强化工作推进。省委教育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集座谈会。起草完成建设全国实验区实施方案,建立“亮点即报、进度通报、总结年报”调度机制。三是压实部门责任。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等,把推进学校协同育人作为学校班子成员述职评议考核指标,将学校的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建设运行情况纳入省级教育督导内容。
攻难点,让社会协同育人平台建起来。一是创新社会育人载体。整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场所,集聚部门单位资源,全面建设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二是拓宽社会实践育人途径。编制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指南。协调省科协等部门全面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博物馆、体育场馆等社会资源。三是积极引入优秀社会育人资源进校园。全面梳理33项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编制“白名单”,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
抓重点,让家庭协同育人责任树起来。一是注重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每年组织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二是推进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资源扩增。持续推出《家校共育大课堂》等家庭教育类系列节目,优化“养教有方”客户端,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资源库。三是激励亲子实践活动开展。鼓励支持家长带领子女开展户外亲子实践活动等。
疏堵点,让学校协同育人能力强起来。一是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水平。编制学校家长学校建设规范和课程指南;将中小学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培养纳入“省培计划”。二是推进家校沟通常态化。建立由不同群体代表组成的家委会。开展全员家访,落实“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机制。三是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全员育人导师制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成长等进行全面指导。
政府主导强统筹 全域育人谋发展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人民政府
湖南省桃源县整县推进家庭教育从2017年启动至今,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两育统筹”的协同育人模式。2023年,桃源县《整县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获评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2024年,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政府主导,全方位统筹。一是成立中心,全域推动。成立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制定县级家庭教育两个五年规划,成立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乡镇、村(社区)三级服务机构。二是研发平台,融合联动。依托县融媒体“视外桃源”客户端开发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目前,平台注册总用户18.7万人。三是健全机制,精准互动。建立校内外“未病+已病”同治机制,全部门联动建立“两不得三必须”危机响应机制。目前,该机制化解了3起危机,挽救了4个家庭。
教育主力,全要素保障。一是课题研究,专业保障。2019年、2023年分别启动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省级课题。二是队伍建设,人才保障。通过开设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将班主任培养成“两育”中坚力量,培养了300余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三是课程研发,内容保障。自主研发《家庭教育实用指导》系列读本,联合县教育、司法等部门,打造了以育儿、健康、平安、普法为主题的线上课程。
家庭主责,全周期成长。一是家长自觉学习,观念转变。通过公众号、“视外桃源”客户端等平台,家长参加“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学习”的比例从5.37%上升到98.77%。二是家长逐步归位,担责上肩。积极引导家长回乡就业,2019年和2022年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认识到家长履行孩子成长主责的比例从66.73%上升到97.34%。三是互评互陪,亲子和谐。由学校主导开展劳动、共读、运动等家庭亲子活动,定期评选“优秀学习型家长”。
社会主动,全区域护航。一是企业安员,就业赋能。通过企业创设“宝妈车间”、领办“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实施春风送岗行动,帮助家长在家乡创业。二是群团协作,未保赋能。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联动机制,整合22个部门和公益组织,打造“桃爸桃妈公益沙龙”等系列活动品牌。三是营造氛围,宣传赋能。组织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彰活动,建设100家“书香小店”,营造了重视家风家教建设的浓厚氛围。
发挥革命纪念馆教育功能 创新协同育人路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伟大抗战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也是有效连接学校家庭面向各地青少年学生,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弘扬抗战精神、涵养家国情怀的社会大课堂。近年来,抗战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坚持馆校合作、亲子互动、家社共建,注重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不断创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路径。
用好展厅,让精品展陈成实景课堂。抗战馆的基本陈列《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注重吸纳新研究成果和师生家长意见,全景式展现中华民族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史和巨大贡献。突出原创性和教育性,每年推出1—2个专题展览,提供了不间断、多角度、可观感的教育空间。
衔接街区,就近构建友善教育集群。抗战馆联合卢沟桥地区的19所学校,成立了卢沟桥教育集群抗战精神传承志愿服务团,打造出乡土文化实践育人品牌。创办卢沟桥教育学苑,成为馆校合作、馆社协作“弘扬抗战精神 担当育人使命”工作坊。积极推动抗战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卢沟桥教育集群的红色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
立足北京,打造红色资源思政示范项目。抗战馆是北京市社会大课堂教育的发起地。多年来,抗战馆持续开展“学英烈事迹诵抗战经典做红色传人”系列教育活动,形成了具有抗战馆特色的常态化教学模式和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全日制纪念馆课程,至今已覆盖580多所学校,累计接待62万余名中小学生。
面向全国,建设馆校社共建共育的精神家园。抗战馆开展“学党史敬英雄育新人”等红色宣讲,参与京津冀馆校融合发展联盟,筹建全国抗战纪念馆联盟,组建抗战馆“益起来”志愿服务总队。特别是通过“流动的抗战馆”,举办国内巡展111个,把一个个精彩的展览送到了校园里、教室前。
占领云端,积极创新线上教育模式。运用云观展、云祭扫等形式,引导学生居家“云游”纪念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发“青少年线上教育平台”,设置抗战史知识问答、抗战文物说、学唱抗战歌曲、虚拟展厅等板块,积极为学生提供线上教育活动。
服务大局,国家抗战纪念仪式教育影响广泛。抗战馆是国家抗战纪念地,每年都要隆重举办抗战纪念活动,师生们在参与中得到思想洗礼和精神感召。抗战馆“清明节的铭记”已连续举办16年,抗战老战士带领青少年祭英烈等系列活动,搭建了追思、缅怀、尊崇、传承英烈精神的重要平台。
基于市域一体化推进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
近年来,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立足区域实践,探索建立基于市域一体化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并先后在省内外多个城市推进实施。
一是坚持标准与特色并行,立足实际打造城市品牌。研发分年级家庭教育指导教材《牵手两代 幸福路上》,建成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幸福路—中国家长移动学校;创立家庭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家庭教育课程五步教学法;系统总结出以机制、队伍、课程、平台、活动、评价六大体系为核心的城市家庭教育标准化服务纲要;并联合潍坊、济南多地教育局研制《家长课程标准》《家长学校建设标准》等16项团体标准。
二是坚持课程核心定位,“五步教学法”落地家长课程。区域推进家庭教育关键是课程落地,课程落地的关键是班主任。基于班主任和家长两个群体、“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与“幸福路平台”两大资源,通过“视频导课、问题研讨、课堂总结、作业巩固、微课拓展”的家庭教育课程五步教学法,助力学校和班主任简单、高效、便捷落实“1学期2次家庭教育指导”的国家要求。
三是推进“课程学习+问题解决”双平台建设,助力家庭教育优质均衡。研发幸福路—中国家长移动学校,提供课程超过5000节,最高日访问量突破800万人次,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9分钟,赋能全国54个城市、1万多所学校、800多万家庭的学习。与浙江大学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利用“浙大技术+泰山数据”打造家庭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明智家长,通过“知识问答、数字人专家咨询、行为训练、情感引领”四大功能模块设计,为平台30万用户提供近千万次快速、及时、个性化的问题解答。通过“课程学习+问题解决”双平台建设,实现家庭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助力协同育人工作优质均衡。
四是立足“学校指导+社区助力+家庭落地”空间模型,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理念。联合教育、妇联等单位打造“校校都有家庭教育指导师、村村都有家庭教育指导员、家家都有家庭教育服务账号”的家庭教育“三有”工程,并以“三有模式”为基础,在学校与家庭间建立了扎根社区的“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实现家庭教育从内容、师资、平台到社区阵地的延伸和扎根,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服务体系,助力全环境立德树人理念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