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宣威的一所小学,上百亩的劳动教育基地成为了孩子们的新课堂。在这里,田间劳动课、户外美术课、情境语文课等不再是传统教室里的抽象概念,而是化作了孩子们手中的泥土、眼前的风景和心中的故事。
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走入田间,每班一块“承包地”种植学生喜欢食用的蔬菜瓜果,学生们亲自参与作物的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书本上的知识“活”过来了,学生们真正看到了植物的“排列紧密的皱缩叶型”,明白了“向光性”和“顶端优势”,知识不再晦涩,科学不再遥远。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贴近生活,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潜能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劳动教育课还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让孩子们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成长。播种、施肥、除草……一次次弯腰,一滴滴汗水,在劳动中,孩子们一边尽情释放学习的压力,一边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劳动,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同时,在自发形成小组轮流照顾田地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与同伴协作,这促进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知行合一,德行优先。”劳动教育课在孩子们的内心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课程再丰富,也是偏重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社会课堂则更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与社会协同,学校课堂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
一方面,社会课堂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让课堂无处不在。以劳动实践基地的情景语文课为例,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还应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又或是写高山,不能只是壮丽、层峦叠嶂,还可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造化终神秀,阴阳割昏晓”。通过打通两个课堂,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将课堂传授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另一方面,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户外开展美术课,老师带领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察风景,帮助孩子随时随地发现美、感受美;“小小厨师”活动中,孩子们揉面炒菜,从笨拙到老练,在辛勤劳动中掌握了一项生活技能;校园集市里,孩子们买卖自己的折纸、毛笔字、窗花等手工作品,在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信心的同时,发掘他们的兴趣和潜能,激发创造力;志愿服务活动中,孩子们融入社区,帮扶弱小,为社会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对于孩子成长而言,这样的教育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看到,打通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校开展劳动实践课,可以更好地将社会资源引入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这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成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个人发展又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然而,打通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并非易事,它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由于实践资源的限制,如博物馆、植物园、企业、新闻机构等的参观访问机会有限或具有地区稀缺性,会限制学生接触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以酒泉市实验小学为例,依托当地丰富的航空航天历史,学生们有机会通过研学旅行等形式参观航天博物馆和科技馆,贯通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但类似的活动可能无法在所有学校中普遍开展,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
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一方面,现阶段教师可能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导致课堂与社会的贯通效果有限。此外,家长和社会的观念也需要转变,从过分重视分数转向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最后,社会支持与认可也至关重要。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贯通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但现实中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企业可能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政府机构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等。
为了破解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实践。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拓展实践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等。家长和社会也应转变观念,支持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应努力架好学校和社会课堂的立交桥,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丰富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为他们打开通往社会的大门。
(作者系山东省寿光世纪小学政教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