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查看
相关报道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有哪些特点和亮点?反映了怎样的命题趋势?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对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评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鼓励青少年立鸿鹄志,练真本事,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思维品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定力
梳理今年的语文试题可以发现,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发挥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学术论文《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3道试题分别考查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论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真切体会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试题选取党的创新理论及对创新理论的深入阐释作为阅读材料,设问符合青年学生认知特征,层层推进,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
同时,今年试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广阔而深厚的历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信。
据命题专家介绍,今年语文的一个新特点是“以平等对话呵护青少年成长”。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人格逐渐定型的时期,拥有活力、朝气、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阅历不广,心态容易波动,认识和理解世界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处理好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一时的情绪,更关系到心理健康状态。
试题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以“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的诚挚态度,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坦诚交流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树立理性的成长观。
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日益深入,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对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科学教育资源,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
例如,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材料展现了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鼓舞年轻人在科学追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今年语文试题还着重考查思辨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解释,试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增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促使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提高思维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明发现真正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据此设题。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介绍,今年试题的一大特点是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各类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
“另一特点是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多道试题给出了多种答题的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而非对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
他举例,新课标Ⅰ卷第9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做到了文中所说“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新课标Ⅰ卷第22题要求学生分析“恢复疲劳”的说法是否符合逻辑。参考答案都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并特别说明,学生还可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
这两个特点既是对往年命题思路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未来高考语文的发展趋势之一。
增强语文学科的实践动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高考语文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衔接国家统编教材,引导一线教学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得以实现的基础。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对这一学科素养,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中历来非常重视。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试题设计注重情境和应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也渗透于阅读试题之中。”
其中,全国甲卷第21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的交际情境,考查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需求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该专家介绍,本题的答案是开放的,但要求学生作答时注意自述者的身份、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目的等。
今年高考语文的一大特点是继续强化教考衔接。“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高中一线提高课堂质量,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
例如,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摘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如《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试题呼应教材,也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要求。
在总结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时,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今年题目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目标,面对加强基础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新形势新任务,优选考核内容,优化呈现情境,以新气象、新作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担当重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青春无悔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