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劳动分工深化背景下的职业图谱。
见微知著。横空出世的新职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数字化属性,是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对于数字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供需失衡明显。据相关统计,我国数字人才总体缺口2500万到3000万左右。为了填补数字人才缺口,今年4月,人社部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等6个重点项目,为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指明了方向。
培育数字人才,教育要做先行者、唱重头戏。提升数字人才数量、质量和储备,需要依托“育、引、留、用”组合拳共同发力。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育”是摆在第一位的,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尤为紧迫。高校应发挥数字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数字人才。
做好创新文章,提升数字人才培养质效。数字人才培育契合数字经济发展,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高校革新育人理念,充分认识数字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结合学校学科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系统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力度。值得思考的是,在较为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何会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因此,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晰数字人才培养目标。应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通过项目化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字思维、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搭建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阶梯”。
做好融合文章,优化数字人才培育生态。随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行业企业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数字人才与产业接轨紧密,需要打造多元开放的培育生态。从横向看,产教研用融合将有效联通政企行校,发挥协同育人合力。近年来,打造校企联合实验室、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新型数字工程师学院等实践已经越来越多,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相互衔接。从纵向看,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应该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融合,将数字人才培育贯穿于大中小幼各学段。在职前教育中,应结合前沿热点开设全学段衔接的信息科技素养类课程,以在校青年大学生为重点,加大数字技能培育力度,以缓解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矛盾;在职后培训中,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企业大学等资源优势,加快建立“学分银行”,推动数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做好赋能文章,激发数字人才发展活力。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快,催动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数字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挑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等重磅赛事也新增人工智能专项赛道,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依托高质量竞赛培训体系赋能数字人才成长,让数字人才在技能“大练兵”中脱颖而出。此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应坚持引培并举,强化校企双向流通,为学生配备学院导师和业界导师,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取经”。同时,邀请企业高管和数字工匠进校兼职授课,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密切交流,以一流师资赋能数字人才青春起航。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面向未来,数字人才培养等不起、慢不得,必须下好制胜未来“先手棋”,持续激活数字人才培养“原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人才高地。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