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小向导》
刘黎琼 著 译林出版社
《高原上的小向导》是一本成长小说,也是一本和孩子们谈科学的书,一本向小读者们展示神奇的青藏高原自然之美与门巴族生活风情的作品,更是一本献给科学家的礼赞之书。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倒叙的手法,叙事人达瓦顿珠也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开始时,他是一位为青藏科考队服务的司机,而故事的主体则是对自己少年时和小伙伴扎西为科考队当向导和背夫的一段难忘经历的回忆,所以书名叫“小向导”。从14岁第一次做向导到现在,达瓦顿珠成了几代科考人共同的朋友,见证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正是有达瓦顿珠这样的青藏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倾力协助,才保证了这项载入世界科学史册的科考壮举的成功。
科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一般包括科学理论、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与科学应用、科学家精神。这部以儿童视角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著作,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作者将写作定位在科学家精神上。小说以生动而朴实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科学固然有高深的原理、庞大的实验室、精密的仪器、辉煌的发现和成功的高光时刻,但是任何科学都是从常识开始,从日常工作开始,都要从事漫长的、艰苦的,甚至是大量重复、枯燥而烦琐的工作。这部小说选择的是具有开拓性的青藏地区的野外调查与科学考察,在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科研工况中见出了科学家的精神,见出了从事科学工作必备的品质。
孩子们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固然要向他们普及科学知识,为他们提供科学应用的场景,让他们在科学实验中亲自动手,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从小建立科学的创新意识,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从小养成这一特殊群体的崇高品质和精神素养。所以,作品没有在具体的科考内容上花太多笔墨,而是巧妙地借助门巴族少年达瓦顿珠这一限制性的视角,在科学考察的外围去叙述和描写科学家的工作。在他一开始的眼中,科学家们的工作是陌生的,甚至有些神秘。在为两位科学家做向导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他们是了不起的人。
苏岩常年在野外工作,三十多岁才结婚,女儿不到一岁时他又到了青藏高原。一次意外交通事故,差点儿要了他的命,而这样的意外,他经历过无数次。青藏高原地势险要,含氧量低,几乎没有现代交通,而科考的需要又不容他们错过任何地方,所以,翻高山、越险滩、穿密林、溜索桥,风餐露宿,雨雪兼程,他们时刻在与危险打交道。正如达瓦顿珠的父亲所说:“在我们这大高原上跑了这么些天,你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是知道的。”
科学家精神是丰富多样的,但最基本的就是无私奉献、不畏艰辛、敬业专业。那段做小向导的日子,让达瓦顿珠感受到的也正是这些,他“每天都有一些新的认知和感受在徐徐上升,人是愉快和幸福的”。后来和苏岩的女儿回忆起这段日子,他深有感慨地说:“正是从那时起,(我)就告别了一种懵懂的生活,见识到高原之上人的精神更可以无限广大,为了所热爱的东西,人可以献出一切的壮丽。”这话说得多好,用“壮丽”一词去赞美科学家精神是达瓦顿珠发自内心的感慨,也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依托科考的线索,小说描绘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与大自然一样美丽的是高原的人情之美、人心之美。小说将这种美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从一开始对遇险科学家的救助,到后来在达瓦顿珠姐姐家做客,包括途中对猎人露宿习俗的描写,都可以见到高原人豪爽、达观、淳朴、善良的美丽心灵。小说中,面对达瓦顿珠把烤得半熟的野猪肉挂在简易窝棚留给过路人的细节,苏岩说:“这种经历过艰苦,所以对一切经历艰苦的人都怀着同情,并且不吝惜将自己的好意留给别人的善举,真是让人敬佩。”科学家们在这里得到了当地人无私的帮助与悉心的照拂,没有高原人,科学家们就不可能完成科考任务。
小说结构是闭环式的,开始于达瓦顿珠见到了也已经是科考队员的苏岩的女儿苏景峰,在回忆中结尾,达瓦顿珠不仅向她叙述了几十年前的那段小向导的经历,还在视频中见到了已经头发斑白的苏岩。这样的结尾无疑显示了科学的传承,正是一代代科学家的薪火相传,才有了中国科学事业不断走向高峰的光辉历程。相信孩子们读了《高原上的小向导》,心一定会飞向青藏高原,更会为科学家精神所感动,立下长大投身科学的志向。
(作者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