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互嵌”即线上与线下彼此镶嵌、混融、共生的一种校本研修方式。“数字时代‘双线互嵌’的教师社群协作研修实践研究”共同体先后以重庆市融汇沙坪坝小学(两个校区)和树人沙磁小学(以下简称“两校三区”)为实验学校,围绕“双线互嵌”的校本研修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搭建平台:打造双线互嵌教师社群研修空间
建设线上研修虚拟空间。“两校三区”搭建了校园钉钉线上研修平台,同时依托国家智慧教育“人人通”平台建成了社群共享空间,并建起了教师知识管理系统,引领教师物化研修成果。
改造线下研修物理空间。在教学楼各楼层中嵌入式配置纸质(电子)图书,并对研修电脑、交互式电视进行升级,精准服务学校教师社群线上、线下研修。
完善数字化研修空间。将摄像头、话筒、网络设备等配置到多媒体教室、未来教室等学科研修空间中,为不同校区双线互嵌学科研修提供硬件保障。升级录播教室,安装数字化课堂观察系统,为线上线下教学研修提供数据支持。
应需施策:构建双线互嵌教师社群研修模式
“自主互助社群研修”模式。进入数字时代,线上自主互助社群比比皆是。在管理团队倡导下,有教师加入教育领域权威媒体读书社群,线上跟随领读人每天阅读书籍打卡,定期参与线上阅读分享,提升阅读素养;有教师加入全国“叙事者”团队,线上坚持教育写作,定期交流写作经验,通过写作反思提高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有教师根据自己任教学科,线上与全国各地的同学科教师共阅读、共备课。自主互助社群研修完全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跨学科、跨地域,真正满足自主生长的需求。学校内部的自主“三人行”互助团队,打破学科和年级限制,围绕一线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线上、线下自主互助研讨,实现教师之间“家常化”的互动切磋。因其具有自主性、便捷性和研讨充分性等特征,成为学校内部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常用方式。
“师导定向专修团队研修”模式。全员实施“1+1+1+N”导师制主题研修,即“一名导师”通过网络平台观课或现场听课,指导“一名自主申报的学员”每个周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N次线上与线下互动实践”。因其突出了目标性、指导性和专题性,更有利于教师个人和团队学习绩效的提高,实现教师集群成长。
“分层特需引领研修”模式。针对职初教师群体,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采用“成长课题”引领,促进他们教学基本功和一般教学能力的提高;针对骨干教师群体,提供信息技术运用开发指导,采取“自需课题”引领,推动他们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科研素养等方面的成长;针对学科领军人物群体,提供网络分享专属空间。因其体现了针对性、研究性和跃迁性,这种“分类指导”引领成长的方式,帮助不同群体教师基于个人现有水平,提炼个人教学主张,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以便向更高水平发展。
生态转型:建设双线互嵌教师社群研修生态
构建精准服务教师研修的双线互嵌研修生态环境。创设资源富集、时空共享、文化众筹的双线互嵌研修空间是校本研修深度转型的重要支撑,为教师高频度、高效率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时空保障。
促进多形式的校内研修共同体建设。建设多样态的教师专业化学习社群是双线互嵌研修整体生态建设的核心路径。通过双线互嵌改良“传统性”研修社群,通过创建“三人行”研修社群、做精“学导式”研修社群,创设教师专业成长和改革的人机协作环境。
推动学校校本研修内容向实践转型。建设多样态的教师专业化学习课程,是双线互嵌教师社群研修转型的重要载体。由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工作知识”“工作技能”“实践智慧”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学校有目标、有计划地建构结构化、系统化、层次化的工作场学习课程,推动校本研修内容向实践性、个性化转型。
通过双线互嵌的教师社群协作研修模式研究,“两校三区”突破了校本研修时空保障不善、主体动能不足等典型困境,激发了教师的研修热情,提升了研修实效,实现了教师的集群成长。树人沙磁小学教师2023年获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精品课1节、市级精品课2节、区级精品课4节,学校获评“重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实验学校”;融汇沙坪坝小学获评“重庆市基础教育校本教研示范校”荣誉称号。双线互嵌的教师社群协作研修模式为数字时代中小学校本研修的生态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
(本文系2021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有经费课题“数字时代‘双线互嵌’的教师社群协作研修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07-068]阶段性成果)
(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