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供图
《以教师之思,促学生之问》
刘莘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游叙弗伦》是柏拉图的一篇早期对话录,记录了苏格拉底与朋友游叙弗伦的一次简短对话。对话的起因是,游叙弗伦的父亲失手杀了人,他认为应该揭发和控告父亲。游叙弗伦的理由是:一个虔诚的人就是要做神喜欢的事情。苏格拉底却指出,诸神之间经常有争吵,而且他们在是非、善恶问题上也会有分歧。于是,游叙弗伦就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下变得无所适从:当权威之间相冲突时,到底该听谁的呢?游叙弗伦代表大多数人的思维水准:做一个正直善良之人,就是做一个服从权威的人。
无独有偶,阅读《论语》,从比苏格拉底略早的孔子师徒的言行中,也能看到人类共同的理性精神的光辉。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与楚国北部的一位强人统治者叶公有一番对话。叶公在孔子面前吹嘘他的政绩,说在他的治下,正直的老百姓都能明辨是非,即使是父亲偷了羊,儿子也要出来揭发,这种思维很像柏拉图笔下的游叙弗伦。信奉“刚毅木讷近仁”的孔子很可能在听了叶公的自我标榜后笑而不语。孔子只是说,鲁国人的做法不同,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尽管孔子与苏格拉底关注的核心话题有差别,但他们都认为,理性精神绝不会将是非之标准等同于权威之好恶。
谈到思辨性阅读,当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类理性精神,从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中生长出来,并演化成独立见解和积极人生的最终权威。
特别是在今天人工智能时代,怎样强调基于人的主体地位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都不过分。一个简单朴素的信念是:在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代,人不能越来越像机器。让我们以《卧底机器人》为例,来看看这个朴素信念有怎样的理性依据,并以这本书为例,来探讨思辨性阅读教学该怎样展开。
《卧底机器人》的故事背景是,五个机器人分布在人类社会,哪一款机器人最后通过了图灵测试,它的研发团队将获得一亿美元资金。这就要求机器人要具备非常类似于人的情感、认知和意愿能力。是的,“非常类似”,因为机器人有人不具备的神奇本领,也有在人看来的智能缺陷,特别是人际关系和道德维度的智能缺陷。于是,这个卧底机器人,也就是一个名叫“小朵”的女孩,必须学习人类的思维和言行。结果是,机器人小朵时常笑话百出,有时又狼狈不堪。
要想通过图灵测试,机器人小朵必须向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以及学校外的其他人掩盖自己的身份。除了机器人实验室的少数科学家知道真相外,制造虚假的真相并掩盖自己的虚假身份,就是小朵必须要做的事。可是,为了融入人类社会,使同学和老师不怀疑自己是机器人,小朵必须学习三件对机器人很难的事情:理解人类语言的隐含意思、学习规范日常生活的社会礼仪、明白评判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
有一次,小朵与一个男孩一起散步。小朵认识到,按照人类的社会礼仪,应该帮助男孩收拾他的宠物狗的便便。小朵发现一位老师家门口的邮箱上写着“请勿投放垃圾邮件”。小朵很确定,狗便便不是垃圾邮件,于是就用塑料袋包着狗便便塞进了老师的邮箱,然后轻快说了声:“搞定!”可想而知,与小朵一起散步的男孩一定被惊得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小朵参加了学校女孩们的足球比赛。小朵对足球规则了如指掌,因此,当对方的前锋越位进球后,她马上向老师提出了申诉。老师却说,这是友谊赛,没有必要严格遵守规则。小朵感到迷惑不解,因此,当对方的前锋再次威胁己方球门时,小朵为了帮助自己球队获胜,毫不犹豫将对方前锋踢翻,差点儿造成严重伤害。被罚下场的小朵自言自语道,人类真是奇怪,同一件事的规则有时可以不严格执行,有时又很严厉,“这对一个机器人来说实在太难懂了”。
《卧底机器人》这本书非常幽默,特别启发未成年人关于人生、社会和科技的有趣思考,涉及的话题极为丰富。人的智能之所以异于机器智能,是因为人的智能是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维度相互渗透纠缠的结果。情感使人的智能有温度和色彩,意志驱使人的智能发出关于自己的必然之问——智能何为?相比成年人,孩子的知识水准通常较弱,但孩子对世界的想象和意愿往往更加真实和丰富,如何保护这种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理性思维,印证着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
由于人工智能缺乏情感和意志的智能维度,在人工智能时代,以人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发展为目标的思辨性阅读,就不能立足于大语言模型提供的静态知识。传统教育的“老师教,学生学”既浪费了人工智能的教育资源,又将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体验封锁在了教书匠的呆板且形式化的“匠气”之中。思辨性阅读必须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起点既非教师主导的教,也非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学。那是什么呢?
以《卧底机器人》为例,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合理流程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教师不应使用猜测策略,将一个或多个猜测式命题提前嵌入孩子的意识。这是因为,当孩子的意识聚焦于猜测式命题的对错时,就难以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直接遭遇由作者生命体验构成的文本和思想。其次,不应使用任何视频资源去“导读”,因为文字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开放的建构意义,而视频却会封闭想象力。再次,以整本书为载体的思辨性阅读课程,应该以翻转课堂形式打通课堂内外,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全按自己的体验读完一本书后,再回到课堂进行交流研讨。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专属于人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就必须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将孩子遭遇文本后的原始体验放到首位。孩子阅读的原始体验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孩子更好奇于《卧底机器人》中的科技构想,有些孩子困惑于文本中的伦理话题,还有些孩子恐惧于人工智能对人的主宰。正是这些原始体验使人的智能本质上有别于人工智能。因此,将孩子们的原始体验视为最重要的教学资产,并勇于以交流的不确定性为媒介去实现教学相长和思想启发,才是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孩子在读完《卧底机器人》之后,应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原始体验去初步形成整体理解,自主勾选最有意义的段落或观点,并提出不外于自己成长的现实中的或想象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稍加启发,就可以从孩子的原始体验和内在意识中生长出如下问题: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什么是不同于机器的人性?如何理解社会礼仪和社会交往规则的多样性和矛盾性?什么情况下道德意识是假的,什么情况下必须遵守道德?机器人的自我与人的自我有何不同?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有捍卫人格独特性的权利吗?科学技术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万能密钥吗?当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候,为什么人不能越来越像机器?
毫无疑问,有一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去解决。例如,思辨性阅读教学即使能够同时提升师生的思维素养,如果人才评价和考试方式还停留在机械静态的知识层面,那么学生的原始体验和意识流动就不会受到真正的尊重。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今天这个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人的成长和塑造具有全域性的意义。只有在思辨性阅读、反思与表达的过程中,人有别于机器智能的主体性,才可能得到真正确定,才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呼应古人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加以提炼的教育智慧。以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去促成未成年人理性能力的教学改革,才能跨越时空而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理性精神息息相通。
(作者系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教授、202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爱与思:儿童文学经典解读》《〈论语〉引导:进入孔子的精神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