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写”让“读”生根

网友投稿  2024-07-03 08:08:08  互联网

    【互动话题:您怎么看待阅读与写作?您在读写教育方面有什么样的探索、实践和思考?(详见6月26日《》第九版)】

 

    阅读,是教师生活中最为精彩的一页,是教师建筑自己精神大厦最有力的支柱。怎样让“读”发挥更大的力量呢?毫无疑问是读写结合,以“写”让“读”生根。

    常常,不少人只“读”不“写”,认为有了“读”就有完整的收获。其实不然,“读”之后的“写”意义重大。“读”只是拉开了“弓”,而“写”则是借“弓”之力发射出了“箭”。“写”,可以看作对“读”最有力的回应,完成了“读”的“最后一公里”事项。

    我们如果读的是教学相关的书籍,那么重在写出好教案。即便你读的是与学科教学关系最紧密的教学参考书,那也得动笔“写”。你可以写下他人对这一块教学内容的观点和教学方法的笔记,然后思考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观点和教学方法。比如教学《鸿门宴》一文,我们读他人教学设计方案,可以得出不同教学方法,写下笔记;然后看到《教师教学用书》上有推荐文章《〈鸿门宴〉赏论》《〈鸿门宴〉上的座次》,我们可以提取其观点,融合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教案。这时的教案,因为有了他人设计之基础,有了自己的“写”的环节,一定会是一份优秀的独特的教学资源。

    我们上完了一堂课或是完成一个知识板块的教学内容,其实已经读了不少的教学资料了,这时我们也要“写”,重在写教学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能只是上完课之后写在教案后边的几句话,可能是自己关于此次教学的小结思考。但正因为有了“写”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一步一步向专业更高层次迈进。

    我们如果读教育理论或实践相关的专著,那么重在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是书中重点批注式的“写”,也可以是另外专门用笔记本摘录式的“写”,还可以是自己对专著内容思索式的“写”。比如我们读《黄厚江与语文本色教育》《王开东与深度语文》类似教学实践的专著,可以在书中勾画重点进行批注,可以对他们各自的教学思想与主张进行“抽筋”式摘录,还可以将他们的“本色教育”“深度语文”与自己的教学主张对比反思,写成小结式文章。

    既有了教学实践的小结(这是动态的“读”),又有了相关教学理念的归纳(这是静态的“读”),我们可以写教育教学文章了。笔者曾多次进行文学类文本探究题教学,也阅读了文学观点与文本印证的多篇文章,于是总结写成《“写法”与“说法”——小说类文本阅读题文学观点与文本互证规律探析》一文,后发表于语文重点刊物《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2期。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几十年来一边进行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归纳,写下的教育教学文章已逾千篇,成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但教师的生活并不只是教学,同样也丰富多彩。我们也阅读文学作品,用心读散文,有计划地读小说,有时随意翻看一些文学杂志。有了读,同样也有写。如果只会读而不去写,就是有缺陷的“读”。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挑选自己喜欢的文体,自信动笔写。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我们身边不少优秀的教师,也是同样优秀的作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创立“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以奖励全国各地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文学创作,推动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发展。这个奖项,每届竞争激烈,胜出者都有能够打动人的优秀文学作品,像张丽钧、黄厚江等人曾获得过此奖。

    其实说回来,“写”本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将“写”与“读”完美融合起来,可以真正促进一名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李镇西老师说:“我和许多的老师的不同就是,我写下我的教育我的生活,你们没有写。”所谓名师,就是“写”出来的。

    以“写”让“读”生根,你会体验到“读”的更多趣味,品尝到“写”中得到的更多快乐。

    (作者系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7-09/xw_7434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