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青岛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同时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坚持高校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学校体育训练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领导重视、制度保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丰富课外体育训练活动、加强体育训练人才培养、完善体育训练场所和设施着手,多方位多层面强化体育训练,从而有效提高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领导重视
做好顶层制度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非常重视体育和训练工作,明确高校体育训练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完善体育训练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在完善组织机构和党建制度的基础上,还从体育训练的管理制度、教学制度、运动队制度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教学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主体等,保障了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落实。
创新教学模式
激发体育训练兴趣
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高校大学生体育训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青岛理工大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为此,青岛理工大学为深入推动落实《青岛理工大学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教育实施方案》要求、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持续推动学校体育与教学工作同步开展。在坚持传统体育训练教学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教学模式,在开齐开足开好体育必修课以及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基础上,还开设多项体育选修课,供有不同体育爱好的学生进行选择,激发他们进行体育训练的兴趣。
在体育训练工作中,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和自主选择,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始终兼顾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课程的安排,既保证了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满足他们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喜好和需求。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学校兼顾集体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既保证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又针对他们的不同水平和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取得了良好效果。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还注重增加游戏、竞赛等趣味性元素,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化手段,通过体育训练与音乐、视频、多媒体等形式结合,创造轻松愉悦的训练氛围,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
比如为了配合体育训练教学工作,青岛理工大学上线了“青理阳光体育”APP。在全体学生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阳光健步跑”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是学校体育教学部为进一步落实学校“阳光体育一小时”实施方案所推出的新举措。APP刚一上线,就引发了学生们强烈的参与热情,训练效果非常显著。
开展课外体育训练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青岛理工大学不断健全和完善体育锻炼制度,在坚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师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部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成立大学生体育社团联盟、健全竞赛体系、实施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精神,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课余时间,成立了十余个不同形式的校级体育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通过涵盖师生参与的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师生羽毛球团体赛、健身舞、啦啦操等校园体育主题活动,切实推动“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发展,使课外体育训练活动长久不衰。通过一系列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涵养和氛围,体育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播。
比如为了进一步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联合学校BIM中心合作开发了“青理阳光体育”APP。通过组织学生运动打卡以及参加“夜光跑”“彩色跑”“自由跑”“定向跑”“线上跑步排位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许多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了别样风采。
完善体育评价机制
夯实体质健康测试基础
青岛理工大学还积极完善高校体育训练评价体系和机制,建立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基础,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为内容,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将体育训练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条件中,形成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管的良性循环,达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比如通过“青理阳光体育”“健步跑”计划,将学生的训练情况计入本学期学生课外跑步锻炼成绩,占本学期个人体育课总成绩的10%,计入评价体系也是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体育训练的方法。
青岛理工大学通过采取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了体育训练意识,有效提升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值得学习和借鉴。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岛理工大学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项目编号:W2022-052]阶段性成果)
(李福臻 代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