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职业学校起源于1901年,百年老校,十番更名,八次易址,始终不改初心。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持“明德至善、博学致远”的校训,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通过“六方作用担使命、三纵五横促成长、九维共画同心圆”的模式,打造“多彩”德育品牌,培养品德优异、习惯良好、身心健康、综合素养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学生成就出彩人生。
“六方作用”,人人都是教育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学校成立“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推进会,凝聚全校共识,发挥“六方作用”。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在育人中的带头作用,对学生开展思政、法治等教育;二是突出班主任在育人中的关键作用,每班每年开展理想信念、职业规划等活动;三是夯实教职工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形成以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教师梯队;四是发挥教官和学生干部在育人中的协助作用,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引导;五是重视榜样人物在育人中的示范作用,邀请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为学生开展励志、道德等宣讲;六是丰富多方力量在育人中的协同作用,培养学生守法守纪、社会适应等意识和能力,形成了“校家社”协同共育的新格局。
“三纵五横”,精准赋能促成长
谋定而动,则实至势成。学校打造“三纵五横”德育工作模式,营造全方位育人空间。“三纵”,即“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一年级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基础知识技能学习;二年级注重学生自治能力培养和专业细化深化学习;三年级注重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和对口升学就业学习。“五横”,即“五大课堂”。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等),丰富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力;第三课堂(校内外大型竞赛、志愿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奉献精神;第四课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车间等),锻炼学生社会能力,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第五课堂(黑板、广播、橱窗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个人能力专长。五大课堂同步开展,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推进,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
“九维矩阵”,共绘教育同心圆
胸中有丘壑,笔下有乾坤。学校创新“九维育人”模式,多措并举。一是同步聚合,强化课程育人。将大别山红色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育人实践,开发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精品课资源。二是价值引领,强化文化育人。以“一训三风”核心文化为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知行合一,强化实践育人。以实习实训、技能大赛等为抓手,提高育人效果。四是守正创新,强化网络育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视频号等,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五是阳光护航,强化心理育人。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并配备专兼职教师,常态化开展心理剧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六是关爱学生,强化管理育人。通过党委书记上党课、专题会议,提升干部育人能力。七是以生为本,强化服务育人。推进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健康校园建设。八是感恩励志,强化资助育人。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受助情况和家长需求。九是同频共振,强化组织育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加入非公党建产业链,充分发挥党组织育人作用。
立德树人,多彩舒职铸品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舒城职业学校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打造“多彩”德育品牌。
红色舒职,培根铸魂。学校依托一方红色热土,实施红色场馆、校史、研学、艺术、环境“五位一体”育人实践,每年开展唱红歌、讲党史故事等红色文化活动,形成了红色育人“强磁场”。
绿色舒职,启智润心。学校立足“舒城小兰花”品牌,将茶文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相结合,编写《皖西茶叶》校本教材,开展特色活动,构建“学生参与、教学赋能、课程重构、理实结合”的茶文化育人模式,学生在省市级茶艺大赛中多次获奖。
金色舒职,彰显特色。学校以本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以“探寻家乡非遗,激发爱乡之情”为目标,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舒席竹编,省级非遗项目茶艺、陶艺、剪纸等课程教学活动,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成为校园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
银色舒职,传承精神。学校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优秀品质,招聘20多名有国防教育辅导员证的退役军人为军体教师,以建设省级国防教育特色校为目标,师兵共建,协同育人,创新将军事、国防、体育相融合,形成退役军人加入中职德育队伍的银色育人模式,培养技术技能型银领人才。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舒城职业学校在探索中实践,努力打造有质量、有特色、有温度的安徽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得到拓展,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获得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高传文 高从友 徐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