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城乡教育同质 共享发展新局

[db:作者]  2021-12-1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绵阳是中国科技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城因教而兴,教因城而盛,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校师生总人数近96万,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教育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绵阳市大量农村生源向城区学校聚集性转移。截至2020年8月,全市乡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中有70.1%的学校办学规模未达到规划规模,例如以240人规模建设的安州区高川乡小学仅有28名学生,全市校舍闲置率高达32%,还造成教师资源浪费和教师老龄化严重。

    2020年9月,四川省委赋予绵阳开展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综合试点重任,全市教育系统坚持聚焦三大矛盾、三大领域和三大主体,跳出教育发展教育,将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以空间布局调整为牵引,着力破解当前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

    绵阳此次的学校布局调整,并非简单的撤点并校,而是抓住两项改革的有利契机,系统推进布局调整、集约建设、队伍优化、质量提升、资产尽用,着力解决乡村学校分布散和条件差的问题。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是此次改革的总基调。绵阳所辖的9个县市区、4个园区,地域差异较大,发展水平不一。我们结合丘区、山区和民族地区、城区的地域特点和发展情况,分类推进学校布局调整。

    学校层面,深化集团化办学提质。采用“名校托新校”“强校带弱校”“老校建新校”“一校多点”等办学模式,推动38所学校建立“校联体”,带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教师层面,妥善安置帮扶指导提能。采用“公开竞聘一批,安置转岗一批,交流培养一批”,助推学校、教师双向选择,稳妥解决被撤并学校教师“进退留转”难题,有效破解“农村学校教师资源浪费,年龄老化,学科不配套”等结构性问题。启动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全师、全科、全覆盖业务帮扶指导乡镇学校教师,增强乡镇教师发展的“造血”机能。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向城镇集中,部分县市区学生上下学距离增大。我们积极试行“定制服务”,确保在学校撤得稳、并得好的基础上,提高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及调整后的教育服务质效。三台等地为中小学生开通“红领巾专车”或提供定制客运服务,确保偏远农村学生安全、有序乘车上下学。

    (作者系四川省绵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1-12-21/xw_74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