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回答乡村的呼唤

网友投稿  2024-07-10 08:08:08  互联网

    去农村当老师?

    当唐大鹏第一次看到小学全科教师定向生这个提前批志愿时,他的心里有些犹豫。

    2013年6月,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三考生唐大鹏经过认真思考,还是决定填报这个。当时的他心里已有小算盘:先锁定个编制,等6年服务期满,再调回城里。

    从长江师范学院毕业后,唐大鹏定向到石柱县中益乡小学任教。6年期满,他没有回到城里,而是被调到旁边的黄水镇小学校任副校长。

    当问他还想走吗?他的回答很干脆:这里是我的家,我已爱上了这里。

    与唐大鹏一样,过去11年,重庆共有13000多名优秀学子选择成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11年间,重庆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提前“锁定”优秀师源

    唐大鹏是幸运的。2013年之后的10年里,小学全科教师定向生录取分数线一路攀高。近几年,录取考生的最高分已超过重点本科线100多分。

    从2013年超过二本线即可,到如今成为“香饽饽”,好政策起了关键作用。

    2013年,重庆市发布文件,全域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首批定向25个县区,共有633个招生计划。

    政策规定,市财政按照年生均1.14万元标准补助到培养院校。在校期间,全科生将享受免除学费、免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的“两免一补”优惠待遇,并采取市属高师院校3年、教师进修学院1年的“3+1”衔接本科培养模式。毕业后,要在与其签订培养使用协议区县的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至少从教6年。

    有编、免费、周期合适,好政策的背后,是政府在用心回答乡村教育的呼唤,培养一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好政策有了,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重庆山地丘陵面积占比高达98%,面对散布全域的众多乡镇农村,如何传递好政策信息成了关键环节。

    在开州区,每年6月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期,高三班主任、年级主任甚至校长都会“点对点”与优秀学生交流,他们拿着一张当年全市全科教师定向生计划指标表,重点介绍全科教师定向生政策。

    在涪陵区,每年6月,来自区教委科室的党员志愿者们会聚起来,通过云端直播、网络查询、群内咨询等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他们还会来到部分品学兼优考生家中,甄选那些愿意做教师的人,推荐填报全科教师定向生。

    在合川区,一项更为科学精准的筛选正在铺开。重庆市合川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全区家庭经济困难且成绩优异的高三受助学生免费开展多维认知测评,利用专业系统和工具,精准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兴趣发展的特点与倾向,帮助其选好大学专业。其中,适合做教师的学生也被精准识别。区教委人事科根据测试结果筛选出适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学生,鼓励考生报考全科教师定向生。

    开州中学毕业的袁煦高中时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高考成绩超过了重点本科线,因为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的推荐,她选择了全科教师定向生。4年后,她以大学专业成绩第三名、综合成绩第一名的成绩定向到了涪陵区清溪镇中心小学校工作。

    从年初政府发布招生计划通知到区县测评摸底,从班主任、学校考前宣传和推荐到高校专场宣传咨询,从6月填报指导,再到8月签订用工协议,一张全科教师优秀师源的筛选大网已在巴渝大地实现全覆盖。

    一批批优秀的学子被甄选出来,走上成为一名小学全科教师的求学之路。

    全都围着“全科生”转

    在采访培养全科教师的几所重庆高校时,记者发现了几件新鲜事。

    第一件是,重庆师范大学的全科生是有固定教室的。

    在重庆师大初等教育学院教学大楼,记者看到一间间教室都挂着小学全科教育专业某某班的班牌,推门进去一看,就像是走进了小学的教室:讲台、班级公约、黑板报、桌子上摆满的课本、练字小黑板……

    看到记者这么“好奇”,一旁的小学教育全科系主任路晨笑着说起更新奇的事情:每到19:00,这些教室便坐满了学生,开始每天的“能力一刻”:三字一话、演讲、讲故事、收看新闻……教室里一片忙碌景象。

    其实,原来的中师生上学时都是有固定教室的,而且要上早自习和晚自习。在这一间间教室里,大一、大二的全科生学会了如何开好班会、学好三字一话、构建班级文化、设计课堂教学……用路晨的话来说,就是要“零距离地懂班级”。

    第二件是,在长江师范学院,每名全科生每年都要寻找一名感动自己的乡村好老师,并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讲给全校听。

    讲乡村教师好故事,只是长师为了培养全科生爱上乡村教育的活动——“读、进、讲”活动(读乡村教育名著、进中国师范教育博物馆、讲乡村教师好故事)之一。此外,长师还专门组建西南乡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将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中。针对乡村教育特点在教学中加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心理健康等特色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学做临时家长。

    长师全科生培养中的一个鲜明追求就是培养有乡村特质的师范生。

    第三件是,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区县教委可以全程“干预”教学。

    去年4月,重庆二师2022级云阳班全科生选择大二特色选修课程时,原本选课人数情况为音乐模块1人、舞蹈模块23人、体育模块26人。在云阳县教委入校“面对面”座谈提供了云阳缺少音乐类专长教师的实际情况后,学院引导学生主动调整选课模块,最终情况为音乐模块21人、舞蹈模块14人、体育模块15人。

    不单单是选课,云阳县教委把“云阳订单班”视为自己的“掌中宝”,借助成为十大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之一的契机,与重庆二师开展了全科生培养的系统合作:先后达成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基地遴选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先后进行了“岗位互换”“双向互聘”“协同教研”等积极探索。聘请云阳县教委主任李保宣为云阳订单班首席导师……

    听完这三件事,记者突然发现了重庆高校培养全科教师的三个潜在要求:懂学校、懂乡村、懂地方。

    为了这“三懂”,高校与政府、学校真正坐到了一起,讨论如何为地方培养自己的好老师。他们吸收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师教育特色,又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创新新模式,打造重庆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传承中师特色——

    承担重庆全市全科生培养的分别是5所市属师范院校: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这5所高校全部有中师办学历史,中师的办学特色被传承了下来。

    如,5所高校开展全科生教学时均破除了以前过度分科的做法,全部采取大文大理类教学,教得好“主科”、站得住“副科”;全部把三字一话放在必修技能里,强化教师基本功;全部建立贯穿4年的实践教学,在县区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实践基地校,第一年“见习”、第二年“助教”、第三年“试做”、第四年“顶岗”……

    创新新模式——

    不单单是云阳和重庆二师的国家试点合作,重庆市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发展计划,先后创建了重庆二师—綦江等4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构建起校地合作、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制,建立了“UGIS”(大学、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联合培养方式,引领带动重庆市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实验区的助力下,各种教师教育的创新被激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研制了首个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GSP”(通识能力、学科能力、专业能力)能力标准,探索“四年一贯递进式”校外实践教学,推进系统性、革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庆师范大学推动“UGIS”联盟单位由最初的7个发展到26个,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20所“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试点院校之一,建立起了一整套小学全科教师教育的一流课程体系和系列教材。

    长江师范学院大三全科生熊胭梓在大一见习时为了让学校孩子们能写好字,起初安排他们练习字帖,效果不佳。回到长师,小学教育理论课老师说的“要增加课程趣味性”的话让她在大二实习时做了改变:她让学生在纸扇子上写书法,孩子们热情高涨。大三她上乡村教育特色课程时,老师说的“要挖掘乡村资源引入教学”的话又让她在大三实习时做了改变:她根据涪陵区竹子多的特点,引导孩子们在竹子上写书法,孩子彻底喜欢上了书法。这所小学也发现了乡村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熊胭梓说,是母校长师教她爱上了乡村教育。

    全科生成了村小的“宝”

    车子从开州区大进镇出发,小心翼翼地拐了约20个“肘拐子弯”后,到达了关坪村小学。这里是重庆的边界,再往前走就是四川了。

    虽然气温降了不少,但校长吴大元一见面就热情地拉着记者去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中医药特色文化。教学楼前墙根下的一盆盆中药材一字排开、生机盎然,教学楼后的秦巴农场里几十种中草药正在茁壮成长,而中医文化室里更是精彩纷呈:精美的中草药植物标本,丰富多彩的学生中草药画、中医药知识手抄报……

    相比于现在的自豪,去年暑期的吴大元正在为“可能开不足课程”而着急上火。

    “调走了5个、退休了2个”,一下子少了7个老师,占了学校教师的一半还多,下学期的课程怎么上?吴大元的烦恼,其实早在开州区教委人事科科长王进的掌握之中。原来,即将有一批开州早就精心培养的优秀全科生毕业,教委一直给吴大元留着这些“宝”,8月一下子给这所最偏远的教学点安排了5名全科教师。

    能文能武、能唱能跳,需要上什么学科就能上什么学科,有点不敢相信的吴大元说,学校主要课程不仅开齐开足、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特色课程、德育工作全部提档升级。这所最偏远的教学点,响起了歌声、笑声。

    “腰杆挺直”的吴大元,也大胆尝试实现心中藏了很多年的中医药特色文化梦,新来的全科教师“一马当先”:周浩负责中医药文化与劳育结合,余露露负责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校本课程,周磊磊负责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知识讲座……最终,学校成功申请成为开州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校。

    吴大元说,全科教师激活了这个村小。

    把全科生当成“宝”的,不只有吴大元。

    择优安置——在开州,从2017年第一届全科生毕业生起,教委就按照毕业成绩和面试成绩加权排名后,择优安置。目前,江津、涪陵等其他区县全部施行了这一安置与在校表现相挂钩的激励机制。

    精准培养——在合川,教委安排新毕业全科生“一对一”拜名师、名校长为师,跟岗学习,带着全区最先进的理念来到最偏远的乡村。在江津,教委安排全科生来到地处江津的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参观学习。江津的学校利用全科教师普遍住校特点,成立槐花工作室、全科教师夜校等小范围学习教研机制,抱团成长。

    进阶成长——在巫山,教委实施“35710”全科教师进阶培育计划,即3年新手成长、5年优秀成才、7年拔尖成名、十年卓越成家,每年表彰10至15名“教坛全科新秀”、认定10名“乡村全科骨干”、评选县级全科教师“三名”工作室主持人。

    职称单列——重庆市2017年发文要求,在市、区县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时,单独设立全科教师学科评审,全科教师所教课程均被认可参考,开全国先河。

    在政策持续加码下,从2017年首批全科生毕业至今的短短7年时间,重庆乡村教育的生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短短7年,区县亲眼“见识”了全科教师的优秀,包括开州区在内的很多区县已经把全科教师作为小学农村教师招聘的主渠道,把小学教师招聘计划全给了全科教师培养。

    短短7年,在全市、县区各类赛课、征文、演讲比赛中,全科教师迅速“冒”出来,把涉及教师的奖项拿了个遍,如重庆市赛课一等奖、重庆市课改征文大赛一等奖、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班会一等奖、重庆市新时代好辅导员乃至全国演讲比赛二等奖、全国优秀教研案例三等奖……

    短短7年,刚有资格评选中级职称的全科教师纷纷评上了一级教师,目前全市已有288名全科教师评上了一级教师,享受到了全科教师职称评审单列的福利。目前,已就业全科教师占到全市小学农村教师的20%,重庆小学乡村教师正在实现一次迭代升级。

    从权宜之计到真心扎根乡村,唐大鹏毕业工作后的7年,遇到了3个没想到,促使他发生了变化——

    第一个没想到,2017年毕业来到石柱县中益乡小学教语文,2018年拿了全县数学赛课二等奖,2020年又拿了全县科学赛课一等奖,原来自己这么多学科都能胜任。

    第二个没想到,来到乡村学校,不仅是当教师,还要陪单亲家庭孩子在操场散步聊天、替学生父母到县城给学生买衣服……还没结婚的他已做起了临时家长。

    第三个没想到,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益乡小学。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学校和老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当好临时家长,把学生教好、管好。

    唐大鹏说,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恰逢其时。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8-04/xw_7453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