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带着“顶配”防疫“通行证”,两辆载着11家企业面试官的“面试大巴”开进了南京工程学院,为毕业生带去150个岗位、500余个用人需求。
通过“面试大巴”,企业招聘人员和学生通过语音对话系统“隔窗面试”,既面对面,又不接触,在疫情形势反复的当下,可谓为多地暂停许久的线下招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复制这样的招聘形式,但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创新思路,解毕业生求职之难尤其值得肯定。
一方面疫情反复,导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提供的工作岗位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1076万人,就业难度可想而知。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问题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必须要解决好。对此,高校、企业、人社等职能部门或相关主体,除了要做好促就业的各项常规工作外,恐怕更需要针对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大等新特点,化被动为主动,出台更多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创新举措。
一方面,要千方百计稳增长,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要指导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稳工稳产,对一些遭遇经营困难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给予相应扶持。只有市场主体稳了,才能不断创造更多工作岗位,毕业生才能有稳定的去向。
另一方面,不妨多抄抄“面试大巴”开进学校的“作业”,以应对疫情之下招聘处处受限的难题。对有条件的高校与企业,要多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线下招聘活动,如减少人员聚集的一对一招聘、闭环管理的校车接送等,毕竟面对面的招聘能让企业招聘人员与毕业生得到更多互动和双向了解的机会,这是线上招聘难以替代的。而条件受限的高校、企业,则要为毕业生提供信号通畅、画面清晰的标准化线上应聘场所,给他们一个在线上更好展示自我的平台。总之,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举措,各相关方都应不遗余力予以支持。
除了高校、企业之外,政府部门也应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进行调整。当前,不少地方都因为疫情推迟了考试时间,这给了受疫情影响的毕业生更多调整空间,但对于部分不受疫情影响地区的学生而言,却可能打乱了他们的就业节奏。对此,或许更需要在“一地一策”“一校一策”上作出更多精细化的应对。比如,通过线上模式进行招考也不失为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
往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更多侧重于应聘技巧层面,在疫情影响之下,心理层面的指导或许也需高度关注。就业形势的外在困难也容易传导至毕业生的心理层面,产生焦虑、彷徨等情绪。这不仅关系到他们面对激烈竞争时能否正确应对,进而影响求职成功率,更可能对他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当前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应促进应聘技巧指导与心理疏导齐头并进。当然,作为求职主体的高校毕业生,也要尽可能摆脱“心理疫情”的影响,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就业这件人生大事。
办法总比困难多。招聘创新,多多益善,凝聚最广泛的多方合力,把毕业生们“扶上马、送一程”,就能更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