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广东二师”)前身为广东教育行政学院,基于“进德修业、为人师表”的校训,在聚焦教师教育主业的同时,适度发展非师范教育,致力于促进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协调发展,以打造影响力较大的高水平师范院校。近年来,广东二师艺术教育中心持续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积极推进音乐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切实推动文艺下基层,为基层学校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资源,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更好地滋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情怀,实现乡村美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开展调研座谈
探索建立美育浸润“一校一品”
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是广东省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探索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对于提升区域美育水平与立德树人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广东二师艺术教育中心充分发挥学校的美育资源优势,组织音乐系、美术学院骨干教师组成教研团队,大力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对口帮扶调研工作,深入四九镇中心小学、学业初级中学开展调研交流,观摩课堂教学,围绕美育测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师资培训等展开深入研讨,提出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标准;同时,前往李凌故居和李凌生平事迹展、南村艺术部落观赏作品展览,重温人民音乐家李凌的生平,并以此为主题,打造一部融合歌曲、舞蹈、乐器等元素的原创舞台剧,为美育浸润“一校一品”的形成提供参考。
广泛开展美育实践
搭建音乐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平台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音乐教育与美育的魅力,广东二师艺术教育中心积极搭建广泛的艺术实践与展示平台,定期组织各类音乐比赛、音乐会、艺术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例如,音乐系师生共同打造“唱响诗画里的中国”合唱专场音乐会,为南华实验学校的师生献上如诗如画的合唱作品,不仅演绎了《锦瑟》《山中月》《灯之河》等近年来国内优秀的合唱作品,同时展示了《点褒褒》《月亮光光照竹坡》《坚韧如歌》等原创作品。整场音乐会集合了诗词作品中粤剧元素的融入、阳江本土岭南童谣的挖掘与改编、音乐系教师团队原创作品首演等特色亮点,体现了音乐系领导及教师在“三全育人”、美育浸润行动等方面的实施落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岭南音乐文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涌现了200多个学生自主编创的优秀文艺节目及作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和理解艺术的机会,让更多学生乐于、善于接受美育,实现美育、智育的相互促进。截至目前,学校报送33件作品,共有26件获奖,其中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获奖率高达79%。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艺术素养。例如,学院师生组建“广州花都大华村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农耕、学生文艺汇演等活动,致力于打造“美育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该实践团已被列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省级重点队伍名单。此外,学校还积极与校外艺术团体、文化机构等合作,共同举办与音乐美育相关的活动和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艺术实践机会,也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为音乐美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促进音乐美育浸润乡村
音乐美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对乡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接触和学习音乐能够拓宽其视野,丰富其内心世界,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党员作为先进分子的代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积极参与音乐美育活动,不仅能够传递音乐的魅力和价值,还能够激发乡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广东二师音乐系组织12名党员成立“红色轻骑兵队伍”,在党员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积极推动“党建+美育”工作,开展党史理论宣讲、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美育课程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例如,团队发挥音乐专业优势,带领音乐师范生赏析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让学生在音乐中润泽心灵,接受党的先进思想的洗礼;组织团队成员开展艺术党课,以音乐演奏的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开展研学实践,参观华侨文化博物馆等红色基地,充分感受华侨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经过此次文艺下基层活动,学院音乐师范专业已逐步形成特色美育课程品牌,不仅发表了多篇宣传文章,还组织了“盛世国乐”古筝重奏等美育实践活动,打造了良好的乡村美育环境,鼓励音乐师范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成为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努力奋斗。
广东二师艺术教育中心通过深入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将音乐教育与乡村党建、乡村美育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协同育人格局,为当地美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展望未来,广东二师艺术教育中心将继续以音乐为帆,以美育为桨,引领学子们驶向更广阔的艺术天地,使他们的梦想在美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绽放独特的光彩。(符艺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