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和检验标准。西北工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关于促就业、稳就业的有关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国家需求导向,聚焦学生成长需要,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方位构筑学生高质量就业体系,引导毕业生“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入主战场、干大事业”。
多年来,西北工业大学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精神(公为天下、报效祖国,诚实守信、襟怀坦荡,勇猛精进、敢为人先,毅然果决、坚韧不拔),形成“三实一新”校风(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和良好学风,始终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己任,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总师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左右,赴重点领域就业超80%,尤其是一大批校友扎根国防,默默奉献,涌现了“军机三总师”“民机三总师”等一大批典型代表,不断续写着“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西工大现象。
一、加强思想引领和文化熏陶,筑牢人才培养思想根基
学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突出价值塑造核心功能,聚焦国防,不断强化家国情怀培养,着力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百名总师校友讲思政课”及举办“翱翔”系列报告会等,邀请“总师”校友、大国工匠等走进课堂,用西工大爱国奋斗的故事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将“总师育人文化”(以“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为特质,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总师”雏形特质)转化为思想引领的源头活水,端正学生职业发展价值取向。学校坚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打造青年“大实践”“大调研”主题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国防军工单位,开展深度调研,课内课外一体化推进思政教育,将“总师育人文化”汇聚为思想引领的涓涓细流,培育“总师型”人才“为国铸剑”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优化“第二课堂”实践平台,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校聚焦“总师型”人才培养工作,重点从全球胜任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维度搭建学生全面成长的“第二课堂”体系。建立专业学习支持体系,开展“翱翔青春榜样”成长故事分享会活动,挖掘学生先进典型,用榜样激励学生奋斗,积极营造良好学风。实施“四翼”(乐于倾听、善于表达、精于阅读、强于写作)赋能计划,通过工大下午茶、学生百家讲坛等活动,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聚焦国际化视野培养,实施“翱翔四海”工大学子海外拓展计划,带领学生认识多彩世界;通过优化学生出国(境)交流资助机制,鼓励支持学生开阔视野,不断提升出(国)境交流的学生规模和质量,不断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和领导力。坚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打造海天苑农场,建立适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科研、教学一体化平台。
三、就业市场、指导、服务“三位一体”,实现学生与高质量就业岗位的精准匹配
学校聚焦学生成长阶段需求,强化精准就业指导,加强对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依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有道”等精品课程,开设军工大讲堂,邀请国防军工单位走进课堂,近距离带领学生认识国防军工领域企业发展,持续强化学生军工报国意识。联合重点企业,搭建常态化实践平台及区域性实践平台,打造“筑梦翱翔名企行”精品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赴重点单位开展走访调研,持续强化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关键岗位就业布局。
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西北工业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全校一盘棋机制,协同搭建学生综合成长的大平台;不断完善就业市场的育人功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深化校企交流合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能够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生涯辅导课程、活动的牵引作用,建立“引导、指导、帮扶”有机衔接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引导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