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85年的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以省重点学科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特别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托,创新打造并实践以综合性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以地方治理实践需求为引领、以校政行企协同为依托的地方治理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地方治理问题相互交织、治理对象更加多元、治理过程更加繁杂、治理结果更不确定的挑战,专业对标国家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建构“一核两翼四维”的治理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与提升治理人才的数治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治理现代化发展。
锚定“一核两翼四维”的治理人才培养体系
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地方治理现代化需要,精准定位治理人才培养方向和趋势,建构起“一核两翼四维”的治理人才培养体系。
“一核”就是坚持以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卓越地方数治人才为核心。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服务湖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路径培育地方治理人才。数字化、智能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也是国家社会治理运行方向。依数而治的“数治”是凭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处理大数据来治理,它是一种新治理理念,也是一种新治理方略。地方治理人才培养必须以“推进数字政府、智能政府建设和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宗旨。
“两翼”就是强化治理人才的公共管理素养与数治能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性、综合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特征,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回应国家地方治理现代化需要和社会治理复杂性交叉性的现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能力和公共精神、法治观念、服务意识、担当精神、创新精神等素养,又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的“数治”需要,能够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数据挖掘与存储能力、关联分析能力和精准推送能力等数字素养,提升治理人才的数治能力。
“四维”就是从思想政治素质、知识体系、管理技能和数字素养四个维度培养治理人才的治理能力。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要求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尚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国情怀,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及公共精神。在知识体系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把握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前沿热点、现实实践和管理技术,尤其是掌握数字化智能化社会治理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进展。在管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公共管理实务能力和基本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服务他人的能力。在数字素养方面,要求学生具备数字化信息采集、分析、研判能力,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数字公共服务和智能治理。
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数治能力培养路径
构建治理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夯实治理人才培养的数治能力基础。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以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为主干,融合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增设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治理等相关课程模块,形成强基础、重应用、应需求的跨学科治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社会治理方面增设“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社会治理前沿、公共文化治理、健康治理”等课程,加强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的融会贯通,强化治理基础能力培养。数字化方面开设“大数据管理、智能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数据采集、分析与使用的基本技能。智能治理方面新增“数字政务、智慧政府、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等课程,强调治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夯实学生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社会治理的能力。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激发学生数治学习兴趣和应用潜能。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抓住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遇,以“楚课联盟”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探寻数字化智能化教学的新思路新方向,推动专业课程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从混合教学到AI辅助的智慧教学,助力教师教学创新和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师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能力提升。同时,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和学,不仅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利用的理解,提升其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以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公共经济学”为例,在建设一流线上课程的基础上,打造翻转课堂,加快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利用,创构出适应地方治理的数字税务、数字政务、数字化市场监管等部门行业治理特色课程,提升治理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执业的信心和潜力。
创新“行走田野”的数字化智能化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基层数治认知。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遵循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原则,按照“认知—实践—理解—研究”的逻辑,构建起完整的数字化智能化实践教学链条,带领学生下基层、跑田野、深入群众,以实际数字、数据体察国情社情民情,培养学生数字化智能化基层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行政管理专业一年级开展社会治理认知实训,让学生到基层社区初步认识基层治理运作流程,了解数字政务、智能治理进展,客观认识基层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和服务水平。二年级开展社会治理调查实践,引领学生深入城乡基层,围绕党建引领、议事协商、农民主体性、社区共同体、城乡医共体建设、物业改革等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开展治理实践,让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在“田野大课堂”中用数字、数据把握基层治理实情,助力学生数字意识培养和数字能力培育。三年级实施治理训练科研实践,让学生以实践中观察到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为题开展研究,以小切口为导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数字化智能化治理道路,助力现代化治理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例如,行政管理专业重点打造的“小学期”实践,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体,校地共建,提供基层治理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到基层历练,深入千村万户,走向田野地头,以真实的一手的基层治理数据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治理精要,把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治的价值及数治能力培养的意义,在感受基层治理魅力的同时,探究基层数治的新路径。
打造“青蓝行动”特色品牌,提升学生以数治为重点的行政职业能力。融通政府部门以及校、院、系部资源,创建“青蓝行动”工作室,打造“青蓝行动”特色品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数治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行政职业能力培训、模拟考试、比赛与经验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公务员能力提升训练营,系统进行行政能力测试、申论写作和公务员模式技巧训练,不定期主办公务员模拟考试大赛,在训练和大赛中提升学生的公务员数治能力。围绕公务员考试和选调生考试,组织考试经验分享会,共享考试中的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数字治理和智能治理案例分析经验感触。邀请政府部门、行业优秀校友返校,分享政府部门治理、行业管理中的数字感悟,交流治理工作的数治心得,引导学生培养并提升数字化智能化职业能力。
建构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双轮驱动机制,分类分层培育治理人才数治能力。实施治理人才分类分层培养,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研究和竞赛中提升治理素养和数治能力。针对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有计划地组织他们研读治理方面的学术经典,了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治理应用学术前沿,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帮助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学术研究熏陶训练,培养懂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善治理研究的数治人才。针对立志于服务基层治理的学生,组织他们到田野实地开展基层治理调查研究,以不同作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领学生关注社会治理现实,在实践场景用实证方法加强基层治理研究,用数据阐释事实,用数据分析问题,用数据展示成效,以坚实的数治能力投身基层、服务基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先后获得第十七届和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本科生组二等奖、首届“哲寻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对抗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等。
协同“校、政、行、研”,共享式培养数治人才。高校、政府部门、行业、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培育治理人才数治能力。高校是数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政府部门为数治人才培养提供引导与保障,行业是数治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中坚力量,科研院所为数治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先后与省内外的地方政府部门、职能部门和相关基层组织合作共建治理实践实训基地与研究平台,政府部门为行政管理专业提供实习实训平台与学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了解数字政府建设、数字政务服务、数字税务、人工智能治理等基本知识和实践进展,培养锻炼学生的数治能力。行政管理专业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行业、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研项目,为教师、学生提供常态化数字技术、智慧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培训,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加快人工智能治理实验室建设,完善数字能力培养的硬件设施,推动治理决策数字化智能化模拟实训。行政管理专业在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中,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入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实施双导师制,充实数字教学、数治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借助政府部门与行业、企业力量,为治理人才提供实习、实践、工作的机会和岗位,推动学生“走出去”。行政管理专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引领学生参与数字治理、智能治理课题研究,了解学术研究前沿与实践进展,在学术研究训练中提升学生数治能力、培养数治人才。
(方伶俐 孙友祥 张小进 卿菁 张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