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供图
■许多深刻的变化在重新塑造农村中小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人口流动常态化以及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婚恋观念的变化等带来了农村家庭教育的新挑战
■动员各方力量帮扶与支持农村家庭教育,尤其要注重发挥家庭、学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比例超过36%,其中农村儿童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儿童人口的比例也不低。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儿童的智力与情感发展、行为规范及道德品质培养,而家庭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农村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相对薄弱的环节,亟待引起重视和加强指导。
家庭结构变化带来农村家庭教育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正处于重要转型期,许多深刻的变化在重新塑造农村中小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家庭结构对农村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都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从多子女家庭到比较普遍的一子或少子家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既带来了农村学生改善生活环境、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导致农村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做法行不通或者不适宜了。
二是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到小的核心家庭模式为主。在过往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分家观念等影响下,过去在农村常见的几代同堂大家庭模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父母、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模式为主。
三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隔代教养现象比较普遍。由于人口流动和“打工经济”,部分家庭模式从过去的父母与子女共同居住生活转向祖辈和孙辈共同居住生活,造成了部分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祖辈承担的现象。
四是特殊家庭的教育问题比较突出,亟须得到重视和支持。在人口流动、经济社会变迁加快和农村婚恋观念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存在比较多的教育问题,需要得到格外的支持和指导。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由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生活在由地缘和血缘联结的熟人社会中,他们与成人和同龄孩子自然交往、相处的机会较多,而且有更多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因此农村儿童在社会化发展上有相对优势。但是由于人口流动的常态化以及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婚恋观念的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是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目前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城市中小学生家长相比有一定差距,较难为孩子提供更加有效的品德、习惯养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还有部分农村家长存在不重视教育的现象,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时间、精力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家长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过早地让孩子辍学务工或务农。还有的农村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无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能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导致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不少家庭父母缺位,教育子女的重任只能交由祖辈承担,而祖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往往跟不上时代,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孩子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是农村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不足。不少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一些农村学校教师都是一人身兼多职,要承担不同课程科目的教学,教师较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此外,由于目前农村学校教师仍然较少得到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专业培训,家校沟通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还比较欠缺,难以有效帮助学生家庭改善家庭教育状况和质量。
三是农村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支持体系还较为薄弱。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支持系统相对城市较为薄弱,社会各界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尚显不足,校家社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
上述情况的存在对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一是导致学生学业表现不佳,不少孩子存在学业困难的情况。二是情感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加。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和不安全感。祖辈教育无法满足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容易出现情感缺失。另外和城市家庭孩子相比,农村中小学生比较容易产生自卑感,更增加了情感和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三是容易出现道德和行为问题。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祖辈又容易溺爱孩子,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容易养成社会规则意识不强、任性等不良习惯。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关注不足,导致孩子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诱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帮扶和指导
为了改善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
一是通过教育帮扶,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育人能力。要加强针对农村家长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并着重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宣传,侧重通过农村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和榜样的宣传,激发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此外,政府要提供一定经费对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相关培训,提升其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可通过村委会、农村家长学校等定期组织对农村中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以及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家庭教育资源和培训课程,方便农村家长随时随地学习。
二是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农村学校要做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特别是从制度上激发农村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关键力量作用。要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如通过组织教育专家到农村学校开设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和水平。特别要利用现代科技,比如互联网技术、AI技术等建立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基地,打破时空局限,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教育帮扶,让农村教师能够有更多途径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指导理念和方法。还可以建立农村学校家庭教育资源库,为农村教师提供丰富的家庭教育案例和实用的工具、方法等。另外在制度方面,建立农村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得好的教师,要在考核、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
三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作用,对农村家庭教育提供帮扶和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发挥对所在区域的社区或村委会、居委会的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领导作用。可以组织社区、村委会和居委会设立家庭教育工作坊;组织专家到农村基层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利用互联网构建农村基层的网上家庭教育平台,向农村家长系统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农村家长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基层党组织还可以在农村基层社区、村委或其他公众场合等开办家庭教育知识和文化长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如漫画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形式把家庭教育知识、农村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展示出来,方便农村家长学习。特别对那些存在行为失范问题、情感和心理问题的农村中小学生,要本着不放弃、不抛弃、精准帮扶的原则,积极运用各种帮扶资源和志愿服务组织,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帮扶与行为矫治,促使他们往良性方向发展。
四是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帮扶与支持农村家庭教育。首先,农村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自己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职责,协调校家社各方协同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特别要做好经费的投入和支持工作。其次,农村基层妇联、儿童组织和基层社区、村委会和居委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做好教育帮扶。还要对那些确实缺乏家庭教育能力的家庭给予保障和支持,如依靠各类社会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工作者等设立为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工作站,或者设立课后服务中心、行为引导工作站、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站等,为这些农村特殊家庭提供切实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
(作者系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