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30日讯(记者 施剑松)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作出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旨在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优化调整后,北京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上午到校、下午放学和午休午餐时间保持不变;初中阶段除放学时间延后5分钟外,上午到校时间、午餐午休时间整体上保持不变。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因地、因校制宜对课间安排进行自主优化调整。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义务教育学校将以课间时间调整为切入点,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切实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由“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转变,引导干部教师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走向“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主动设计、积极参与学生课间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支持。
“我们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要让学生在每个课间都有较为充裕的休息时间,在室外放松休息、进行有益社交及适量活动,为后续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使学生在校一日学习生活更加张弛有度。”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课间的调整旨在深化北京校内育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思路,以适当增加学生课间时长为小切口,推动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生的一日在校时间里,课间虽小,却是北京义务教育学校格外关注的“关键小事”。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从2010年开始实施“课间15分钟”,提出要“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去学习”。
在保障课间时长的同时,北京市一些中小学还主动挖潜,拓展课间活动形式和内容。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虽然校园活动面积不足20亩,但提出了“小场地,大体育”的策略,将操场划出9个活动区域,设置踢毽子、跳绳等9个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
记者了解到,为支撑师生“课间一刻钟”所需,北京各学校将在校园内补充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环境。
为了应对师生课间活动的安全顾虑,北京市教委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加强课间活动管理,通过巧思,实现学生课间活动的科学、有序、安全管理。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七条小学设置多重保障,保证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课间时,每一层楼道都有教师值班,提醒学生不要在楼道里打闹;中高年级设有学生志愿者服务岗,引导同学们做好活动,并协助教师做好课间活动组织。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课间一刻钟”,北京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的现象,确保课间要求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