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以“浸润学生”为首要目标任务,着力培养塑造新时代中国青年。近年来“出圈”的高校原创校园剧,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任务,将美育浸润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主体、多方面、全过程,潜移默化地推动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高校原创校园剧立足校史,深挖红色资源、深耕课程思政、深化文化育人,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开展接地气、提人气、扬正气的美育浸润,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生,将理想信念等理论认知与生活实际中的情感体验相碰撞,最终催化为个人成长的活力源泉。
1
全方位浸润接地气 擦亮青春本色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高校原创校园剧坚持一元信仰与包容多样相融合,通过深受学生喜爱、接地气的舞台演绎形式践行“五育”并举。其教育之要旨,在于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涵养复合的知识视野、纵深的历史视野和宽阔的国际视野,坚定理想信念、突出专业技能、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审美追求、激发奋斗精神,进而擦亮时代青年的成长本色。
一是思想浸润,明德铸魂。将德育的理论认知置于校史发展、学科进步、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中,以学生熟悉的校园文化、特有的身份归属、逐渐养成的专业认同为切入点,增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获得的情感性、情境性和共情性,激发青年学生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二是文化浸润,启智固本。原创校园剧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需要引导不同专业师生在复合视野下开展研究、在课内外学习实践调研中放大格局,从而激励青年学生跨学科、多维度、立体式提升思维视域和思维高度,汲取更多更广更高层次的文化知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智力和活力。
三是体育浸润,强体壮魄。舞台呈现是检验和展示原创校园剧教学成果的关键,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通过发声练习、形体训练、表演教学、心理感悟等生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强身健体、刚健有为,以更强健的体魄和更强大的心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随时听从党和国家召唤,冲得出去、顶得上来。
四是美育浸润,尚美润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点睛之作,高校原创校园剧有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多种形式。通过表演、朗诵、声乐、舞蹈等专业艺术教学,在提升审美、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同时,促进青年学生塑造高尚人格,激发创新活力,增强追求和构建美好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是劳动浸润,崇劳育根。原创校园剧集理论学习和表演实践于一体,有机融合了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排演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服装道具、灯光音效、摄影拍照等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创设多类型劳动情境,激发青年学生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幸福的种子深植于心,坚定做有思想、有技能、有情怀的创新型劳动者。
2
全过程浸润提人气 擦亮青春成色
高校原创校园剧多以一位或一批载入校史的名家大师、杰出校友为核心人物展开剧情。他们有根有魂、有本有源、有血有肉,与青年学生自然形成联结,成为学生最容易触摸感知到的模仿对象和人生标杆。原创校园剧以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为理念,将理论灌输优势与情感教化优势贯通融合,于情、景、境的沉浸中全过程、多层次、立体式地实施浸润感化,自然而然地引导青年学生寻找自己正向成长的精神偶像、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
场景沉浸。原创校园剧以名家大师或杰出校友的探索奋斗历程为脉络,从校园到社会、从舞台到讲台,着力引导青年学生沉浸于时空场景,了解、融入、体会真实的历史背景,感受不同时期的国情、民情、社情,在耳濡目染中让青年学生真正理解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根源,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笃定前行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情境沉浸。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剧本围读、台词研习、形体训练、表演学习、观演分享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促进青年学生走入剧中人物的灵魂世界,将饰演角色里的“我”与现实中的“我”水乳交融。通过不同教学实践情境中的角色沉浸,引导青年学生发掘特长、提升自我认知、提高自信心,进而促进多元个性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争做追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劳动者。
情感沉浸。原创校园剧着力还原名家大师与杰出校友们的为师为学为人之道,展现“国之大者”的胸襟和责任担当。通过报国救国、科技创新、传承文化、弘扬法治等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案例,春风化雨般地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发展,用心感受一个个矛盾冲突背后的价值判断,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唤醒身、心、意的内在律动,达到认知、情感、行动三合一的感染式沉浸教育效果,激发新时代青年高举青春理想的火炬,成为勇立潮头、敢闯敢干、引领新风尚的新质生产力创造者。
3
全覆盖浸润扬正气 擦亮青春底色
青少年的思想、行动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石。只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正确、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高、创新意识强的青少年,才能体现新时代青年的亮丽底色。
高校原创校园剧所呈现的艺术风格、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剧情演绎的时代背景,都蕴含着“校园气息”和“社会气息”双重特性,拥有受众面广、真实感强、传播性快等优势效能。要依托不同学龄段学生喜爱的表演形式,通过沉浸式融合学习和参与,发挥高校原创校园剧极富冲击力的感染教育和传播价值作用,“出圈”教育、跨界育人,有效提升高校校园剧美育浸润的本质功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从而帮助学生夯实成长之基,擦亮青春底色,弘扬新时代正能量,提振向前向上、正向成长的生命力。
跨校覆盖,贯通浸润。以高校原创校园剧为核心,辐射其附属中小学,“大手牵小手”,画出美育浸润“同心圆”。一方面,组织大中小学生共同观摩高校原创校园剧,通过影像、图片、音乐、形体等感官式沉浸体验,在身临其境中让学生感受向善向上向美的内涵深意,实现艺术美育浸润全覆盖。另一方面,着眼于不同成长阶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创作同一主题、不同形式、多重特色的校园剧作品,让各阶段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编、导、排、演全过程,以主人翁身份投身于校园剧的创作、排演和传播,真心真情走入剧本、走入故事、走入人物,激发想象力、创造力、意志力。
跨界覆盖,协同浸润。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面向全社会,协同开展沉浸式教育。以原创校园剧作为文化名片,积极引导社会青年参观大学校园,了解高校历史、城市变革和国家发展,建立文化自信,涵养爱国情怀;走访名家大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场所,了解卓越事迹,汲取榜样力量,学习“名家大师精神”;观摩高校原创校园剧创排过程,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培养高尚品格情操。同时,积极推动原创校园剧走出校园,依托“结对子”和支教等长期开展的项目,将优秀原创校园剧作品带到偏远地区,塑造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成才的生命力,将使命永扛在肩,把初心薪火相传。
华东政法大学出品的原创话剧《立场》(原名《雷经天》),自2021年5月公映以来,已在校内外演出20场,受邀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开幕演出并获优秀剧目奖,社会反响热烈。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观众,学生们均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书本的学习体验、一次穿越时空的灵魂对话、一份榜样精神与时代力量的传承。以该剧为主要内容,华东政法大学多次联合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开展“青春逐梦、强国有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题教育和“苏河明珠”沉浸式实景思政课活动。2024年暑期,该剧主要学生演员组成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剧情故事所在的陕甘宁地区,在表演情景短剧《立场》的同时,进一步探究党史和法治史的发展,积极传播新时代法治思想。
高校原创校园剧的魅力在于真实、直观、多元、融通,其关键是沉浸式学习教育,核心是浸润与感化,本质是养成和传递人之崇善尚美的创新能量。它以“灵魂唤醒灵魂”“生命照亮生命”的独特方式,浸润广大青少年学生。作为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的有力支点和重要平台,原创校园剧将为培养具有坚定信念、高尚情怀、全面素养、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提供无限广阔的空间。
(作者张玉晨系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主任,王晓骊系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