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当“草根”教师成为研究者

网友投稿  2024-09-11 08:08:08  互联网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和观察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成为“教师作为研究者”这一命题的忠实拥趸。不过,随着对实践有了更多了解,笔者发现,中小学教师不是不做研究,而是做了太多的研究,甚至打破了研究和教学的平衡,不得不“挤时间做教学工作”,研究也很难为教育教学改进与专业发展提供实质的帮助,反而演变为额外的劳苦。这一现象使得一些中小学教师以一种矛盾的心态看待研究——知道研究很重要,但依然不喜欢做研究。深究背后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由理论和政策驱动的自上而下的教师研究,往往很难触动教师的内在需求,因而很难深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

  或许正是出于此考虑,最近几年,出现了以“草根研究”为定位、自下而上推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研究的努力。实践证明,这一努力蹚出了一条从实践撬动“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路子,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呈现出勃勃生机。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言:“草根式研究是一种立足于本土和基层、扎根于实践的丰厚土壤,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平民化、大众化特点的研究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以这些努力为基础而出版的一批“教师用书”,与其说是写出来的,毋宁说是做出来的。也正因如此,这些由教师写就的书甫一面世,就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热捧。因此,对这一类型的书籍进行分析,应该能够为“教师作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可能。经过研读后可以发现,这些来自不同出版社的形态各异的书,都不约而同地具有一些特性,比如,这些书的作者往往都是实践工作者(或者以实践为取向的理论工作者),实践经历构筑了著作的底色,从而让更多的教师感同身受;这些书秉承着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实用性强”成为这类书最显著的标签;这些书都特别强调多措并举提升研究者“观念水位”,增强研究的理论品性。这些特性交织在一起,共同讲述了自下而上以草根方式推动教师参与研究这一波澜壮阔的故事。

  让实践经历成为著作的底色,让更多的教师感同身受

  由理论和政策驱动的自上而下的中小学教师研究,往往难以触动教师的内在需求,因而很难深入教师的日常工作。与之相对,“草根研究”则特别强调作者的实践经历,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让更多的教师感同身受,还能够让教师充分领悟研究的意义。

  以《教师如何做“小课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这本书为例。本书作者祝庆东老师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先后主持三届名师工作室。作者基于名师工作室的便利,积累了大量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的鲜活案例。正因为如此,本书特别注意从基层学校教师的兴奋点、困惑点切入,以教师身边的研究案例为素材,帮助教师切实掌握从事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增强做研究的信心和能力。事实表明,小课题的出现,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教师从教育科研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对此,知名教育专家顾泠沅也对小课题研究表示认同:教师“小课题”研究,是教师面临自身工作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学习、实做和反思、改进,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形成个人理论的一种课题研究形式。与这本书不谋而合,《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作者黄建初老师在普教科研第一线指导教师开展研究20多年,担任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0多年。在区县科研线和名师工作室的工作中,作者与一线教师结成研究伙伴,共同开展实践研究,积累了大量案例。本书以案例引出道理,以道理归纳学理,以学理奠定教师的教科研基底。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理论工作者也开始转换视角,从实践的角度通过与一线教师一起行动的方式推动教师做研究。这些书背后也渗透着浓郁的实践经历,触动了教师的内在需求。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主编的“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与通行理论指导实践的做法异趣,作者通过长期扎根实践,力图聚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反复发生的、难以解决的“顽症”。以最近出版的《心灵的转化:参与和跨界中的教师学习》(陈向明、王富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为例,这本书在形式上是中小学教师的论文集,背后体现的却是一线教师通过与理论工作者一起进行跨界学习,进而在日常工作中融入研究思维,形成系统反思的习惯,从而改变心智模式的教师成长图景。陈向明教授坦言:“通过扎根一线的田野研究和跨界合作,我们作为研究者、同行者,可以协助一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育信念,进而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秉承问题解决的价值取向,让研究与教育教学血脉相连

  所谓“草根研究”,就是教师以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问题,重在实践创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成为“草根研究”的通关密码。“草根研究”旺盛蓬勃的生命活力,正源于它跟教学实践的血脉相连。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探索之旅。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问题,而很多问题往往无法用已有的经验从容应对。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言:“今天的教师没有办法不研究,因为处处是挑战,步步有陷阱,到处都是问题。”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教师从事研究,用研究来推进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可以发现,问题解决是这类书的共同价值取向,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教师在面对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时,应秉持研究的态度,以研究的思维去审视、分析、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将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研究。从这个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研究与实践本应相辅相成却出现脱节这一现象,《从零开始,做研究型教师》(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作者刘波老师在书中反复呼吁:“在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有‘一盘棋’思维,不要把教育写作和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割裂开来。”“教师的写作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所言照应了“草根研究”指向问题解决的核心旨趣。只有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行为紧密结合时,教育研究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让工作与研究相互促进。事实上,作者自身的努力就是这一观念的有力注脚。作者在中学工作时,最初研究的着力点就是自己的课堂教学,希望通过研究让自己能站稳讲台,让自己的课能带给学生切切实实的帮助;在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后,他就把如何扮演好教科室主任这一角色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现在,处在区域教科所的位置上,就把推动区域教师专业阅读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与之一脉相承,《了解你的学生——教师如何做学生调查研究》(涂元玲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一书主要探讨教师如何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自己的学生,以此揭示用研究的思维审视日常的工作,可以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一道理。全书结合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如课外阅读、学生注意力问题等对学生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从理论到实践,从开展学生调查研究的前期准备到之后的资料整理,对教师如何开展学生调查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多措并举提升研究者“观念水位”,增强研究的理论品性

  毋庸讳言,教师研究遭诟病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实践、无理论。对中小学教师主动从事的“草根研究”而言,培植教师的研究眼光,加强研究的理论品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牵手研究,是中小学教师的一种选择,对于做出这个选择的教师来说,提升自己的“观念水位”成为绕不过去的问题。通览相关书籍可以发现,自下而上的“草根研究”,往往选择多措并举打通实践与理论对话的通道。

  一方面,阅读成为实现这一诉求的不二之选。大量的专业阅读是研究的基石,是教师提升科研素养的“培根”工程。在这一方面,刘波老师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从2018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开展“每月啃读一本书,用心写就千字文”的“啃读挑战”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啃读挑战”最基本的要求是每月阅读一本书,并撰写千字以上的读后感,此外还有一场智慧碰撞的盛宴,那便是读书分享会——邀请到书本的作者与读者“面对面”,读者代表全程脱稿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作者则在聆听完读者分享后给予点评,并进行专题讲座。事实表明,这样环环相扣的活动安排,逐步培养了教师的阅读习惯,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不少教师在“啃读挑战”年度小结中都提到自己参与这个活动后,切实提高了教育写作水平,再也不怕写论文了。还有不少教师收获了“副产品”,比如在省级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奖,比如写出的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身边的榜样最有感染力,是移动的“广告牌”和“宣传书”,感染和激励了更多的教师走上研究之路。

  另一方面,搭建研究团体让教师结伴而行。“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很多时候,由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教师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成为研究团体的一分子,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抱团取暖,共同攻克研究难题,在“跟团游”中提升自己的研究素养,一起走在教育研究的“共富”道路上。教师可以跟着教研组一起做研究,可以申请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可以加入名师工作室,还可以加入民间研究团队,不一而足。以笔者本人为例,在跨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秉承实践取向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理念,通过与中小学组建“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和教师携起手来边做边改进。这一实践取向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努力让中小学教师在实践“进城”和理论“下乡”之间,成长为真正的研究型教师。这两年,我们也通过著作的形式将研究成果呈现出来。以“中小学研究与改进丛书”为丛书名,《慢慢做教育:一所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行动》和《中城之间:基于办学理念的学校办学探索》相继出版,后续还有系列著作即将面世。

  (作者单位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9-12/xw_7587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