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适逢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等“银发”师者,日前专门通过公共平台写信寄语青年教师,勉励他们立志做未来的“大先生”。
“先生”一词由来已久。《诗·大雅·生民》中提到“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先生”的本义指“先出生的年长者”,并对应“后生”一词;后引申为年长有学问的人,并进一步明确为师者的代称。至于“大先生”,自然是“先生”中的楷模人物。进入新时代,“大先生”被赋予了特别含义,他们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受到全社会无限敬重。
具体而言,“大先生”得有为“后生”鼓掌的胸怀。钱易院士谈及,今年4月,她在南昌参加学术会议,一批青年教师的优秀学术成果令她惊艳不已,感叹“后生可畏”应改为“后生可慰”。这恰恰是“大先生”应有的风范:既要在学问、学术上有高超水准,又要兼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博大胸怀。事实上,唯有一代代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缩小与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实现从追赶、并行到赶超的历史性跨越。
“大先生”还得有甘做“小学生”的虚心。谈及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往往被国人视作上佳境界。《宋史·张方平传》记载“(张方平)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张方平堪称苏轼兄弟的伯乐,他虽年长苏轼三十岁,两人却在数十年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后来,苏轼和弟子“苏门四学士”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堪称佳话。钱易院士则更进一步,建议将“亦师亦友”升级为“亦师亦友亦生”,即如果“后生”青年教师在某些学科领域尤其是前沿研究中掌握了新鲜知识或有重大发现,“先生”未必熟悉,需要反过来向年轻人请教,临时扮演起“学生”的角色。事实确实如此,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是“大先生”也并非永远先知先觉,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青年教师破除对前辈权威的迷信,既保持对“大先生”的尊重与仰望,又能解放思想,开辟新知识、新思想的疆域。
在顾明远教授看来,“教师是知识分子群体,是民族的中坚,教师的风范引领着社会风尚。”今天的青年教师,要有成为明日“大先生”的志气、勇气。其实,每位“大先生”都由曾经的青年教师成长而来,今天的每个青年教师也都有可能将来成长为“大先生”。“大先生”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这条成长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青年教师唯有从上好每一节课、引领好每一个学生出发,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以教育家精神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未来成为“大先生”持续蓄力。唯有如此,当面临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时,才能坐稳“冷板凳”,安心从教,精心从教。
相比于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作的同行,经济较落后地区的青年教师更需要“大先生”的指引。教育等相关政府部门也早就意识到了师承效应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银龄教师计划即是其中代表。从2018年印发的《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到2020年印发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再到2023年印发的《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银龄教师恰似老中医,他们拥有丰富的育人经验、高超的教学技巧、成熟的教育理念,堪称偏远落后地区学校、乡村薄弱校青年教师的指路明灯。《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三年左右时间,银龄教师服务各级各类教育的工作体系基本健全,全国银龄教师队伍总量达12万人左右。为更好发挥银龄教师对乡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持续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主动性,营造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坚定他们成为“大先生”的志愿,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我们期待着:一代代“大先生”牵着后辈青年教师的手,扶上马送一程,让教育的弦歌不辍,履践致远。
(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