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教育科技人才保障

网友投稿  2024-09-19 08:08:08  互联网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基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在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基于实践经验,从现实需要出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在书写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

  思考和研究任何问题,立场和方法、视域和维度都很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辟概括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之一是,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党中央鲜明提出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要求。

  今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敢作善为,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形成合奏,紧扣一个“实”字抓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最大的政治”,是独具特色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方式。“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大局、聚焦党的使命任务目标作出的重要论断,对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何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想清楚、弄明白这一点,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下先手棋,出发点最重要;打主动仗,着力点最重要。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卓越贡献。就重要地位而言,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就重要作用而言,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发展事关全局、影响未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上亿人次;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历史的逻辑、实践的逻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驱动创新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国家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教育、科技、人才是重要先导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根据这一重大战略指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协调推进,将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理论的逻辑、未来的逻辑。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作出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作为落实的举措,《决定》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等等。这些改革举措,旨在实现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在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他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等。这些改革举措,旨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劳有所得向劳有厚得转变。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等等。这些改革举措,旨在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总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基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在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这三者,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举国同心、奋力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教育基础、筑牢强大人才支撑、作出知识创新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9-22/xw_7608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