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00后”教师作为新生代师资力量,正陆续走出大学校园,站上中小学讲台,用他们浓烈的教学热情、新颖的教学观念、创新的教学方式、前沿的教学技术,为教育事业注入全新的活力。这批在“Z世代”成长起来的新手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股新生力量和未来生力军,逐渐成为社会和校园关注的焦点。理解“00后”教师的代际特点和面临的现实挑战,有助于帮助其快速成长并提升教学质量,对更好实现教育系统薪火相传、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从整体上看,富有个性的“00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他们思想开放多元,敢于创新和挑战。“00后”教师成长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年代,互联网跨界结合、创新驱动、知识共享等属性深刻影响并塑造着他们的思维习惯。这使得“00后”教师普遍积累了较为多元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富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善于并行学习和多线程工作,善于运用最新的科学信息与技术产品革新教学方式,乐于独立思考而非简单服从于传统权威。
同时,“00后”教师与学生生理、心理年龄较为接近,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学生的情感需求,通常与学生的关系也较为融洽。“00后”教师同所教学生基本处于网络信息同频状态,普遍熟悉学生的网络术语、文娱活动。他们所具有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有助于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
“00后”教师通常教学热情较高,教育目标感、自主学习积极性与行动力普遍较强,富有教学主动性和实践探索精神,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也比较强。然而,入职的前三年属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求生和发现期”,此时新手教师容易对教育工作情感复杂,既有初为人师的积极热情,也有面对教学工作的无所适从,急切地希望提升教学技能、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
可以预见,“00后”教师将为教育系统带来一系列变化。一方面,“00后”教师有助于加速教育教学方式革新进程。随着人工智能和新兴教学技术的更新迭代,学校育人方式已进入变革阶段,“00后”教师的加盟将加速这一进程,包括使用互联网工具监测与管理学生学习进度,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大规模授课,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课堂教学与教育评价等。特别是随着学生群体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00后”教师的探索将有助于深度变革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00后”教师有助于推动学校改进师资培养与发展体系。“00后”教师具有主动性强、权威意识较弱、对平等性要求和情绪反馈需求高等特点。这迫切需要学校在教师综合化考评、课程任务分配、激励与晋升机制、团队协作等管理体系方面适时作出调整。学校需要在坚持既有师资管理制度的同时,关注青年教师个性化需求与职后专业发展诉求,以充分调动“00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强化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正向激励,进而提升管理效能。
“00后”教师进入教育体系,还有望变革传统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师生关系以及家校关系总体相对独立,教师主要通过家访或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校外生活。目前,随着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这一边界正逐渐淡化。“00后”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互联网应用技能,能及时关注学生情感变化和个性化需求,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互动和联系。这有助于开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校共育的新局面。
虽然“00后”教师能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也要看到,他们面临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变带来的挑战。例如,处理人际关系经验有限、教学能力和抗压能力不足等问题,都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予以破解,这也对学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为更好地促进“00后”教师的成长,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也需要积极变革。一方面是基于“00后”教师的性格特点与行为习惯完善教师管理考核方案。“00后”教师个性更为多元鲜明,自我认同感和自主意识较强,容易对僵化的管理体制和传统工作模式存在抵触情绪。对此,学校可加强对教职人员的性格分析,结合“00后”教师特长和性格特点,适当调整任务分工和沟通模式,从而激发和延续“00后”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其真正发挥所长。
另一方面,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职后培训为“00后”教师提供合理的发展规划。“00后”教师注重个人成长和发展空间,学校可设计丰富多元的教学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提升“00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锻炼其教学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用教育家精神形塑“00后”教师的职业观念。
应当注意的是,在传承师徒结对“传帮带”等优良传统的同时,应尊重并守护“00后”教师的创新精神。有时“00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很难从大学课本里找到答案。“00后”教师与资深的教学名师结为师徒,固然要传承宝贵的教学经验,但也要提高对“00后”教师的容错率和包容度,给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奇思妙想以生长发芽的机会和土壤。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00后”教师作为一股新生力量,深刻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效能。建强教师队伍,需发挥好“00后”教师的优势长处,促使其尽快提高教学本领和育人水平,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