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学习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职业教育方针政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传承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探索营造技艺人才培养新范式,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加强营造技艺类专业集群建设,构建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通过社会调研分析人才链与产业链对应关系、就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等,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以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为支撑,组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涵盖传统建筑与园林设计、营造、维护与管理等领域,以系统论思想对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以“传承古建筑文化 再造匠心人才”为理念,探索“政行校企研共育,多方协同”育人模式,重视与传统营造技艺科学研究与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协同,构建正向互促、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政行校企研协同育人,构建“四进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课程对接职业岗位能力。打破学科体系的组织逻辑框架,转向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开设“中外园林史”“江南古建筑考察”“江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古典园林鉴赏”“江南古建筑考察”“古建筑木作”“古建筑油漆彩绘作”等课程,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面向园林古建职业岗位群的能力培养,以职业活动过程为主导,以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为主体,根据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底层基础、中层侧重、高层互选的“文技并举、三阶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
二是能工巧匠进课堂,校内师资对接行业师傅。邀请东南大学教授和江苏省设计大师朱光亚、盆景大师王永康、苏州香山帮木作非遗传承人顾春华等大师、能工巧匠进课堂授课,将古建园林营造理念、技艺、传承与发展趋势等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古建筑文化素养、职业岗位能力,培育工匠精神,提升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力。对专业教师,实行“师师对接”,即校内教师对接企业具有某种特长的师傅,利用课余或假期深入企业,向师傅虚心请教技艺,共同探讨生产工艺,提高“双师”素质,建立“能工巧匠进校园,师师对接共提高”机制。
三是大师工作室进专业,实训内容对接真实项目。建设王永康盆景技艺、顾春华大木作等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行业大师及其团队的领军作用,将新理念、新技术、新要求融入“古建筑木作”“盆景与艺术插花”等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实训内容对接企业生产一线真实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技能大师引领,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四是平台中心进学校,研发内容对接一线需求。与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苏州市香山帮营造协会、常州市文物保护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共建“江苏省传统营造工程技术中心”,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江苏省低碳建材与城乡生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级科技平台,及时将“申遗背景下焦溪古镇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技艺与可持续传承研究”等系列研究和创新成果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主线路径手段一体设计,构建“定性+定量”增值评价体系
一是确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古建筑文化传承”为评价主线。课程模块体系和评价体系立足“学生成长为中心”,紧紧围绕“古建筑文化传承”使命,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实施“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增值性评价。不单以成果为评价目的,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素养和能力,不仅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效作出终结性评价,更与前序学习的评价结果产生纵向对比,通过多阶段、多数据的量化对比,科学评价学生在学习上的增值成效。同一教学活动评价产生横向比对,挖掘群体中有进步或退步的生源,通过“定性+定量”的横纵交叉评价比对,客观剖析学生的优势点与弱项点,针对学生能力的优劣势因材施教,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增值性评价模型。
三是探索“校企行生社”多元评价路径。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生社会多元评价路径,校内教师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者”身份转变为“过程性评价者”“改进性评价者”,企业导师更多承担“过程性成果评价者”的职责,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力量,通过对学生自评、互评活动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以更多身份和视角对待营造技艺的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是完善“数字+”人才评价手段。完善“数字+”评价手段,量化指标体系,自动跟踪和剖析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现,形成学生“个体数据画像”,为教师因材施教和实施资源配置、教学管理、学校治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章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