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自2005年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始致力于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2013年,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等,对研究性教学开展探索实践;2019年,该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申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山东省和临沂大学首批一流专业重点建设点,2021年,正式获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面向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开展研究性教学,在理论课中改变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模式,建立起“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程中开展分类教学,建立起“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并基于“讨论式课堂+项目式课堂”深入实施教学改革,构建“三位一体”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理念引领,目标统一,优化课程体系
“三位一体”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了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团队、教学形式、学习评价、课程资源6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理念上,“三位一体”是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教学目标上,“三位一体”是指对学生要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在教学团队上,“三位一体”是指学院分别以电子电路、射频技术、信息通信为核心的3个教学团队,共同支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在教学形式上,“三位一体”是指在课堂运行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注重小组交流,师生积极互动;在学习评价上,“三位一体”是指针对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理论考核的综合性能力评价;在课程资源上,“三位一体”是指课程配备丰富的工程案例、稳定的实践平台和对口的网络资源。
首先,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力,以解决问题和产出理念为导向,构建适应研究性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了电子电路、射频技术、信息通信3个核心课程群,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适当压缩理论课程的学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增加研究型、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增加新生研讨课程,着重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增加创新学分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其次,教研团队从知识的学科属性出发,梳理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和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建构课程群统一的知识图谱。在教学案例选取与课堂教学设计中,积极引入学科前沿研究,并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中的育人元素,切实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润物无声地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发展创新能力
“三位一体”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索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的学习过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院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实施项目式或者讨论式课堂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备好课,通过挑选教学案例完成教学设计,同时向学生提供开放性课题,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师生积极互动,学生发现问题并确定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课程案例及网络资源,学生在课下自主研究,教师在随后的课堂上答疑解惑。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进行学习评价,并以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理论考核为依托,推行非标准答案考核。这套评价体系既重视学生理论学习的结果,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全方位评价,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则被纳入重点考核环节。
为充分保证教学效果,学院优化教学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实验室和智慧教室建设,并以院级教学立项的形式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奖励,同时加强“第二课堂”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校企共建共享实践教学资源,营造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学院以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横向课题为依托,建设支撑讨论式课堂的“工程问题库及解决方案”以及支撑实践教学的“工程项目库及实施方案”等教学案例库,持续为研究性教学提供支持。
“三位一体”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利于完善以产出为导向的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对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推进了地方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打造团队,培养教师,教学硕果累累
为了提高教师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匹配度,为项目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奠定基础,学院将课程与教师按学科属性划分为电子电路、射频技术、信息通信3个核心课程群,打造了3支研究性教学团队,形成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其中,电子电路教学团队负责电路与系统学科的项目案例整理和编排,射频技术教学团队负责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项目案例整理和编排,信息通信教学团队负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项目案例整理和编排。
为了重塑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帮助教师主动适应研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给予学生指导,以及提高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能力,学院开展师资队伍进阶培训。首先,针对新任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培训。其次,针对骨干教师,强化问题导向式和教研融合式教学培训。最后,针对种子教师,以各类科研课题为依托,加强项目式实践教学方法的培训。
经过持续1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以教学团队为依托,电子信息类专业先后获得全国教学案例竞赛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比赛奖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立项12项;建成了省级、校级一流课程9门,校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2门等;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屡荣获大奖,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临沂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持续完善和创新该专业核心课程“三位一体”研究性教学模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栋梁之材。
(本文系山东省2022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的‘三位一体’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M2022228]阶段性成果)
(韩荣苍 孙如英 王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