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坚持以课堂教学、教育平台、实践活动为载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起“三基三段三计划”教育体系,探索出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路径。
“三基”强化:夯实教育基础
打牢基础知识。纳入思政工作体系,优化制度机制,建立学校地方齐抓共管、师生社会全面参与的教育共同体;吸纳地方部门场馆负责人、文化专家、非遗传承人等,打造近百人的多元师资队伍;发挥理论学习体系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党委中心组、教职工和学生等五个层级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建立考评体系,将二级单位开展教育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学生参与活动纳入第二课堂积分。融入课堂教学,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新生入学教育开设专题教育讲座,大一学生必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主干课程,大二、大三学生选修“民族音乐”等68门民族类课程;用好思政课堂主阵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面融入教育内容。优化网络教育,设立网络思政专项经费,师生共同创作发布网络教育作品,“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党史故事100讲”等入选省优秀课程;校园网设“非遗”专栏,“三微一端”定期推送“绵阳红色故事100讲”等原创教育资源;开展“线上进场馆”,师生线上研讨互动百余场;用好公共网络教育资源,与国家教育部门思政网共建抗震救灾精神学习专栏。
提升基本认知。打造特色平台,“右木讲坛”讲述地域红色文化、“民间杂货铺”展示非遗文化魅力、“太白讲坛”专注地域文化精髓;以特色平台为载体,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推广普通话”行动覆盖师生和少数民族群众,筑牢强国语言根基。建立实践基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潼川豆豉实践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基地,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建立古建筑保护、园林规划实践基地等,专业实践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体推进。重视结对帮扶,开展“结对子”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延伸帮扶学生家庭和家乡,9年帮扶学生1200余名,增强了教育实效。
夯实基本理论。开展民族工作研究,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开展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立项科研项目40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各类获奖50余项;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研究,十余份建议报告获肯定采纳,学校“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三三’模式”入选全省首批统战工作品牌。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利用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聚焦民族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领域,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深化与地方政府部门开展文化战略合作,形成调研报告、案例等成果,荣获“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称号。
“三段”深化:拓展教育深度
校园文化增强感知。打造文化景观,建成“两弹一星”精神纪念园、李白文化园等精品校园文化景观和民俗博物馆、李白文化研习室等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创办品牌活动,策划开展“红色文化周”“非遗传承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周”系列品牌活动,年均举办活动30余场。建优“一院一品”,支持各学院根据实际加强文化建设,形成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传统音乐舞蹈、文学与历史学院古诗词吟诵、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传统藏药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院系文化品牌。
场馆教育强化体验。开展馆校协同育人,与地方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场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七类教育基地30余个;每年举办场馆教育活动超百场,师生赴场馆研学达5000人,场馆进校宣讲巡展十余场,接待群众来校参观研学200次。实施“双走进”“双研究”,成立场馆教育研究中心,实现馆校共研共育、研教相长,12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批示,193项成果社科评选获奖。
社会教育促进“自觉”。狠抓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文化场馆,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功案例开展现场教学,不断提升思政课鲜活度。与地方宣传部门、统战部门合作,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涪江流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古树名木保护”“古村落保护”等主题调研,完成调研报告近20篇,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共建教育基地十余个。开展主题宣教,深入地方中小学开展主题宣讲近50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师资“国培”“省培”培训内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七进”活动,宣讲百余场,发放宣传资料近2000册。
“三计划”优化:增强教育认同
实施“育种”计划。坚持做强师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科教学论,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班,遴选优秀师范生近200人,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和志愿者,辐射全体学生。做实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发挥学校“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平台”牵头单位作用,打造一体化育人协同圈,定期开展专题研修、集体备课和主题实践,近三年培训教师两万人。与大中小学联合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助推地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开展“研习”计划。丰富内容,利用教学科研平台,聚焦非遗文化、传统村落文化等文化元素,开展有组织研习活动。拓展方式,设计多元研习方式:新生研习计划,入学教育开展场馆研学;社团研习计划,羌笛社、藏舞社、汉服社等社团活动深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体验;见习“工作坊”,与文化传承人、文化基地合作设立“工作坊”,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研习活动。注重实效,学生搜集文物千余件,传习非遗项目十余个,定期举办研习成果展示会,总结分享经验做法。引导学生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占比达15%。
落实“志愿服务”计划。开展“三下乡”,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三下乡”、慰问演出等近20场;实践团队在民族地区“走亲访友”,增进情感交流;学生走进民族地区家庭,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乡村振兴,“青春绵师”“红色溯源”等学生实践团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社会调查、乡村规划及产业发展咨询等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选派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足迹”“红途”等团队荣获国家教育部门、团中央表彰。开展顶岗支教,与民族地区建立教育帮扶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连续13年选派优秀师范类学生开展顶岗支教,参与学生6300余人,有效缓解民族地区师资匮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禹露 高梧 陈桂权 付鹏飞 聂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