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文化赋能 夯实“大思政课”力量根基

网友投稿  2024-09-27 08:08:08  互联网

  文化具有凝聚价值共识、规范道德行为、涵养家国情怀的功能,在渗透性、广泛性、持久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桂林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在建设“大课堂”、建好“大资源”、建强“大师资”、建立“大格局”中,始终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底蕴、以革命文化擦亮底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发展方向。

  汲取文化力量,建设“大课堂”,拓宽教育领域

  学校重视一体化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自然观、社会观、天下观等,把地方红色文化、校史文化以及科学家精神、“桂工精神”等精神要素引入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广西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入选首批广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单位,4门思政课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打造了以“湘江战役主题系列‘大思政课’”为代表的一批“金课”,入选国家文物部门、教育部门认定的“大思政课”优质课程。结合优势学科和自身实际,重点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形成了“必修课+文化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坚持凝练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原创推出“精神的丰碑”等沉浸式主题思政课,打造特色品牌——“每朵花都会盛开”中华美育精神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可视化、可感化、意象化的艺术表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7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02门,营造了“课程门门有文化,教师人人讲文化”的良好氛围。

  加强文化实践,建好“大资源”,搭建育人舞台

  学校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大思政课”资源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一是用好校内文化资源。牵头组织建成广西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推动校内“两轴五苑”“十园多点”项目落地,集成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政基地,重点聚焦校史文化、党史文化、廉政文化等探索协同育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成“桂南骆越文化民俗博物馆”,创建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体育社团,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覆盖全体学生,培育“与信仰对话”等300余项精品思政活动,学校荣获“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二是拓展校外文化实践工程。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亲身体验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将一线的生动实践融入“大思政课”教学,文化实践工程成功入选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特色品牌。

  提高文化素养,建强“大师资”,提升教育水平

  学校着重强化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精心培育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大先生”,以此提升“大思政课”教学的品质和层次。一是选优建强教师队伍。学校重视“大思政课”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为思政课教师引进工作开辟“绿色通道”,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打通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壁垒,实现统一聘用、统一调配、统一考核。二是完善培训体系。学校完善分层分类的教师文化教育培训机制,近两年共组织4300多人次教师参与新进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研修、集体备课教研等活动。三是强化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大练兵”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创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培育出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育人典型。

  筑牢文化基石,建立“大格局”,完善工作体系

  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实施“美育+”质量提升行动,将“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安排和意识形态工作计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桂工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将文化育人纳入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打造美育、劳动教育方案升级版,以“五育”并举促成效,建立健全“大思政课”教学内容和质量监督等制度,凝聚起全校建好“大思政课”的强大合力。学校获评自治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11个学院获评自治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刘辉 蒋晓俊)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10-07/xw_7638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