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是高层次的讲活,是建立在讲深、讲透基础上的讲活,是一种更高的教学境界,是一种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活,是蕴含着深刻而透彻的学理的讲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教学时,明确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并进一步要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些论述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需要加以理论阐释。
所谓讲活,顾名思义,就是把道理讲得生动鲜活,令人爱听而入心。它的反面是把道理讲得刻板而枯燥,令人昏昏欲睡,甚至产生反感。可能有人会轻视这一点,认为讲活只是锦上添花,不如讲深、讲透那样重要。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能否讲活直接关系到听课效果,如果不注重讲活,甚至把道理“讲死”,那么教学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就好比有的人不会聊天,一句话把“天”聊“死”。因此,把道理“讲活”十分重要。
从理论上讲,讲活有两种。一种是低层次的,一种是高层次的。前者是现象层面的讲活,有的教师讲课十分生动,就像说相声一样热闹,学生很爱听,但这种层次的讲活,如果在理论上不深不透,热闹过后也就留不下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是高层次的讲活,是建立在讲深、讲透基础上的讲活,是一种更高的教学境界,是一种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活,是蕴含着深刻而透彻的学理的讲活。显然,这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一种很高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把道理讲活呢?
教师自己先要兴奋起来。教师是讲道理的主体,其自身状态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讲课的状态。进入课堂的时候,自己先要进入积极而兴奋的工作状态。只有这样,才具备把道理讲活的主体条件。如果教师自己不在状态,甚至心情沉闷,面无表情,或者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那就不能调动起自己的教学能量,也就很难把道理讲活。这样的状态不是真正用心教学,只是例行公事,敷衍塞责。当然,由于思政课教师工作量大,重复课堂多,在多次重复性讲授时,容易失去兴奋感,这是由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的,但对教学效果可能是致命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振作,用心讲好每一堂课,保持自己的教学兴奋状态。
要把讲道理的氛围活跃起来。讲道理有一个场合和氛围的问题,用艺术演出来打比方,就好比是“暖场子”。只有把场子烘得暖暖和和,后续的演出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讲课,也是如此。从学生出勤率来说,要尽可能齐,因为只有学生多,才能形成比较热烈的氛围。学生就座要相对集中,如果稀稀拉拉,过于分散,也不易形成相互感染的共鸣。当然,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的状态,当教师自己兴奋起来的时候,就易于活跃课程氛围,为讲活道理暖好场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沟通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果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就不易带动学生的情绪。
要把道理的生命力讲出来。思政课的道理来自活生生的人类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实践,是世界、社会和人生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本身是有生命力的。只要能把道理的生命力讲出来,把理论的魅力讲出来,这样的道理就是活的。一是要把理论的逻辑生命讲出来,完整而活泼地呈现出理论自身的诸环节,形成逻辑的完整性,体现理论逻辑的有机性;二是要把理论的现实生命讲出来,用理论联系最新的实际,体现科学理论对当今世界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强大解释力和引领力;三是把理论的精、气、神讲出来,理论也有精神气质,这是理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生命力的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品格,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精神气质,具有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和阳刚之气,思政课要把这样的理论气质讲出来。
要以鲜活的材料来辅助讲道理。理论不是纯抽象的东西,讲授理论不是纯粹逻辑推演的过程,而是要以丰富的素材作为支撑,既作为学理论证的支撑,也作为理论讲授的辅助。鲜活的材料总是来自社会生活实际的,而社会生活有历史与现实之分,因而既可以来自历史,也可以来自现实。人类历史无比丰富,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具有极为丰富而生动的历史材料。提取并运用好生动的历史材料,是把课讲活的重要方面。同时,大量的鲜活素材是来自现实生活的,与人们当下的生活和感受密切相关,要注重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提取鲜活素材,作为讲活思政课的有力支撑。
要灵活选取不同方式方法来讲道理。讲道理是一个原则和理念,不能把讲道理等同于简单说教的教学方式。谁也没有规定讲道理只能以说教的单一方式进行,而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方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选取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讲道理。比如,既可以直接地讲,也可以间接地讲;既可以结合经典著作的学习讲,也可以联系当下的实际讲;既可以用严密的理论逻辑讲,也可以举例说明或用案例方式讲;既可以从正面讲,也可以从反面和侧面讲;既可以讲大道理,也可以讲中道理和小道理;等等。
要运用通俗而风趣的语言来讲道理。讲活道理也有一个语言运用问题,而且是其最直接最感性的体现。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要通俗,并在此基础上体现语言的活力。如果语言晦涩难懂,道理就很难讲得生动鲜活。语言要口语化,而不能书面化。学科语言、教材语言和科研论文都是书面语,要向课堂教学内容转化,就必须将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才能形成活跃的气氛,带给人充满智慧的满足。教学语言最好风趣幽默一点,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接受思政课的道理。尽管并不是每个教师都有幽默的性格和风格,但在授课过程中适度放松和超脱一点,体现一种精神和语言的自由气息,对于把道理讲活是有益处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