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流通专业群在原有“双主体”育人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路径,强化学生的数智操作与运营能力,吸引优质本科院校和对口头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探索“数字赋能、三元育人”,构建专业群“校校企”“三元协同”育人、学生社团与专业建设高度融合、与校友紧密合作共建多赢生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构建多层次、数智化课程体系
学历与技能兼顾,构建“专业+智慧”课程框架。将专业课程与企业数智化要求有机融合。根据合作企业岗位工作的数智化要求,调整部分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开设,新开业务与数智技术融合的课程。为满足部分学生提升学历的需求,专业群将本科课程与高职课程有机融合,调整了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置,将自考本科的课程融入专业选修课,为专本衔接的学生提供本科课程选修模块。
课程与平台对接,建设“课程+智慧”教学资源。首先,建设“课程+智慧”个性多元教材。专业群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一批基于智慧流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高质量课程,采用“纸质书本+数字资源”新形态一体化形式,坚持新技术与内容结合、新模式与文化结合,建设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多元立体、岗学对接的高水平教材。其次,融通“线上+线下”多维教学资源。以“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统筹教学资源建设,依托三维虚拟实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智慧平台,建设教学环节全程可控、教学过程多维联动、教学内容全域共享、教学数据全链可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再其次,打造“一课一书一空间”教学资源生态。将新技术与线下教学资源、网课资源有效融通,将流通产业新变化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新要素,将传统岗位场景转化为智慧化应用场景,将学生线下学习和实训过程实时转化为线上共享资源,形成“专业—课程—教学”三层次递进、立体多维的数智教学资源体系。
共建复合型、互嵌式“双师”团队
建设教师工作站提升教师能力。专业群依托企业建设教师工作站,从合作企业中挑选数字化程度高的部门或门店,作为校企师资对接的载体,双方师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挂实职锻炼,教师带课题进企业,与企业员工共研实际业务、共育科研成果。校企师资团队定期对接沟通,专业团队教师每年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课程对接,了解业务一线的运营作业变化,据此及时调整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法,并共同指导学生校外实践,组建复合型、互嵌式“双师”团队。
协助校外兼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了确保校外兼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专业群探索了校外教师助教模式。一方面,由专业负责人指定校内对接教师担任校外兼课教师的助教,帮助确定课程标准、进行学情分析、完善教学设计、做好前期对接,减轻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形成规范教学模式,降低由于兼课教师变动带来的影响,针对其教授的课程,双方教师共同确定课程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规范,形成相对固定模式。即使兼职教师有变动,教学效果也能有保证。
专业群还积极利用校友资源丰富“双师”团队,挑选优秀校友担任企业兼职教师。根据优秀校友的专业特长,引导他们担任相应课程的兼职教师,可以教授专业课程中的几个模块,也可以担任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校友教学责任心强,对学生指导针对性强,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创设层进型、交替式培养路径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专业群根据层进原则设置了专业课程。其一,按课程类型层进开设。针对学生进校的基础和其毕业时应达到的目标,按“通识课程—专业群基础课—专业群共享课—专业核心课—顶岗实习课”的顺序设置课程,基础课与核心课、实习课等互有逻辑关联,先易后难;按“操作技能—业务运营—基层管理”的逻辑教学,指导学生既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熟练业务运营,还能达到基层管理的素质要求。其二,按课程难度层进开设。不同的专业课难易有别,先开设适合一线岗位的较容易的专业基础课,再开设对应基层管理岗位的课程,并按照“技能—运营—管理”的逻辑顺序实施教学。
采用“五阶层进”模式组织学生的实践学习,提高实践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之外,专业群安排了形式丰富、内容实在的实践学习活动,构建了“认知实训—专业实训—千时计划—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五阶层进”的实践学习模式。比如,将企业认知实训开设在第一学期,结合企业的短期促销活动,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体验;将专业实训主要设置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结合专业课程的拓展内容,与企业合作利用校内实训室、校企合作门店开展实训教学;学生的跟岗实习被安排在第五学期,结合校企产教融合活动的开展,校内教师以送课入企、线上指导等方式,企业导师以线下带教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技能操作和业务运营能力;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成长,校内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等。
在实现层进型实践学习的同时,专业群还坚持理论与实践学习交替进行。一是在校内学习阶段,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交替安排。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教学探究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理实一体,逐步固化阶段性学习成果。二是学生校外实践和校内学习交替进行。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合作企业兼职,借助在企业的实践辅助课程学习,及时收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人际沟通、业务处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案例,在课堂上讨论分享,巩固提升社会实践效果。三是实习阶段校企导师交替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除了企业带教导师的业务指导,校内教师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实习时的困惑。
“三元”育人模式帮助学生在获得高职和自考本科“双学历”的同时,熟练掌握专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运营知识,优先进入业内头部企业就业,有助于满足高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花永剑 朱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