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百年师范教育优势,依托四川省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团队建设、四川省小学教育专业示范建设、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乡村小学教师职前职后贯通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等项目,直面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短板,精细谋划、精准施策、精心育人,开展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历经近20年,学校秉承“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人才观和立体贯通培养的路径观,创新构建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体系、平台体系、教学体系,形成“目标衔接、资源统整、教学聚力”的时间、空间、主体三维立体式“衔接·统整·聚力”贯通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新时代乡村小学教师,为乡村振兴释放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应局
直面问题 梳理清单
1927年,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眉山国民师范学校创办,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面向农村培养具有深厚师德修养、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乡村教师。2002年,与眉山农业学校合并组建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发展方向带给学校新的发展机遇,更为学校日后开展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学校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指向不明、衔接不够,培养平台架构不通、协同不足,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支撑不足,教学体系路径单一、实施聚力不够等问题,着力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路径,使学校发展和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焕发出勃勃生机。
破局
精准施策 精心育人
学校找准解决问题的支点和突破口,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精准施策,以贯通培养理念,着眼乡村小学教师职前职后发展,一体化设计乡村小学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确立了“三爱三能”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体系,搭建了“三共三联”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平台体系,构建了“三修三双”教学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间、空间、主体三维立体式的“衔接·统整·聚力”贯通培养体系,破解了一个个难题,打造了一个个亮点。
——确立“三爱三能”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实现梯级目标衔接,破解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指向不明、衔接不够的问题。
依据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聚焦乡村小学教师核心素养,贯通设计职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要求、职后5年发展目标,确立“三爱三能”目标,为乡村小学教师培养量身画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
以德为先,“三爱”导向。细化师德规范,凸显“爱教育、爱学生、爱乡土”的“三爱”教育情怀,渗透培养全过程,对接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的要求。“三爱”目标具体指爱教育、爱学生、爱乡土,共有12项细化指标。
以能为基,“三能”并重。培养目标依据乡村小学教师成长规律,结合乡村发展和乡村小学教育的独特需求,突出教学、育人、发展三种关键能力,包含12项具体要求,其中“知识扎实、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资源开发、班级管理、心理辅导、沟通合作、学校管理”对应“教得好”的乡村教师培养要求;“乡村适应、乡村建设、教育研究、终身学习”对应“有发展”的乡村教师培养要求,即能深入乡村“适应一方文化、实施一套教育、参与一些建设,实现一生发展”。
——搭建“三共三联”乡村教师“孵化园”平台,实现三方资源统整,破解培养平台架构不通、协同不足的问题。
搭建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院校、小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先后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近50所小学建立乡村小学教师发展“孵化园”5个,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研习”机会,对毕业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为乡村教师职前职后贯通培养提供保障。
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孵化园”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筹、院校协同,实施“基地共建、人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院校与地方小学共同建设“乡村小学教师发展孵化园”基地学校,共同服务师范生与乡村小学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共享教育资源,打造大学小学双向嵌入的教师发展平台。
构建联通、联动、联合的保障机制。依托“孵化园”平台,打破时空界限,打造空间联通、人员联动、资源联合的保障机制。以优质小学为基地校,辐射乡村小学,立足乡村文化与发展共同研发教学资源,大学小学双向嵌入、共融共进、协同育人。
院校教师与乡村小学教师双向挂职、兼职。小学教师深入院校论坛、课堂进修学习,提升理论水平,任教挂职,开展研究;院校教师通过名师工作室、挂职锻炼等方式“下到”小学现场,深入开展协同教研活动。院校教师进行理论指引,小学名师进行实践指导,学岗结合、理实一体,共同为乡村小学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专业支持、专业关怀,促进他们情智共生、进阶发展。
——构建“三修三双”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外教学聚力,破解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支撑不足,教学体系路径单一、实施聚力不够的问题。
全科架构,开放设计,建“三修”专业课程。深入乡村,广泛调研,对乡村小学教师岗位要求进行分析,以岗定学,构建“通修—专修—拓修”的“三修”课程体系。构建起包括通修、专修、拓修3个层级,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5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支撑“两主+两辅”的“全科”乡村教师培养。开发6门乡村教育支撑课程,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编写优质教材8部,建成乡村小学教师开放资源库。
课堂革命,打造能力本位课堂。基于“三教”改革,实施系列教学改革行动。实施“一师两课”“一师两赛”“一师两做”“一师两联”“一师两查”系列教改行动,促进教师转观念、改教法、改教材,强化学岗对接能力培养。实施“一师两课”课改行动,即专业每名教师做好一门课程整体设计、展示一堂教改公开课。对接乡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与岗位需求,明确课程承载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整体设计,操练教学设计能力。实施“一师两赛”教赛行动,即专业每名教师以主讲人身份参加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一体化教学能力比赛。重在学习培训、研讨交流、互学互助、抱团进步,并以赛检测改革成效。实施“一师两做”教研行动,即专业每名教师须主持或参与一个课程建设项目、一个教研课题,提升专业教师教科研水平。实施“一师两联”实践行动,即专业每名教师联系一所小学及该小学的一个学科组,了解小学教育发展动态及小学教师岗位要求,参与小学教学研训,提升“双师”水平。实施“一师两查”诊改行动,即通过推门听课开展课堂讲授纪律及教学设计、实施督查,实现教改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改革常态化,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三段实习,创“三双”实践教学。实施“双师、双班、双课”互通的“三双”实践教学,大学小学“双班”对口,大学小学“双师”携手,大学小学课堂“双课”互通。跨身份,大学小学“双师”携手,厚植乡村教师专业理想情怀。以大学理论教师和小学实践导师“双导师”团队培养乡村教师。跨区域,大学小学“双班”联动,搭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支架。小学教育专业班级从大一开始与小学班级“班对班”结对开展活动。跨任务,大学小学“双课”互通,避免乡村教师培养理实脱节。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活动,大学小学师生同堂上课,小学生学知识,大学生学技能,小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大学教师提升“双师”素质,实现跨任务的“双课”互通。
“三修三双”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了凸显乡村教育元素的课程体系,打造了支撑乡村教师培养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实施“双师、双班、双课”互通的“三双”实践教学路径,强化师范生岗位实践能力,校内校外聚力实施人才培养。
纵览创新建构的“衔接·统整·聚力”贯通培养体系,既有“大刀阔斧”的大气象,又有“拈针绣花”的细功夫,目标体系、平台体系、教学体系的构建如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三个环节,节节发力、节节作为、节节精彩,三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不仅实现了乡村小学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目标衔接、“三位一体”资源统整和校内校外教学实施聚力,更充分体现了师范教育的底色,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成为可复制、可应用的有针对性的乡村教师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具有独创性和开创性。
解题
特色鲜明 成效喜人
随着“衔接·统整·聚力”的乡村小学教师立体式贯通培养体系的持续深入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取得喜人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近三年,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取率均达92%以上。近5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省级以上奖项76项,其中一等奖16项,小学数学团队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就业率达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6.85%,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4%。
近5年,学校培养了2000余名毕业生,其中有600余名“三州”地区教师,毕业生80%服务乡村教育,学生入职5年后90%成为乡村教育骨干,服务乡村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以“孵化园”为平台,培养培训大批乡村教师;与凉山甘洛县签订《小学教育帮扶协议》,为甘洛、甘孜等地培养小学教师500余名;为“三州”地区教育“造血”,组建甘洛、金阳以及眉山周边乡村支教班,输送528名学生到乡村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在眉山市、甘洛县、峨边县举办校(园)长培训、民族地区“菜单式”师资培训、家长培训80余场,参培人数超过2.3万,全力助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衔接·统整·聚力”的乡村小学教师立体式贯通培养体系成果被省内十余所同类院校借鉴运用于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绵阳、德阳、乐山、阿坝州等多地的教育体育部门及高职院校借鉴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乡村教师培养经验,省外多地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和校长前往乡村小学教师发展“孵化园”学习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该成果在阶段性研究过程中,出版著作12部,公开发表论文23篇,获得专利2项、软著1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5项。2017年,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建成省级示范性专业。2021年,学院以小学教育专业群为基础,成功申报“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令人欣喜的成绩背后,是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对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不懈探索与成功实践。未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将立足本地,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谋划推进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张雪艳 王其红 徐井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