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锦城教师倾心育人,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②覆盖全校学生的“大学生创业方案设计大赛”
③锦城教师带领学生做应用型科研
④陈世卿院士代表学校参加“四川省第十批院士(专家)工作站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21世纪的大学要实现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传统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单向度模式”,走向“更多元、重交互”的“多维度模式”。成都锦城学院创新教学、教赛、教研、教技的“四个相长”,特别重视教与学,教学与竞赛、科研、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赋能,打开了师生增值共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境界。
教学相长 建立“同频共振共鸣”的新型师生关系
梅贻琦先生曾批判过“奏技者与看客”一般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教学绝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观光客”,而是师生间一种心心相印的互动。
锦城学院党委书记、创校校长邹广严教授提出:物理学里有一个“共振现象”,教育学中也应当有一个“共鸣理论”,即当教师的教育频率和学生的学习频率一致时,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就形成“同频共振共鸣”,而此时,无论是“教”或“学”,效果都是更好的。这种“同频共振共鸣”的新型师生关系,正是锦城学院对“教学相长”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怎样才能让“教”与“学”相互促进,“师”与“生”共振共鸣?锦城学院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办法——
“高阶教学”与“深度学习”相向而行
陶行知先生有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锦城学院特别强调教师“高阶教学”与学生“深度学习”匹配、同步。教师用“有趣、有效、有情感温度”的“高阶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进入“好知、乐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习得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锦城学院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造每一次“交互”的可能。比如,主讲“财务共享应用实践”的吴媚老师在设计课程时,首先聚焦“学情分析”,摸清“交互对象”,解决一个“学生在哪里”的问题,再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起点,充分照顾重点、难点,以摆脱“被动单向”,激发教与学的共鸣;“教学相长”还要求教学活动要留有思辨、讨论甚至质疑的空间,主讲“市场营销”课程的杨泽明老师就有一套“师生共创”的办法,他设置若干“议题”,发起头脑风暴,在发言、讨论、争辩的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照亮学生,学生也彼此照亮甚至照亮老师,杨泽明说:“许多学生的想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正是“一灯引千灯,灯灯辉映”。
“八大教学法”与“十种学习法”相辅相成
面向教师,学校推行“教师八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问题导向法、模拟仿真法、以赛促学法、数字平台法、头脑风暴法、翻转课堂法。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如同一根魔杖,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唤醒”和“激发”的状态。
面向学生,学校倡导“学生十种学习法”——预习设问法、系统认知法、参与互动法、合作学习法、温故知新法、学思结合法、学用结合法、循序渐进法、专注学习法、举一反三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目的是提升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力”。
教学法与学习法的相辅相成,让“以教师为主导的生动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协调、同步起来,形成了教与学的合力,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让学生更加受益。
“教学反馈率”与“学生满意度”相得益彰
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学环节中公认的难点。锦城学院不仅创新了“教师、督导、同行、学生、管理者”的“五方评价机制”,更重要的是,在“教师评学生”和“学生评教师”方面,走出了一条“以互动评价推动教学、师生相长”的新路子。
学校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要求所有教师第一时间对所有学生做到教学反馈,包括师生面对面交流、在线学习反馈、作业反馈等,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做好学习过程管理;同样在不同的学情阶段,学生要对教师进行“学生满意度”打分,既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也涵盖学习收获和对教师的教学建议等。最近一个学期,学校“学生满意度”优良率(85分及以上)达到91.04%。及时的教学反馈和评价交互,让教与学的双方处在一种持续的“你来我往”互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相长”。
良师若灯,益友如兰;课内相长,课外相成
锦城学院坚持“课堂大于天”,教师精心做好课程与课堂设计,创设了一个健康、丰满、快乐而有收获的课堂,一个师生双赢、教学相长的课堂。
课外同样是育人的阵地。在锦城图书馆,每周末都会举办“周末有阅”读书沙龙,每期邀请几位知名教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读书会,引导学生阅读求知、互学共进。该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场都会吸引3000人以上的师生参与其中。
夜幕降临,锦城校园的实验室、教学楼、办公室依然灯火点点,那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项目、搞科研、备竞赛;锦城的广场、操场上,礼堂、工作坊里,辅导员们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非认知能力培育活动;在锦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生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课内相长,课外相成,这正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写照。
教赛相长 从“为奖而赛”到“为学而赛、为教而赛”
在传统的竞赛观念中,少数“种子选手”的得奖胜出就是竞赛的核心意义。而在锦城学院,参赛获奖只是竞赛之路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将竞赛作为一种“项目化的高阶教学”,驱动更多的学生创造性地深度学习。
竞赛——通往高阶教学、深度学习的“极好形式”
从“教”的角度来说,竞赛是一种“项目化的高阶教学”。“高”在何处?第一,在知识目标上,竞赛有助于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拓宽知识面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二,在思维目标上,竞赛项目因其综合性、挑战性、创造性等特征,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批判等高阶思维;第三,在能力目标上,大学竞赛往往都是“真题真做”,能有效锻炼学生多方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从“学”的角度来说,竞赛则是一个“创造性的深度学习”过程。因为竞赛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内驱力。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手脑并用、学习、理解、整合、内化、构建、联想、比较、创造、输出的过程——具有典型的“深度学习”的特征。
同时,竞赛在提高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密切师生联系、提振信心等方面也有着独特作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非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指导竞赛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但付出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付出了情感劳动,他们对学生的陪伴、教导、点拨、鼓励,让学生更加“亲其师,信其道”;而学生战胜对手、捧起奖杯的一刻,脸上写满自豪、内心充满自信,更加“爱其校、乐其学”。
以赛促学,学赛结合;以赛促教,教赛相长
“既然竞赛的好处如此之多,那就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学校校长王亚利介绍,除“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搞得风生水起外,学科竞赛也是如火如荼,总量高达177项,包括全国性赛事43项、地方性赛事134项。“每个专业平均都有几项赛事,比如建筑土木类专业,有‘六赛七设计’,平台很宽广。”
将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结合起来、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以赛促学,学赛结合;以赛促教,教赛相长”正成为锦城学院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近年来,学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3项全国总决赛铜奖、9项四川省金奖,学校组织工作连续7年获得四川省“优秀组织奖”。这背后是学校自2006年起就将创业教育纳入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一年一度的校内“创业方案设计大赛”也是“标配环节”。坚持16年的“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不仅让锦城学子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更把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截至目前,锦城校友的创业率超过3%,已产生1600多名创业校友,创立了1800多家校友企业,为社会提供了近3万个就业岗位,他们从就业岗位的竞争者变为了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177项学科竞赛则有着鲜明的“课赛结合”的风格。例如:工商学院把竞赛和课程对应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比赛,多次捧得全省、全国一等奖;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实用设计类专业教师,把组织学生参加工业设计大赛、数字艺术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等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学院则将一些竞赛题目改造成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学校还提倡师生对竞赛项目、作品实行“三反”:一是反馈讨论,听取教师和同伴的意见;二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三是反思总结,回头看,再提高。这样,竞赛的“另一半”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水平都得以提高。
竞赛推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增值
学校的一项内部研究报告显示:超过95%的学生反馈,通过竞赛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竞赛表现与学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竞赛表现优异与考研、留学和职场初薪水平等因素存在较强的正相关。
通过指导竞赛,教师也获得了成长。工商学院的杨安,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创青春”等大赛中斩获2个国家铜奖、4个省赛金奖。“高徒成就名师”——凭借在“创新+创造+创意+创业”教育领域的亮眼成绩,他获得“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称号并晋升为教授。
亮眼的竞赛成绩还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前不久,《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发布,1197所本科院校进入统计榜单,锦城学院以突飞猛进之势,排名全国372位,进入全国前三分之一的行列。在2022年软科排名中,锦城学院位列民办高校全国第五。
教研相长 有育人意识的科研,有科研支撑的育人
为了破解高校教学、科研“两张皮”的尴尬局面,锦城学院提出“学校没有脱离人才培养的活动”,教学与科研应当互相促进,彼此滋养,落脚在育人;同时,学校提倡“把科研当工作做,把工作当科研做”,用科研的精神、思维和方法,来支撑教学和育人的高质量。
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
雅斯贝尔斯曾说:“按照我们的大学理想,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
虽然定位于办一流应用型大学,但锦城学院非常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邹广严认为:“研究型大学有应用,应用型大学有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学术,应该包括发现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育人的学术。”
科研和教学的协调是锦城教师的一大特质。博士生导师、电子学院的陶德元教授是电子领域的专家,曾承担神舟飞船电子仪器的研制任务,这样一位老专家总能把高深难懂的知识点讲解得“富有色彩和生气”;文传学院的王晓燕教授,博士后出站后,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国家教育部门课题研究,目前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2部,学生评价她的课“有启人心智的质感”;艺术学院的邱光平是知名油画家,他在教学中与学生分享“独家体会”,学生们都说“名家的点拨书本上学不来!”……在锦城学院,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仅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和进入四川省本科高校教指委以及其他各类专家库的专家就多达40余人。
应用型科研: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科研一体
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800多家友好企业的合作,为锦城学院的应用型科研提供了广泛的空间。立足学科、专业、人才、科技、组织等优势,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学校应用型科研的切入点。而“学生进科研”担任项目“助研”,则是一种普遍的安排。
在车流如织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工商学院的教师带领学生赴企业座谈、到现场考察,共同完成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在烟波浩渺的紫坪铺水库,电子学院师生操控着加强型无人机,进行远程智慧巡检;在层林尽染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艺术学院师生反复优化选景和拍摄细节,为黑水县制作动人的旅游宣传片……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完成。这个过程正如梅贻琦先生所倡导的“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一样,通过在实操项目中的濡染观摩和亲身实践体悟,学生学会了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眼光和思维来求知问道,教师则达成了育人和科研的“双目标”。
育人和教学的学术:为一流的人才培养赋能
仅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不足以成为最优秀的教师,因为教育教学本身也是一门深刻而实用的学问。这门学问在锦城学院是一门“显学”。在锦城,研究办学之道、育人之道、教学之道蔚然成风,学校每年常规性地举办教育发展论坛、教育教学工作会、改革发展研讨会、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教师们都很热衷于研究教育发展、人才成长、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脑科学、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其目的就是为一流的人才培养赋能。
实际上,学校在育人和教学的学术上确实颇有创建。从建校之初,打破常规、旗帜鲜明地定位于办应用型大学,到逐渐形成清晰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教育学长板原理”的创新到“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培育并重”理念的飞跃;从“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的壮举到“专业设置逆向革命”的创举;从轰轰烈烈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三大教改”到境界全开的“高阶教学”“深度学习”“非认知能力培育”“教师情感劳动”育人框架……无不体现出一种锐意进取、奋斗突破的姿态。
教技相长 让“新兴技术”与“产业技能”赋能教师教学
所谓“教技相长”,就是教学与新科学技术、新授课技巧以及产业前沿相互促进。邹广严提出:“科学技术是教育变革的推动力。”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抓住以互联网、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解决新形势下“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新技术赋能,走在教育信息化变革的前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锦城学院反应迅速,按原定计划准时线上“全课表”开学、开课,师生适应度高,学生平均到课率在99%以上,满意度超过98%,得到省教育部门、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线教学大获成功,是学校十年在线和翻转教学深耕细作、厚积薄发的结果。
2010年前后,学校文传学院就试水在线教学,创新“海量平台教学法”;到2015年,学校已经实现了翻转教学法对全体师生的“全覆盖”;慕课兴起后,学校又将慕课引入课程资源,并自主建设20门精品课程,上线国内主流慕课平台,其中1门课程获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全体教师强大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优质、立体的课程,也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强保障。
不仅如此,锦城学院还紧追新技术革命前沿,走在新技术引领教育变革的前列。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共建共享高水平实验室。近两年,新建高新技术实验室达34个。2021年与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共建的“5G应用创新中心”,探索“5G+”的场景应用,已入选中国移动“5G金牌标杆案例”和“金牌标杆示范基地项目”;又如学校已建成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BIM实验室,有力地支撑师生走在建筑建造行业的前沿;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校凭借院士领衔和强大的工科集群优势,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十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四川省民办高校中仅有的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学校。目前,锦城学院正在进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过程画像、挖掘学生长板潜力、助力深度学习等前沿探索。
产业技能助力,做应用型大学的“王牌”教师
对于一所应用型大学来说,教师只有一种身份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是工程师、会计师、造价师、设计师……这就需要他们获得产业链一线的“产业技能”,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锦城学院自2011年起就制定了《教师双向进修制度》,要求来自业界的教师通过入校进修听课、岗前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学理论和技巧;来自高校的教师通过考取行业资格证、赴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获得一线的实践经验。目的是让业界人士在“讲台上讲得好”,让高校教师在“实战中做得好”。
目前,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0.3%。如:财会学院的陈红老师,同时取得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的双证;智能制造学院的黄兰老师,通过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技术与机械制图标准》培训认证;商务英语系的陈佳老师,考取国家高级会展策划师、电子商务师、网络应用工程师等。
锦城学院教师不仅行业证书在手、行业经历丰富,更有亮眼的行业业绩,甚至参与推动行业前沿的发展。
早在2017年,金融学院的梁剑教授就与同事一道,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互联网金融”课程,其本人不仅被聘为全国金融职教委员会“互联网金融”专业专家组成员,还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外国语学院的洪一江教授,不仅担任中国外文部门CATTI国际版考试、剑桥商务英语等多个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和考官,还参与学校对柬埔寨旅游部商务部高级干部、厄立特里亚卓越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左仁淑等21名教授受聘为青白江“蓉欧智库”专家、邛崃社科智库等机构的决策咨询专家……这些锦城的名师专家,不仅用“产业技能”赋能了教学和育人,更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很好的贡献。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从“教学单向”到“四个相长”,成都锦城学院以其不懈的理论探索和生动的育人实践,成功打开了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大门、新境界。如此“锦城”,必定“锦绣前程”!
(李秀锋 温晶晶 熊永福 王雨烟 宋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