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个老师”全力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

网友投稿  2022-06-15 00:00:00  互联网

河北医科大学2021级全科医学系举办“三个老师”主题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名誉班主任翟海魂向学生赠送书籍。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2021级全科医学系的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名誉班主任”翟海魂的赠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医学史十五讲》。王云燕同学在班会上和大家分享读书心得:“闭环管理期间心情是有点苦闷的,读了总书记的书后,心中的苦闷都不算什么了,跟总书记那段艰苦岁月比,我们生活条件是如此优越,我们更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努力完成学业,坚定理想信念,着眼未来。”

    今年3月以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安排,石家庄高校实行闭环管理。闭环管理期间,除了保证师生校内生活的正常运转,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状况是学校最为重视、牵挂的问题。交流读书心得、讲述冬奥精神、参加班级趣味健身活动、策划操场风筝节、举办线上班会、分享考研就业经验、致敬无言良师……全校“三个老师”积极组织参与所负责班级的各项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形势,树立健康乐观心态,牢记医学生誓言,坚定理想信念。

    “三个老师”是谁?这要从河北医科大学党委探索建立“三个老师”协同育人机制说起。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三个老师”,即专职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学业导师。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指导管理,校、院(处)党政干部担任名誉班主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专业教师、临床专家担任学业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三个老师”各有分工、各司其职。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完善,该制度有力推进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联系师生常态化、长效化,以协同思维促进工作思路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构建了“三全育人”立体场域和协同矩阵,实现了各项育人工作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的工作格局。

    构建育人新模式 

    全力培养“有温度的医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河北医科大学一方面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切实落实“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真情、真心、真诚关心和帮助学生。

    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多次强调,“我校超过65%的学生来自农民、农民工和服务业人员家庭。我们办好医学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还可以改变他们家庭的命运。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深刻理解‘三全育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河北医科大学始终坚持“所有人都有育人责任、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环境都有育人元素”,全力培养“有温度的医生”。学校在工作中发现,专职辅导员整体偏年轻化,缺乏医学知识背景、释疑解惑能力,学业辅导能力尚需提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每人对接1—2个班级,担任名誉班主任;省管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等积极参与其中,主要负责学业指导。这样,“三个老师”以此形成教育、关爱、服务学生的合力,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在学校党委号召下,全校系统形成了争当“三个老师”、争做育人模范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累计聘任名誉班主任880人次、学业导师1026人次,开展集中学生指导活动8500余场次,实现了全校各班级“三个老师”全覆盖。在“三个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学校掀起全员育人热潮。思政课程改革逐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心理健康工作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育人机制不断优化,学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构建育人“全链条”

    全线贯之“不掉链”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通过“三个老师”把铸魂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了铸魂育人一以贯之、一贯到底。

    夯实“一体化育人体系”,从基础学习到临床实习全线贯通。长期以来,医学教育面临“基础学习阶段临床教育不足、临床实习阶段思政教育弱化”的困境。“三个老师”机制的推进实施,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为基础学习阶段班级选好“基础学业导师”“临床学业导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见习,促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临床思维,确保“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要求全面落实。另一方面,为临床实习阶段班级配强名誉班主任,持续强化实习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确保“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育人目标落实到位,形成了一体化育人合力,打通了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完整通道。

    打造五门课程,从入学到毕业全程跟进。学校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打造“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人生成长教育课、“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纪念日”人文精神教育课、“五四青年节”理想信念教育课、“国际护士节”职业精神教育课、“讲述抗疫前线故事”爱国主义教育课五门课程。从讲好“开学第一课”、亲手为学生赠送白大衣、佩戴校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准确把握重要育人节点,把育人责任分解到每个成长阶段,再到讲好“最后一堂课”,亲自为每一名毕业生颁发证书、拨苏正冠,做好毕业教育,“三个老师”以实际行动做到了时时、处处、事事皆育人。

    “抗疫”“育人”两不误,确保抗疫期间育人不断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三个老师”一对一包联特殊群体学生,积极化解学生因居家学习、假期留校、闭环管理导致的学习、生活以及情绪问题。一批学业导师以身作则、逆行出征,先后奔赴湖北武汉和各地抗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同时把“抗疫战场”转化为“育人课堂”,多次参加班级连线交流、师生座谈等活动,讲好前线抗疫故事,弘扬爱党爱国精神。

    做好育人“大文章”

    全域发力“不断点”

    学校坚持将“三个老师”育人机制与各项工作相结合,将立德树人贯彻到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困难帮扶、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构建了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名誉班主任突出思想引领,做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引路人。建党百年之际,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在校史馆为学生讲授实景党课,将党史与校史有机结合,勉励学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党课视频在长城网、“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发布后,累计22万人次观看,引发良好反响。在校领导带动下,名誉班主任坚持第一时间深入班级宣讲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宣讲党的初心使命和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引导学生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校园闭环管理、期末考试叠加等敏感时期,通过看望慰问、谈心交流、组织文体活动等方式疏导学生心理压力,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与学生畅谈成长发展、剖析心理情感,有力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注重学业指导,做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热心人。学业导师针对不同专业班级,谋划开展了回顾学科发展历史、讲解学科发展前沿、制定学业提升策略、梳理知识谱系、指导科研项目、强化临床技能、涵育医德医风等一系列学业辅导活动,有效提升了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2018级临床医学本硕班学业导师袁雅冬在与负责班级空中连线时讲述了在武汉的抗疫经历,分析了其中涉及的专业重点难点内容,叮嘱学生要终身学习,她那句“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你要托得住!”掷地有声,成为影响医学生的名言警句。

    强化困难帮扶,做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人。学校全面实施“心理健康阳光工程”,不断完善学籍异动学生关心辅导机制,设立“无息贷学金”和“党员爱心助学”项目,落实就业困难学生“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2017级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王海强,在“三个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不断成长进步,成为师生信任的班干部,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被推免至中国中医科学院读研深造。

    河北医科大学实施“三个老师”制度以来,思想引领更有温度,学业指导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育人水平有力提升。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组建青年战疫突击队,参加流调、基层服务……河北医科大学学生在各项工作中贡献光和热,作出一名医学生应有的贡献。学生专业素质优秀,在多项国家、省级比赛中荣获佳绩。通过教学相长,“三个老师”自身的政治站位不断提高,理论视野逐步扩展,指导能力持续提升。专职辅导员闵婕说:“在‘三个老师’制度实施过程中,成长的不仅是学生,我们辅导员也受益匪浅,在与各位老师的交流、沟通中,我更加坚定了立德树人的信念,锤炼了铸魂育人的本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经过7年的探索与实践,河北医科大学“三个老师”协同育人机制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受到省政府部门领导高度肯定,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已成为叫得响、过得硬、立得住的育人品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了力量。

    (刘学民 宋子恒 马梦瑶)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6-30/xw_826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