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城南完小的大课间活动
快乐的第二课堂
快乐的童年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麓,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全县23个乡镇,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安化县共有中小学校215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包括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国家重点职业中专1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0所、小学(含教育点)16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8912人,其中高中17638人、义务教育阶段91274人。
安化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安化县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日益优化,教育活力不断凸显,教育质量节节攀升。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在湖南省第三轮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中被认定为优秀。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安化县坚持教育强县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定期专题议教制度和定期视察教育制度,研究解决全县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先后决议了保障资源、资金和要素优先向教育倾斜,解决大班额、教育基础设施保障不到位、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不到位等难题,开展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师节表彰等事项,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近5年来,安化县累计投入资金55.59亿元,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通过“党建+教学实践”提质量、“党建+德育”促成长、“党建+校园文化”彰特色、“党建+师德建设”强队伍,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不断规范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在招聘流程中“做减法”,在招聘监督上“做加法”,在服务教师上“做乘法”,实行教师师德考核、业务知识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综合考评的“三考”评价机制,坚持师德师风建设,每年在安化县教育系统评选出100名优秀党员教师和55名教育突出贡献奖,为全县教师树立标杆。
优化措施,积极促进人岗相适,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的原则,由以往的学校安排转变为教师和学校自主双向选择,逐步解决不同区域、学校、学段教师结构性缺员、职业倦怠等问题。2020年交流校长(副校长)14人、教师395人,2021年交流校长(副校长)22人、教师322人。先后在柘溪镇中学等12所中小学校完成了“县管校聘”,累计调整落聘人员工作岗位42人,极大调动了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学校人事制度从“死水”向“活水”转变。教育教学常规日益规范、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以县教师发展中心为培训主体,坚持统筹县级以上培训、指导区域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三级培训模式,将师德教育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2021年,安化县共对6857名教师进行了各种培训,组织学科会、研讨会等活动近150次。全县分7个教研区域,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各区域教研活动累计指导达30次。创新教育教学视导,对69所学校进行了94次教学视导,开展了各学段12科次课堂教学比武暨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活动,成功申报8个省、市级立项课题,190个县级微型课题立项并开展研究,45人获得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教研竞赛奖项。
提质培优,努力打造农村中职教育发展新高地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安化黑茶学校)自1956年开办以来,培养了3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新生6200余人。2020年秋季,该校全面完成整体搬迁,相比2018年增加学位2000个。2021年7月,项目总金额3500万欧元的德促贷款项目土建部分顺利通过国际招标,体育馆、茶文化中心土建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采购设施设备项目已陆续安装到位,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为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提质增速打下了坚实基础。
安化县立足安化黑茶品牌,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社会培训深度融合,学校的办学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注重德育创新,传承工匠精神,旨在培养有精湛技艺、有创新本领、有健康体魄的“湖湘工匠”,为安化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2020年度,《多举并用,让职高数学课堂妙趣横生》等4篇教师论文和《中职班主任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等2个课题均获得国家一等奖;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申报中,“心育:让山里娃人生出彩”“非遗文化自信之光”“传黑茶之道,育‘金花’人才”分别获益阳市一、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级评奖。
丰富学生社团活动,有效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推进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顶岗实习。2021年7月,13家茶叶企业招聘茶叶生产与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学生150人,1041名学生在9名教师带领下进入27家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统一安排率和学生满意度均达90%以上,学校安排的跟岗实习巩固率达86.3%。此外,安化县明确了县职教中心的职能和学校的培训主体地位,基本实现了职业培训进职校的目标。以学校和县内龙头企业为平台,以县直机关和各乡镇为支撑,政企校分工合作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县职业中专先后承办电工焊工从业人员培训、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培训、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营销人员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32期,培训学员5435人。
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安化县坚持“一面旗”发展、“一盘棋”规划、“一张网”覆盖,立足城乡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积极探索城乡统筹、普适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安化县严格按照“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保证教育经费投入足额到位,教育经费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近三年来,安化县统筹投入资金近28亿元,新建成6所规模学校、17栋教学楼、14栋科教楼、18栋幼教楼、11万平方米运动场,新增学位19730个,办学硬件不断改善,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合理资源配置,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建成了县级公共资源和管理平台,实现了小规模学校网络宽带全覆盖、班班通设备更新换代,全县共有3所学校参与了省级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试点工作。每百名学生拥有的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体育艺术专业教师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均高于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目前,多所村小学校学生出现回流现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安化县将幼儿教育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明确要求“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空置校舍,要优先用于举办公立幼儿园”,通过“上级投、本级筹、社会捐”等多元化筹资方式,走出了一条山区条件改善的新路子。近年来,安化县投入1.5亿元,先后启动了19个新建、改扩建幼教楼项目和乡村教学点内的幼儿园全面提质升级,城乡公办园条件不断改善,极大地缓解了城镇学前教育学位严重不足、乡村幼儿园条件差的困境。
从2012年开始,每年主要从全县临聘幼师中招聘全额事业编制幼师,到2021年已经招聘180人,整体提升了幼师队伍素质;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10个公费师范生指标培养幼师,有力充实了幼师骨干队伍。建立“统筹一体”捆绑发展,将村级幼教点的人财物纳入乡镇中心园“八个统一”管理,有效破解了偏远幼教点条件改善缺经费、提升质量缺教师的难题,实现了幼教点与片区园、中心园的均衡同质发展。安化县以内涵提质为导向、以规范管理促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要上园”到“有园上”、再到“上好园”的跨越发展之路,基本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
坚持普通高中基本向县城集中的思路,在县城启动新建江英高中项目,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全力打造安化一中、二中省级示范高中办学品牌,大力改善安化三中、四中、五中、十二中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规划投入5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及社会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实施城乡初中改造、城镇义务教育扩容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21年,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全部入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5%以上。
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为先,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常态化开展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深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学党史、学团史、学队史主题教育线上线下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红领巾义卖”“跳蚤市场”等富有特色的活动及“送教助学”“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安化县共筹集“希望工程一元捐”善款19万余元,发放助学金21.5万元,捐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7人。
安化县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消除,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完成125所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45%,连续三年位居湖南省之首。全县近10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基本完成。累计投入8.1亿元,完成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整体搬迁,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一系列的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安化县办强教育的决心和勇气,其优质均衡发展实实在在为当地群众谋幸福。
(张京坤 刘胜辉 刘赛芳 陶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