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驱动“双区”建设 创新知识建构教学模式

网友投稿  2022-06-21 00:00:00  互联网

    2019年10月,《关于推荐遴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通知》发布,深圳市把实验区建设作为后疫情时代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机遇,于2020年8月入选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实验区之一。2021年2月,深圳入选国家教育部门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为着力打造智慧教育标杆城市,以信息化手段推进教与学模式变革,深圳市龙华区以“课程变革与跨学科融合”为实验方向,在全区开展了“积极教育+人工智能”理念下区域教改实践模式构建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呼吁新型教与学模式

    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依托“知识建构促进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这一教学改革融合示范创新项目,被市、区两级同时评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

    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作为学习科学领域的重要教学模型,其追求的“知识创新共同体”与当代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在知识建构共同体中,学生不再是“听众”和“知识接收者”,而是知识创新的主动“建构者”。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在学习共同体中主动承担集体认知责任,以推动集体知识的发展作为学习的目标。在历经30年的实践验证后,知识建构理论在中西方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经验与启示。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知识建构教与学实践研究,着力构建起知识建构教学本土实践的新型教与学范式,为龙华区的区域教改实践模式提供了松和样本。

    基于知识建构理论与实践的松和样本

    2022年3月22日,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联合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展了《中国—新加坡基于知识建构元空间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会。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部部长向浩,松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吴少文,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赵建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桂涓,南洋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Teo Chew Lee及多名教师、多家新闻媒体齐聚“云端”参与研讨。此次研讨活动以“中国—新加坡知识建构与教育创新”为核心议题,致力于中国—新加坡教师在知识建构元空间中的跨界学习与实践,分享知识建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教学经验,识别知识建构教与学实践的设计与挑战,并进一步形成中国—新加坡研究者与教师深入交流的知识建构共同体。在本次研讨会上,松和小学在知识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本土化的教与学新范式,在塑造新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驱动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谱下新篇。

    四大“支持”为知识建构理论提供落脚点

    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创办于1953年,60余年校史孕育着人文积淀的内涵。近年来,为促进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实验区相关文件指示要求,发挥技术优势,以知识建构为基点,聚焦核心素养,实现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的教学范式转变,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为促进知识建构理论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学校提出“四大支持”作为知识建构理论落地支撑,以此构建基于知识建构、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学校支持主要包括理念、行政安排、教师支撑。环境支持主要是指学校、教师中的协作学习文化环境及支持协作学习开展的物理环境,如讨论室、功能室、实验室等。技术支持主要分为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硬件支持主要是指辅助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所需的学校网络覆盖,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教室配备齐全,包括数字投影机、多功能讲台、平板电脑。软件支持包括资源类数据库、网上混合式学习平台支撑软件等。

    在此基础上,学校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知识建构团队提供的知识论坛作为知识建构的平台支撑。截至目前已经发布至第6代,能够适应多种终端、嵌入多种应用工具、支持深度学习,其智能化分析进展很大。中文版的知识建构工具是知识论坛,该论坛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出“数据支持下的自主合作生成式学习”;与之相应的支持策略,将包括课堂教学方式、评价系统、课程设置模式、课堂和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及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全面变革。

    三大“原则”为知识建构提供指导方针

    随着知识建构理论落地支撑环境的日趋成熟,学校逐渐形成了知识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此模式的构建基于知识建构“自主自立”“完善观点”“知识无限”3项原则。从教师讲授到学生自主探究,建立课堂协作文化;从运用知识论坛支持知识建构的展开、实现教师提问到学生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自定探究问题;从固执己见的正反辩驳到多元意见的改进和提升,不断完善观点;从教师评估到学生自评或互评,评估知识建构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在为期两年的项目开展中,建构性课堂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让“教与学”方式实现真正转变。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独特的观点、组织论证过程、实现观点的不断改善。项目实施教师通过知识建构项目,开展了在二、三、四、五年级等学段的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等科目中全面实践,结合学校特色,形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知识建构课程体系和经典案例。其间完成知识建构课例8项,如“运动和力”“探索动物外形描写”“复杂图形的面积”等。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相关课例达61项,包括录像课例25项、现场展示课例17项、云课资源包19项。

    在实施过程中,为提高知识建构教学实践效率,学校邀请专业支持团队对教师的知识建构理论与技术进行指导,积累创建了一系列知识建构文本阅读、媒体音像材料,打造了一套完备的教师培训资源库,以及学生知识论坛培训操作指南,为知识建构教学在更大范围内辐射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培训素材。

    三大“改变”为知识建构教师发展提出奋斗目标

    为更好地落实知识建构课堂教学实效,学校深入分析教师角色在知识建构与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差异性,着眼于“改”,重塑教师现代教育观与技术观,而观念的改变,恰好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策略、技法和行为的改变。

    一“改”课程建设。学校充分考虑了现状与学生需求,把课程创生和开发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建设了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多学科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及捕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由此开设下一个课程。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创生和延续课堂。因此,在知识建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开发并参与课程。教师改变了传统课堂施教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观念,把课堂更多地交给了学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

    二“改”互动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互动过程。知识建构课堂以生生互动为主,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实现信息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孕育新的观点,完善已有观点。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交互活动不断展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改变了传统课堂施教过程中灌输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互动中,教师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对学生的主观印象评价,而是更加多元化,更多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一些评价。

    三“改”信息化教学。学校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联通线下与线上空间,与南方科技大学团队打造了基于知识论坛创新平台,提供了问题探究支架、个人观点表达支架、观点总结支架、问题提出引导支架等多种支架,供学生使用,辅助学生实现课下自主学习、平台互动交流。同时,平台能够提供多种样式的统计分析,为教师的教学诊断提供数据支持,还能关联学生观点表达中的相近观点。随着课堂深入,该平台可以记录学生观点的变化趋势,以及学生之间就观点引发的讨论、交流等信息。这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推动进一步的知识建构提供了客观参照,让教师在设计学习支架时更有针对性。

    截至目前,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共形成微课类成果36个,教学设计类成果27篇,论文类研究成果5篇,教学案例类成果6个,教育随笔13篇。其中有19个微课被选为市级和区级的在线教学托底课程。教师能力与技术融合的新型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

    促进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驱动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云备课、云教研成为常态。2019年3月3日,知识建构项目团队成员进行了第一次线上学习。同时,此次会议也宣告着松和小学知识建构线上工作坊的正式成立。在教师心路历程记录簿里记录着这样一段话:“加入知识建构项目后,学校已连续开展了3次线上知识建构工作坊活动,对于知识建构理论和操作的要点与核心思想我已经基本领会,这种注重学生协作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社会建构理论,正是我希望的科学课堂样态。”

    云端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提升、教学观念的转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突破技术限制,到投身课程开发,背后是一次次云备课和云教研努力的结晶,使得松和小学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管理有序、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近两年,项目实践校学生的科技发明制作也在各级比赛中屡获大奖,44人次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

    勇立潮头初心不改,百年传承使命担当。深圳处于改革前沿阵地,肩负“先行示范”使命担当,松和小学将努力为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教与学”方式提供新方案,为驱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与“智慧教育示范区”“双区”建设打造龙华新范式,提供松和新样本!

    (吴少文 王燕)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6-30/xw_84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