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评论
本想学点求职技巧,却一不小心背负巨额贷款;名为内推实习,花了11万元,却在访客室里坐了一个月;看似寻了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却没想到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涉嫌违法犯罪的道路……最近有多家媒体报道大学毕业生遭遇的招聘培训陷阱,引起关注。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破千万。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毕业生希望能多学一份技能、多一个就业机会。然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渴望却屡屡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披着网络招聘、求职培训、内推实习的“外衣”,设置层层套路,引诱大学毕业生报名,骗取钱财。这些陷阱的存在,不仅让大学毕业生权益受损,还破坏了就业市场秩序和生态,加剧就业焦虑,产生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何辗转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一再上当受骗?这与他们的就业需求未能被充分满足有一定关系。这时如果有机构抛出诱惑,例如声称“花点钱就能获得优质实习或内推机会”,相信求职心切的大学毕业生多少都会动心。一旦有了试一试的心态,就入了机构设下的圈套。例如,有的机构利用话术制造焦虑,其实所授内容没有专业含量;还有的学生在网络平台报名缴费后,还没开始实习,却再也联系不到公司;更有甚者,利用一些大学毕业生想找清闲又高薪工作的心理,诱导其加入“跑分赚钱”的队伍,涉嫌违法犯罪。
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依法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售卖简历等违法犯罪活动。在此背景下,为何不法分子还敢肆无忌惮地诱骗大学毕业生呢?原因在于这些招聘培训大多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业务,隐蔽性强、流动性大。再加上监管薄弱,大学毕业生维权意识不强,唯利是图者就有了可乘之机。就拿付费内推来说,大学毕业生本身就不愿对外声张,多少有点投机取巧的心理,就算被骗,大多也选择认栽。
越是就业压力大,越需要风清气正的就业环境。面对这种情形,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这一监管盲区,加大对网络招聘培训骗局的打击力度。虚假中介、广告多活跃于网络平台,加强整治网络平台的虚假广告是当下较为直接的手段。就大学毕业生网络招聘培训乱象而言,政府部门可邀约网络平台运营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建议相关责任主体严审广告发布者的资格和广告内容,对于涉及招聘、培训的机构实行实名登记。对于已经注册登记的培训类、招聘类机构应纳入信用体系,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针对招聘培训机构量大、难监管的问题,可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监管机制,实行跨市场、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信息共享的执法监管,畅通投诉举报维权渠道,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另一方面,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应加强调研,摸准大学毕业生未被充分满足的就业需求,想方设法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服务。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招聘信息发布平台,但还缺乏精准性,实际利用率不高;有的学校对国家和当地政府发布的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透彻,对校友、合作企业等可提供实习就业机会的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还有的学校提供的求职技能培训理论性强,但实践性不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都可能导致大学毕业生将求助的目光转向网络招聘培训。因此,高校应针对这些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特别是要加强法治宣传,强化学生反诈骗意识。作为大学毕业生,更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盲信网络招聘培训,遇到问题,要多求助于教师和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特别是对内推实习等诱惑,要理性看待,多做调查和分析,走正规渠道。毕竟很多公司曾公开表态,如果在背景调查中发现求职者与机构、个人达成私下交易,将可能视情况取消其应聘、录用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净化求职市场,营造风清气正的就业环境,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用人单位的管理者、从业者也应加强道德自律,自觉抵制中介机构的金钱诱惑,共同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