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凉山深处“学普”浓

网友投稿  2022-07-08 00:00:00  互联网

德昌县凤凰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和辅导员在户外开展游戏活动 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幼教点的孩子们认真聆听辅导员讲绘本故事 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在课堂做游戏

    巍巍大凉山,无论是岩崖耸立,还是丛林密布,无论是翻不尽的高山,还是走不完的泥土路,都阻挡不住大山深处世世代代的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在党和国家决战脱贫攻坚政策春风的吹拂下,这片曾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的地区,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变化,如今,脱贫致富的种子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并逐渐繁茂,而“学前学会普通话”(简称“学前学普”)项目也借助政策春风,高举起教育精准扶贫的旗帜,以多年的探索和推广实践,累计帮助凉山州50余万名、四川省120余万名各族幼儿迈出了教育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因成效显著,并作为一项扶贫创新探索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凉山州“零”起点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的成功实践意义重大。“学前学普”项目是一项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文明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该项目历时8年探索,从顶层设计到试点推进,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凉山州作为项目率先试点地区,其成功实践背后的创新做法,为“学前学普”项目在民族地区的全面推广提振了信心。

    缘起:牢记殷切嘱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凉山考察时指出要抓好抓实教育工作,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全国较大的彝族聚居区,彼时的凉山州还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貌,各项基础建设的滞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充分,成为这片土地发展以及人民富裕奔康的严重阻碍,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场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当地教育条件非常落后,而学前教育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农村特别是贫困县的农村幼儿几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多采用“散养式”早期教养模式。广大农村彝族群众习惯使用彝语交流,全州约50万名学前儿童中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的现象极为普遍,超过60%的儿童入学前普通话基本处于“零”起点状态。因为语言障碍,彝区很多孩子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极易陷入学业困境,从而失学、辍学。失辍学的孩子文化水平低,又不会说普通话,外出打工困难,多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收入极低,这也是造成凉山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零”布局、学前师资“零”配备、有效的学普方案“零”存在、组织推动“零”经验的现象极为普遍,要让普通话“零”起点的儿童不再“输在起跑线上”,实现“学前学会普通话”的目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2013年,凉山州部分县(市)开始寻点探索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有效路径;2015年起,凉山州陆续在17个县(市)开办“一村一幼”,解决农村学前儿童学前教育缺失特别是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前不会讲普通话的问题;2018年5月,国家教育部门、原扶贫机构、四川省政府部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并成立了由原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现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进行总协调、凉山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北京华言公司、北京三好公司提供技术保障的项目组,并把“学前学普”行动作为凉山州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作为教育扶贫的先导工程、脱贫攻坚的希望工程、民族未来的奠基工程全力推进、探路前行。

    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制定“123456”工作法

    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启动伊始,就遇到了“五缺”困局。一是缺适宜的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法,二是缺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培训体系,三是缺有效的评估标准和评价策略,四是缺共育共融的环境和生态,五是缺系统推进的整合模式与工作机制。

    要破除先天条件缺失的掣肘,确保行动顺利推行,正确的方法必不可少。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这一方法论,对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的推行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组(简称“项目组”)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施策。一是锁定目标,明确方向,“做什么”是基础前提。基于民族地区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环境,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项目组研究确定了“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融入新时代”的培养目标,即:“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语言目标、“爱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的育人目标、“参与大国崛起进程,共享民族复兴成果”的发展目标。二是明确主体,明晰责任,“谁来做”是必要保障。为了有效整合各级各方力量,项目组形成了“国家支持、省级统筹、州负总责、县统一管理、乡村实施、社会参与、专业机构技术保障”的运行管理模式,主体明确,责任明晰。三是聚焦短板,靶向施策,“怎么做”是关键核心。项目组总结出“123456”工作方法。即聚焦一个目标,建立州、县(市)两级管理机构,抓好师资、管理、技术三支队伍,建立沟通、督查、评估、考核四项机制,坚持五项原则(即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全面覆盖、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分类实施,统筹资源、加强监管,遵循规律、注重实效),突出六个重点(即完善设施配备、强化师资培训、加大宣传动员、规范工作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开展效果比对)。四是评估考核,明确效果,“做得怎样”是必备环节。构建了涵盖四个序列(日常自主评估、阶段分级评估、持续发展评估、定点效果比对)的考核评估制度、办法和标准,建立了州、县、校三级评估机制,探索总结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学前学普”考核评估体系。

    凉山州通过科学谋划,筑起行动的“四梁八柱”,为具体的实践明确方向和路线。

    实践:聚焦关键重点,创新定制“学前学普”方案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项目组沿着顶层设计的周密部署,聚焦关键重点,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学前学普”落地生根。

    因地制宜,探索适宜的教学策略。项目组创设全方位、立体化、浸润式的普通话学习环境,以科学的语言学习观、有效的语言教学法、适应的语言学习资源库、多元的习惯培养法,推动普通话学习规范化、特色化、生活化。一是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项目组将“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融入新时代”确定为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儿童达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引导幼儿养成爱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引导民族地区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二是引入先进语言教育理念,打造浸润式普通话语言环境,创设自然习得语言的情境。通过标语、LED屏宣传、楼道上的专版、学普歌曲、学普小喇叭以及班级学普主题环创、图书区、学普挂图、学普宣传视频等,为儿童营造普通话“浸泡”的物质环境。教师组织一日活动,儿童交流、游戏、互动,以及家园共育都使用普通话,为儿童创设普通话“浸泡”的人文环境。三是强化可理解性输入和有意义的输出,构建课堂学的情境。项目组根据凉山儿童特点自制本土绘本强化幼儿的普通话学习,为村幼教点提供数百个标准普通话的音频和视频资源,针对刚入园幼儿存在分离焦虑和语言环境陌生问题,项目组指导教师在幼儿入园(点)前两个月兼用彝语和普通话进行教学,帮助儿童逐渐过渡到全普通话语言交流、教学。同时把本土的故事、儿歌、童谣渗透到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帮助儿童克服胆小和不安全感,逐渐适应全普通话教学流程。组织“学普小舞台”“电台小主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有机会表达、乐于表达、乐于用普通话表达,提升孩子的普通话能力。四是以游戏和生活为串联,创造交际交往的情境。教师开展手指游戏、以大带小游戏、可移动区角游戏等,逐渐引导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并逐渐开口说与游戏有关的普通话。同时教师以一日生活为串联,更好地搭建物、事与普通话语言的链接。教师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入手,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以生为本,开发了“梯级递进式”多维课程资源。一是量身定制课程资源。为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项目组组织国内学前、语言等相关领域专家和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调研和多次研讨的基础上,为凉山幼儿量身定制了一套符合儿童学习规律、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及学习资源,并为村幼教点研发了多种教学辅助资源工具。二是分层分级实施课程。项目组根据凉山州幼儿园(幼教点)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层次性,区域间、城乡间、园(点)际间儿童普通话发展的差异性,提出了“同一课程、同一内容、不同目标”的“梯级式”课程实施思路,构建了“语言教育切入,学习品质培养,五大领域融合,传统文化浸润”的“递进式”课程体系,打造了“普通话语言环境创设+学普主课程+特色课程”的多维课程集群。

    强基固本,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一是采取“分层分类、混合式”的师资培训新途径。项目组根据师资发展极不平衡和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对不同类型幼儿园(点)和不同层次的教师(辅导员)采取了“分层分类”的多元培训方式。对支持型幼儿园教师,更多采取引领型、拓展式培训方式,将专业培训与综合素养培训相结合,提升培训目标,增加任务难度,丰富培训内容;对管理型幼儿教师(辅导员),更多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培训、以赛促训、任务型培训等方式,将全员合格培训与种子骨干培训、线下集中培训与网络分散培训、专题通识培训与个性问题辅导、“送出去”培训与专家下沉指导相结合。二是以研促培,研培结合。根据“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路线,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在组织好常规线下线上培训的同时,加大教研活动的强度,实现研培结合,以“研”促“培”。带领教师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紧抓教育教学中的普遍性、代表性问题进行研究,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项目组根据学普师资能力提升和教育教学需求,组织了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针对村幼辅导员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半日开放活动、教研活动、跨地区远程观摩交流、“学普”故事征文等。针对孩子开展幼儿讲故事大赛、中秋皮影戏表演、成果展示活动、亲子儿歌表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绘画大赛等,既培养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育水平,又活跃了教学教研气氛形成学习“共同体”。四是专家下沉式对口帮扶。项目组引入全国相关领域专家资源,提供“下沉式”帮扶服务,建立“3+N”四级帮扶保障机制,即3类帮扶专家团(学前教育专家团、经济发达地区优秀园所、项目所在地优秀园所)和N名骨干教师、种子教师分别对口帮扶。行动实施以来,技术保障单位、省教育部门组织省内高校、州县学普机构筹划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的方式累计培训师资超24万人次。同时,结合育人目标及不同类型幼儿园(点)实际,如幼教点存在大量混龄教育模式,克服模式情境剥离的情况,注重实践性,凸显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提升。

    注重实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国内外“零”起点学前儿童普通话测评标准和办法缺失的现状,项目组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创新建立了“三级测评,效果比对”的评估新方法。坚持真实性、发展性、过程性、成效性原则,采用日常自主评估、阶段学普评估、持续发展评估方法,对学前儿童普通话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建立民族地区“零”起点学前儿童普通话学习效果评估体系。制定《凉山州学前学普行动效果比对方案》,定期通过视频、语言、文字做好学前儿童的过程性和学普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发展性跟踪记录,研究分析实施效果。截至目前,州、县两级已对725个幼教点和中心校的1985名学生开展了效果比对。制定了学前学普行动幼儿普通话达标测评标准、一年级小学生发展评价细则,开展三级测评。这些创新性的评估方式,易于操作,对及时发现行动过程中的问题、优化技术方案、精准实施举措等都起到了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

    聚集合力,营造良好的共育环境。项目组注重营造共育共融共建的新环境。家园共育、社会共建是聚焦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点)、家庭、社会坚持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通过开展亲子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爱心进万家、“学普进社区”活动等常规及创新的策略途径,达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共育。幼儿园(点)、家庭、社会形成良好的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氛围,“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促进各族人民之间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通过开展学前学普“小手牵大手”、爱心家访等系列活动,创建各级学普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群、家园联系栏,建设幼儿园(点)、家庭、社会一体的学普用普环境,巩固儿童普通话学习成果。

    成效:深耕“学前学普”,等来遍地花开

    八年深耕细作,纸上勾画终成路,凉山深处“学普”浓。随着探索、试点、示范、推广逐渐深入,“学前学普”项目的成效也日益凸显。

    一是创新发展了学前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先导工程。“一村一幼”“一乡一园”计划深入实施,幼儿教师、辅导员业务能力持续提升,快速构建起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破解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是全面实现了行动目标,成为“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希望工程。凉山州17个县市所有幼儿园(点)实现全覆盖,广大学前儿童特别是彝区孩子实现了从“听不懂、不敢说、不会说”向“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的转变,有效解决了因语言障碍导致彝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

    三是大力促进了控辍保学,成为“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保障工程。参加过“学前学普”的儿童上课更加专注,学习生活习惯更加良好,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上课听不懂导致成绩不好、厌学辍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家长送大孩子重返课堂、送小孩子学普通话蔚然成风。截至2021年秋季学期,凉山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6.5%,较2012年提高约50个百分点。

    四是有效提升了脱贫攻坚成色,成为“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的助力工程。“学前学普”为8000多名辅导员和2万多名营养餐等从业人员提供了就近就地就业岗位,优先解决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子女就业问题。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学前学普”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五是铸牢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民族紧如石榴籽”的奠基工程。“学前学普”,同文同语,共学共进,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培育增强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力促进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州内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抱得更紧。

    六是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成为“小手拉大手”的示范工程。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用普通话广泛深入宣传文明、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彝区群众移风易俗,群众参与“四好”村、“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积极性全面提高,彝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逐步养成,人民群众的精气神发生了明显变化。

    2019年6月,凉山州自查结果显示,11万余名在园儿童普通话合格率为73.5%,当年进入小学的儿童普通话合格率达99%。2021年6月,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实地抽查测评合格率达97%以上。2021年1月,凉山州小学语文、数学学业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参加过“学前学普”的学生成绩与未参加的学生成绩对比明显,语文、数学平均成绩高约20—30分,合格率高约30—40个百分点。2021年1月小学语文、数学的平均分较2018年净增20分以上,提升率达60个百分点;及格率净增20个百分点以上,学生成绩全部得到提升。

    家长普遍认为,扶贫很好的方式就是支持孩子学习普通话,孩子学会普通话有利于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美好的人生。家长学会了普通话,能更好知晓与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在凉山这座大山深处,“学前学普”项目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遍地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学前学普”项目为凉山孩子遥看世界打开了窗户,为凉山学子走出大山架起了桥梁,让他们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前瞻:砥砺新征程,未来皆可期

    基于凉山“零”起点儿童“学前学普”项目成果,是凉山州、四川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过程中应运而生、顺势而为的结果,既受益于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各方力量的推动,也助推了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增添了脱贫攻坚的成色,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教育和社会基础,更为民族地区“零”起点儿童“学前学普”提供了案例和样板。2022年4月,《民族地区有效推进“学前学普”的“四川经验”》荣获2021年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凉山州将继续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持续巩固“学前学普”成果,深入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2.0”行动,把“学前学普”项目做成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工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凉山作出新的贡献。

    (程志敏 董瑞芳 闫卫民 于金秋)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7-10/xw_90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