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固本培元 着力打造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网友投稿  2022-08-04 00:00:00  互联网

    背枕巍巍红山,面映英金河水,赤峰学院作为赤峰市这座塞外历史名城仅有的一所本科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立足赤峰、服务地方”的职责使命,传承“崇德敬业、求实创新、开放包容、勤勉奋进”的大学精神,紧紧扭住转型发展、内涵建设这条主线,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事业蓬勃发展,实力显著提升。

    2019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吹响了“赤峰大学”建设号角。2021年,学校发布了《赤峰学院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锚定了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固人才之本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工作是第一要务,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全面贯彻“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完善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专业人才,不断搭建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培育通道,为赤峰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校确定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先后出台了《赤峰学院关于引进博士(博士后)的实施细则(试行)》《赤峰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了包括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投入等内容在内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框架体系,全力争取自治区、赤峰市政府部门的支持,先后争取到4500万元经费作为人才引培工作的投入资金,以一系列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人才暖心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赤峰学院、留在赤峰学院。2018年至今,学校引进博士教师86人,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10人。同时,学校全力拓展引才育才平台,每年支持20名左右校内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给予享受引进博士人才同等优惠政策,同时大力支持教职工外出进修学习、挂职锻炼,让校内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自2018年以来,校内已有27名青年教师通过在职读博方式,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学校现有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端引领、中端支撑、基层稳固的人才队伍,学校各项事业呈蓬勃发展之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人,正高职称124人、副高职称40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04人,“双师型”教师2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2人,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22.6%。

    培思想之元

    学校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完善“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一方面,坚守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聚焦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在充分吸收借鉴各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内化吸收、小组研讨、发表观点、讲述道理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消化吸收目的的定制化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改革,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听、记、思、展、评”五步课堂教学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突破了“教”与“学”的隔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与单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持续拓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载体和抓手,更好凝聚育人合力,实现铸魂育人全覆盖、无盲区。学校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秉承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培养目标以及“控数量、重实践、调结构”的工作方向,逐步推进学生骨干覆盖面再扩大、课程方案再设计、育人工作链再拉长等进程,形成了理论淬炼思想、实践探寻真知、驻班教师指导、兼职团干部培养等有机结合的特色培养体系。学校注重以文育人,因地制宜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主线,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中,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个环节始终,又充分利用教学楼、餐厅、学生公寓等校内公共场所,将校史校训、校风学风等文化因素转化为环境文化和校园形象。实践中,学校突出学生主体性,加强对党建文化、学院文化、社团文化、社区文化、班级文化、校友文化等的建设,开展了“一总支(党委)一品牌”“一院一品”等文化品牌评比活动,把大的思想观念与小的具体生活相结合,增进了学生对主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守大学之正

    学校把专业建设作为立校之本,牢固确立专业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转变顶层设计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持续夯实基础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积极培育新兴学科,壮大“考古学”“口腔医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充分发挥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支撑作用,统筹专业建设和发展。按照“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原则,通过“拓、升、改、停、撤”等措施,推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调控专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2016年以来,学校紧密结合地方重点行业和主导产业的人才需求,新增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12个专业,重点发展大数据与科学技术、集成电路等新工科专业及生物医药、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形成了教师教育类、医学类、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艺体类六大专业板块。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积极筹备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2022年6月,学校生物科学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考古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音乐学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已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本科专业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学校研究生教育也不断迈上新台阶,2021年,学校获批新增城乡规划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一个,体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2022年,文物与博物馆、城乡规划学两个学科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提质培育学科建设项目,累计获得中央支持学科建设经费150万元。截至目前,学校已有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其中包括人文学科门类硕士学位点3个、社会学科门类硕士学位点两个、管理学学科门类硕士学位点两个、工学学科门类硕士学位点1个。

    创育人之新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将立德树人摆在首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借鉴OBE理念,按照职业能力设计毕业要求,按能力要素设置课程,使课程与培养规格相对应,融通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促进专业之间交叉融合,构建了含有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能力五个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利用124项“双改”立项、234门示范课立项等方式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内涵建设、转变教学模式和转变考核方式的“112”工程,由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智慧教学、第一第二课堂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自主学习等多模式转变,由单一性评价、多次评价向过程性、形成性、多元性评价转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先后建成自治区级别的一流课程30门,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8项。2022年,学校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的项目“开放式写作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及其成效”获得自治区级别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段六步’智慧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地方高校建环专业‘四方联动螺旋递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五步四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应用型高校‘四元融合’的跨学科‘体验式’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实践”4个项目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专业交叉融合’的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项目获得自治区级别教学成果三等奖。

    履大学之责

    作为赤峰地区仅有的一所本科高校,学校本着“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的思路,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成为推动赤峰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生力军”“理论库”和“智囊团”。学校制定出台了《赤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赤峰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赤峰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文件,以提升科研实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地方能力为主线,突出应用性研究的科研导向,积极开展服务地方项目研究。2018年组织实施科技服务地方项目85项;2019年组织实施赤峰学院服务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项目72项,项目总经费达3600万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的力量。在立足地方发展和主动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致力于解决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问题,重视直接服务、多方位服务、主动服务、有针对性服务、有计划性服务,“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向地方企事业单位、农村牧区派出“三区”科技人才300余名,积极促进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紧密结合;学校组建了“环境演变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创新团队”,积极参与了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并于2020年被特聘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支撑团队,先后三次参与国家组织的业务培训,为多个盟(市)、旗(县、区)编写灾害普查实施方案与工作方案,为全区3个试点旗(县)提供普查业务技术支撑,提供了质检思路。团队开发的冬春补助数据校验系统拟被内蒙古应急管理部门推广在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乡镇—行政村五级层面使用,15位团队成员被赤峰市普查领导小组选派帮扶辖区各旗(县、区)。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赤峰学院将紧紧围绕创建赤峰大学的奋斗目标,持续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力,加快建设步伐,奋力续写发展新篇章!

    (赤峰学院党委书记 刘万虎)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8-06/xw_958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