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笔谈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刊社 合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南京农业大学全面践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担当,专门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立足江苏、侧重华东、辐射全国、服务社会,聚焦学科团队、服务模式、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高质量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聚焦优势学科团队,选准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学校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围绕种业创新、黑土地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领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是以特色学科牵引产业链条。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在全国打造20余个“菊花海”,开发菊花茶、菊花酒、菊花口红、菊花面膜等旅游产品,促进地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前伸后延牵引菊花产业链条,显著提升所在地的旅游综合效益。二是以优势学科攻克“卡脖子”技术。水稻遗传育种团队攻克水稻杂种不育难题,遏制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暴发,使长江流域粳稻摆脱水稻“癌魔”侵扰。
聚焦推广模式创新,打通服务乡村振兴关节点。学校创新“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的“双线共推”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组建专兼职科技推广队伍,为推广服务工作注入新动能。一是打造载体平台提升生产效益。建设“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乡村振兴基地体系,联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技术供给主体、市场销售主体等组建稻麦、瓜果、蔬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50余个,服务新型主体2000余户,有效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开设“云”端课堂提升服务能力。开发“南农易农”APP,组织200余名专家教授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8000余名用户提供在线监测、诊断、控制和专家指导,推送科技资讯10万余条,形成“互联网+技术服务+农户”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2021年,开办乡村振兴“云学堂”,在疫情或极端气候等特殊情况下,确保乡村振兴服务“不断线”。
聚焦转移转化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和乡村振兴结合点。学校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完善转移转化稳定支持机制。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技术经理人、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等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二是技术转移平台助推产业发展。与政府、企业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等载体平台60余个,牵头成立长三角高校联盟农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以大平台孵化科技成果,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学校与南农高科共建“江苏省动物疫病防控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生产的疫苗在全国28个省份推广应用,新增产值近12亿元。围绕新型有机(类)肥料产品研发,与40余家大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系列产品和技术模式在全国近20个省份示范推广,为乡村环境治理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聚焦乡村人才培养,筑牢乡村人才振兴支撑点。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培养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带动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助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一是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乡村振兴教学案例库,把乡村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以课程实践和耕读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以来,在贵州麻江组建18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团队,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校地双师协同联动,指导研究生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施展才干,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二是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摇篮。依托学校“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通过组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科技创新“领航团队”,开设40余个培训项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农业产业种植大户等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养,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