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那些非凡的教育事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锐意改革进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充分展示十年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从今天起本报开设“这十年,那些非凡的教育事”栏目,以亲历者讲述的方式,展现十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非凡故事。
【关键词】4%
自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首次突破4%以来,我国已连续9年超过4%:2012年为4.28%,2013年为4.30%,2014年为4.15%,2015年为4.26%,2016年为4.22%,2017年为4.14%,2018年为4.11%,2019年为4.04%,2020年为4.22%。其中,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5%。
这一成就的取得,着实不易。
我关注“4%”,是从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的。同为教育界别的委员、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王浒,从第八届全国政协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实现“4%”。我俩在会上交流比较多,让我对“4%”更为关注。
当了10年政协委员,我每年的提案和发言都与这个4%有关,所以记者和委员们送了我一个外号——“4%专业户”。
2014年元旦期间,我收到了教育部财务司的函件,随信发来的是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于2013年12月印发的《关于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亿元,占GDP的比例为4.28%。
“历时20年,4%终于实现,意义非凡,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包括您在内的许多教育人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十分感谢这些年来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您为了实现4%目标付出的辛苦与努力。”这封函件中包含的感情是让我们很多人有共鸣的。
在国际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是一个重要指标,反映的是国家财政投入教育的努力程度。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4%的目标。此后,经过20年的努力,终于在2012年实现4%的目标,当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突破2万亿元。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2020年,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国仍然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4.22%,从中我们不难读懂中国教育飞速发展背后的秘密。
这么多教育经费都投入到了哪里?看看我们身边,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来越高。此外,学校变得更漂亮了,广大教师待遇明显提高,农村学生可以吃上免费的营养餐……
当然,4%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与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比,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的经费保障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教育缺钱的地方还很多。在当前形势下,巩固4%成果任重道远。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教育经费,让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明天更美好。(本报记者赵秀红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