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一阅读教学新课题,设想的方略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建议采取的实施步骤是“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三个环节,以求达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目标。
上期我们已就利用“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发表了学习体会,本期谈谈如何利用“阅读反思”来“提高阅读质量”。
一、“阅读反思”的三项功能
1.“博学”与“笃行”的过渡 在我国古代的学习论中,“思”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慎思”居于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位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学思结合,不可脱节。
古人所说的“思”的内涵十分丰富。“温故而知新”,是由已知向未知的纵向迁移之“思”。“举一隅而三隅反”,是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之“思”。“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问”,是对自己言行得失包括阅读经验教训的反向之“思”。“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是由博返约、化繁为简的提炼概括之“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是文本解读之“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是知人论世之“思”……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有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对作者旨意的探求,有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有对自身言行的反省。其中的“慎思”,既要求深入思考,不浅尝辄止;又要求明辨是非优劣,慎重择取,已蕴涵“反思”的含意。在从“博学”到“笃行”的阅读行为过程中,“慎思”“反思”成为必不可少的过渡。
2.“期待”与“批判”的中介 如果说“阅读期待”是阅读行为的起点和准备,“阅读批判”是阅读过程的高级发展阶段或归宿,那么,“阅读反思”就是从“阅读期待”到“阅读批判”的“中介”,是阅读能力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梯”。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任务是过河,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要完成过河的任务,必须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同理,我们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逐步学会阅读批判,必须首先学会阅读反思。所谓“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其含义与“反省”相近:自我省察,回忆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阅读反思”,则是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省察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从而改进阅读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阅读效率。没有“阅读反思”这一中心环节,“阅读期待”将会落空,“阅读批判”也没有根基。所以“反思”是从“期待”到“批判”的必不可少的“中介”或“阶梯”。一次阅读行为是如此,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3.“接受”与“创造”的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对我国教育反思后的明智之举。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为此努力奋斗。
但是,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学生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的。我们在以前的讨论中曾对阅读能力的结构作过探讨: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大致呈由低到高的发展态势。认知性阅读,以认识汉字为前提,以感受文字材料为起点,以提取文本意义为初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去理解、欣赏、评价、探究,以至批判文本。“接受性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超越这个阶段,一开始就要求缺乏阅读积累的少年儿童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大概正是基于这种常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既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条),也强调“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第四条)。既要求“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求“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教学建议还提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又说:“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上述教学建议,对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概括是比较辩证的。我这样理解:关于阅读的陈述性知识和训练阅读基本技能的程序性知识,有助于阅读综合能力的形成,不可忽视。以理解作者旨意、提取文本意义为目标的接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初阶,是“入书”的过程;以超越个人阅读经验、超越文本意义为归宿的“创造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终端,是“出书”的过程。二者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空间,或不可跳过的阶段,就是以对文本的评价、探究为核心,对个人阅读经验重新建构的“阅读反思”。这时,对书已“入”之甚深,将出而未“出”。换言之,“阅读反思”是从“接受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的桥梁。没有这种桥梁,读者要么永远凝滞在文本的苑囿之内,要么悬浮于虚妄幻想的半空之中。因此可以说“阅读反思”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
二、“阅读反思”的四个层面
上期我们谈到阅读期待的四重视野,即解文、知人、论世、察己;与之相对应,阅读反思也有四个不同的层面。
1.文本解读的反思 阅读的第一视界是解读文本,即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但是由于种种非“阅读”的原因,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海子的诗为例。海子原名查海生,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当校报编辑,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因其自杀,他的诗歌曾一度湮没无闻,图书馆、书店都找不到。但到1999年,海子与食指同获首届“鲁迅诗歌奖”,《海子的诗》重获好评,其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这是许多老诗人也难以享受的殊荣。
对同一首十四行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摩罗说:“我立时被它所震撼”“打动我的是这首诗的平静和朴素,以及在平静和朴素之后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的爱和幸福”“我确实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爱。”还说海子的体验提供了一些极其可贵的启示:“它让我相信中国作家也是可以体验爱与幸福的,中国文学也是可以从爱与幸福、祈祷和拯救的层面寻找发展的可能性的。”(摩罗《体验爱 体验幸福》,见《书屋》2000年第7期)
而海子的大学同班同学刘大生,在读完《海子的诗》集里的140多首诗,并认真研究这首诗之后,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作者分析诗的第一节:等到明天再去做幸福的人,说明主人翁并不会“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如果明天做不到这一切,那么所谓明天的幸福就不过是幻想和梦呓。第二节中,幸福变成了“闪电”,闪电一闪而过,不能持久,又何谈幸福?将幸福“告诉每一个人”,是不是有点自我炫耀?作者质问:海子为什么不好好活着以继续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爱和幸福呢?自杀的人们的祝福能让人感到幸福吗?其结论是:海子的诗“逻辑混乱、语言拉杂、病句百出”(刘大生《病句走大运——从海子的自杀说起》,《书屋》2002年第2期)。
刘大生对海子的批评可谓严厉甚至近于苛刻。但他告诫盲目崇拜海子的读者:海子的诗从内容到文字,并非无懈可击。这种反思无疑是有益的。
2.对作者旨意的反思 阅读的第二视界是理解作者,即解读文本不仅要顾及全篇,还要顾及全人。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更要考察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接近文本的真谛,把握作者的主旨。
以鲁迅作品为例,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解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批判封建教育的宣言,《孔乙己》是控诉科举制度的檄文,《祝福》是声讨封建礼教的诉状……于是乎,电影《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时,愤然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样的“改编”,显然是对《祝福》的误解和曲解。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确实是封建礼教“吃人”的典型形象。但她的出逃和抗婚,并不是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反抗,而是向“有违礼教”的安排抗争。鲁四老爷的讨厌,四婶祭祀时的防范,柳妈的恐吓,都使她深信寡妇再嫁是“有罪”的,但她捐了门槛却并未能赎“罪”。丑恶的社会环境把她逼上了绝路,这是勿庸置疑的。但作者的旨意仅止于此吗?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人的历史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每月只有五百文工钱,却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而且“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后来再嫁给贺老六,生活暂时安定,生了儿子,据见到的人说“母亲也胖,儿子也胖”。这应该算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第二次到鲁家则受嫌弃,遭鄙夷,遇恐吓,终至于连做女仆的资格也被剥夺,进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最近有人指出:“多少年来,我们谈《祝福》只听到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却很少看到在祥林嫂身上,也反映了鲁迅一贯重视、批判的‘国民性’。”(钱雯《祥林嫂也曾胖过》,2002年6月2日《文汇报》)姑且不论这样的“阅读反思”能否为多数人认可,但作者联想到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至少为解读祥林嫂增添了一个视角。解读《祝福》,要了解鲁迅。解读《雷雨》,解读《项链》,解读其他经典,也要缩短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坚持以人论文。
3.社会意义的反思 阅读的第三重视界是论世衡文,即衡量文本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意义,体现其阅读的社会价值。一般来说,优秀作品的社会意义与作者的“写作期待”大体相当,拙劣作品的价值低于作者的自我评价,只有少数杰出的经典作品,其社会意义超出作者的“写作期待”。后者如李白、杜甫、莎士比亚、曹雪芹、鲁迅等,都能常读常新,成为永远的经典。如鲁迅深刻地批判过的“国民性”,到了21世纪仍未绝迹,在某些人身上甚至愈演愈烈。重读《灯下漫笔》等铿然有声的血性文字,仍然有切肤之痛。
“反思”不限于文本社会意义的探寻,视野更宽一些,会对社会阅读风尚进行反思。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宗旨是培育“读书人口”,构建“书香社会”。我们所关注的我国国民的读书状况究竟如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一项调查,推算出我国18-70岁的国民中,大约有4.87亿人“每月至少有一次读书行为”。调查把读书人数与有效回答总体人数之比,作为“图书阅读率”,结果表明,读书率为60.4%,而有39.6%的人基本不读书。究其原因,称自己“没有时间”的为37.8%,“文化水平低、读书有困难的”占23.6%,称自己“不习惯”的人为20.8%……(见2000年6月15日《光明日报》书评周刊)。且不说“每月有一次读书行为”算不算“读书人口”,仅就近四成的“不读书人口”而言,我们不能不感到“任重而道远”。以至有识之士发出“拯救阅读”的呼唤。另一方面,则是“文字垃圾”的激增,我国每年出版、销售的书籍高达近80亿册。有人慨叹:“书太多太多了,已然是书海茫茫,令你不知何去何从”“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如信息垃圾增长的速度。”(钟国兴《书海中的恐惧》,2001年8月9日《光明日报》)“读书人口”在国民中所占比例,社会的阅读风尚,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文明指标,也折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阅读我国国民读书状况的调查报告,发现我们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还须努力再努力。
4.自我修养的反思 阅读的第四视界是省己察身,即通过阅读观照自身,提高自我修养。阅读既要从文本中汲取思想营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又要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化素养。
阅读反思的第四个层面,是读者对自己阅读行为的反思。包括阅读动机、阅读对象、阅读策略、阅读方法、阅读时间分配、阅读效率等等。有人读了半辈子书,忽然发现曾津津有味地读过的书并无太大价值,而许多该读的书还没有读。有了这样的反思,必将对阅读对象严加筛选,有所读,有所不读,阅读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收益当会增加。
再如,读书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探究?这是读者未必自觉却实际上进行了选择的阅读策略。二者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德国人利希滕贝格有一个比喻:“阅读意味着借债,在阅读中有所创见就是偿还了欠债。”按照这种主张,阅读时不仅要把作者的思想观点“拿来”,还想到要“偿还”,必然会边读边思考,经过比较、质疑、参阅、对照等阅读活动,发现文本的不足,匡正文本的谬误,这样,读者在超越个人阅读经验的同时,也往往能超越文本,有所创见。当然,“还债”要有丰厚的阅读积累,由“借债”到能够“还债”,有漫长的路要走。
[阅读方法撷英]
“一目十行”看书法
“一目十行”是汉文快速阅读法的传统术语。最早见于《梁书》,梁简文帝萧纲“读书十行俱下”。继之《北齐书》载河南王高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后来,《旧唐书》载苏环“少有俊才,一览千言”。《新唐书》载韩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及至宋代,《五灯会元》记延寿“持《法华经》,七行俱下”;《宋史》记杨绘“少有奇警,读书五行俱下”;赵逵“读书数行俱下”;《辽史》记“杨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剖决如流”;《后村先生大全集》记刘克庄“读书十行目俱下,上树百回心尚孩”。这些史料记载说明古人眼里的“一目十行”是对快读的概括性提法,涵盖“一目两行”“一目五行”“一目七行”“一览千言”等由低到高的不同层级,代表着快速阅读的视阈特点。
清末阅读学家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谈到读书之法有“读书”和“看书”之分:“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在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今天看来,曾国藩的这种区分对阅读技法训练仍然是有积极指导意义的。从阅读生理着眼,“读书”是有声阅读,“看书”是无声阅读。“一目十行”既改变“朗读”,又超越“默读”(内潜音),属于真正的无声阅读,我们称之为“视读”,所以有意把它与有声阅读区别开来,称为“看书法”。
“一目十行”看书法与国外的“面式阅读法”异名同实。西方美国、英国、俄罗斯和东方日本、韩国所说的“面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时把两行以上,甚至整页的文字作为每次眼停的注视单位。其特征是增加眼睛在注视状态下接受文字的数量,即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视觉的感知范围,扩大眼睛的视读野。“一目十行”因排版不同而扫视的文字数量不等。无论古今自右到左的直行排版,或者自左至右的横行排版,无论16开本可容48字的宽行,或者32
开本可容28字的中行,乃至报刊上只容10多个字的窄行,“一目十行”都意味着眼停时注视文字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单位时间内阅读速度的加快。
“一目十行”的量化指标究竟是一分钟读多少字呢?据王学贤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的十年经验,“一目十行”的“面式阅读”是由“一目一行”的“线式阅读”逐步发展而来的。精读时的朗读实行逐字逐词的“点式阅读”,略读时的默读实行逐句逐行的“线式阅读”,快读时的视读实行“一目十行”的“面式阅读”。“线式阅读”以一句话或一行字作为视读单位,如果按窄32开本计算,每分钟至少可读2页(1100字),逐渐加速到每分钟读3页(1650字)、4页(
2400字),至多每分钟可读5页(3500字)。“线式阅读”再向“面式阅读”进展,也要逐步过渡,经历一目两行、一目三四行、一目五六行,一页六个视点、一页四个视点、一页两个视点、一目一页等阶段。如果按宽32开本计算,“一目两行”就是一眼看完56个字,即一分钟可读4000多字;“一目十行”就是一眼看完280个字,“一目一页”就是一眼扫视800多字。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一目十行”,是一分钟可读一万多字甚至几万字的篇幅。这个快读的高指标是通过一目一行、一目多行逐级完成的。
在中华民族的快读历史上,“一目十行”与“过目成诵”总是联结在一起的。《汉书》载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梁书》载简文帝萧纲“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宋史》载陈抟“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王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林黛玉偷看杂剧《会真记》,“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看完”。她笑着对贾宝玉说:“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不能‘一目十行’了!”这些史料表明古人把“快读”和“快记”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读书只求阅读量,不管阅读质量,过目则忘,那么“一目十行”就没有意义了,速读速忘算不上真正的快速阅读。这是理解“一目十行”看书法很重要的方面,即本质的方面。尽管“过目成诵”是阅读记忆的最高要求,做到并不容易,但是在快速阅读时,要求快速储存,快速回忆,记忆率达到60~70%,却完全可以大面积实现。既然“一目十行”属于无声阅读,按照“眼脑直映”的快读生理活动规律,扩大视读野成为快读生理机能训练的关键项目。在习惯于“点式阅读”的背景下,怎样以“线式阅读”为过渡,逐步做到“一目十行”的“面试阅读”呢?通常,扩大视幅先要进行视点水平移动、视点垂直移动、视点对角线移动、视点波形移动、视点圆形移动等单项训练。其基本的训练方法有如下五种:
1.卡片闪示法。用硬纸做成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句子,用极短的时间在眼前闪示后,要求把这句话马上复述出来。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和识别能力的提高,逐渐加长卡片上句子的字数并逐渐缩短卡片闪示的时间,以此训练一瞥即记的技能。
2.舒尔特表快速点数法。制作一套(10个以上)舒尔特表格,在格内无序地填上1~25 个数字,让学生保持30厘米左右的视距,视线集中在表的中心,余光顾及全表,在眼球固定注视不动的状态下,用不超过25秒的时间,按递增顺序依次默读出表中1~25的数字(开始用铅笔把读到的数字画出来,逐渐不用铅笔只靠视线来找),以此训练视觉感知技能。
3.组块阅读法。又称组读法,即把一篇文章先按词组或短语划分,后按句子、句群或段落划分,用竖线隔开,然后以分割后的言语单位来进行快速阅读,逐步由小到大;再过渡到不事先划分,而是边读边划分,读完即分完;各个阶段都要在读完后进行复述。这个由点(
词组)到线(一句一行)再到面(二行以上的句子或句群)的训练过程,要求每一次注视读完各组文字,不允许视线来回移动,目的在于扩大眼睛的视读野。
4.垂直阅读法。又称直读法,即让眼睛随着书页的中心线自上而下垂直移动,从中吸取有用信息的一种扩大视幅的阅读方法。操作时可用双边垂直引导技术,一根手指在一边,而标准引导在另一边,两边一致垂直向下沿一边移动,眼睛“吞食”二者之间的信息。这种读法破除了单一横向阅读的习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垂直和水平边缘视觉能力,使看清的字数和行数逐渐增多,直到一目十行,双目识页。
5扫描阅读法。又称扫读法,即让目光先横后纵地左右上下快速扫视,按图索骥,搜寻所需的重要信息。如看书,则通观前言、后记和目录;如阅文,则浏览导言、结语和标题。扫描中,既有粗略的浏览,又有仔细的挑选,学会在一页之中捕捉关键词句,抓住重点,快速摘记。这种扫描阅读综合了组读和直读方法,是正式阅读的准备,是连续阅读的复习,是查找资料的手段,为“一目十行”法所惯用。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把“浏览”和“精读”“默读”相提并论。按照我们的理解,其实质就是要在训练精读、略读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一目十行”的快读能力。“一目十行”看书法本来是对“十目一行”读书法的反拨和丰富。它以一扫而过的快读挑战一字不苟的慢读,从而发展详细的精读和概要的略读,使阅读深度、阅读广度与阅读速度三者兼顾,让读者获得全面的阅读能力。然而,这个“一目十行”的快读优良传统,从古到今,长期遭到误解。汉代桓谭说:“我躬自写,乃当二遍读。”现代叶圣陶诗云:“一目十行下,或囫囵吞枣;一字莫遁逃,还是抄书好。”他们赞美“十目一行”的抄书法,固然有其“手脑并用、细嚼精鉴”的道理,但是菲薄“一目十行”的看书法,把它与“囫囵吞枣”相提并论,只重精读,轻视快读,确实有失偏颇。我们认为,“十目一行”的慢读和“一目十行”的快读,二者既是对立相斥的,又是统一互补的。“十目一行”注重阅读深度而轻视阅读速度,“一目十行”注重阅读速度而放宽阅读深度,二者各有优缺,应该取长补短。如果厚此薄彼,就不能兼顾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只有多法配套,共生互补,才能使阅读疾徐自如,博聚约取,获得速度、广度、深度的全面高效。
我在自己长期的浏览中间,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这就是自始至终的阅读过程,都必须贯彻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准确抑或谬误、正义抑或邪恶、美丽抑或丑陋、高尚抑或庸俗?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才容易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如果不是从这样的阅读中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而是盲目地追随着别人的爱好和主张,别人炫耀和宣扬什么,自己就亦步亦趋地去阅读,并且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可能是谬误的捧场,像这样不开动自己的大脑,就犹如叔本华所说的“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必将逐渐丧失”(《读书与书籍》)。这种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只能是极大地糟蹋了自己珍贵的精力,而无法获得应有的长进。
譬如说多年以来,曾经大量地介绍过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书籍可以很好地了解那里文学创作思潮的变迁,认识它与19世纪西方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劣究竟何在,从而有利于拟定如何借鉴其卓越之所在和避免它的阙失与弊端,对于更为开阔和深邃地发展自己民族当前的文学创作来说,无疑是大有益处的。然而从某些表现出的阅读状况来看却并非如此,尤其是当一种片面地对它进行鼓吹的论调大声高唱时,许多阅读者也就糊涂地盲从着,随之而晕晕乎乎地万分敬仰起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趋势显得十分复杂,总的思想倾向是对于并未摆脱金钱垄断的资本主义文明,异常敏锐地感到苦闷和绝望,从而产生出强烈的逆反情绪,却又在否定理性主义的思潮中,陷于迷茫、惊惶和颓丧的境地。与此相关联的是他们在渲染意识流与象征手法的艺术技巧方面,竭力趋于新奇、变幻和微妙的追求,更渲染出了幽冥、惝恍、晦涩和扑朔迷离的境界来,有时甚至将读者对它的艺术鉴赏变成了精神的折磨。当然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具有不少正面的意义,然而负面的影响也比比皆是。如果陷于盲目和盲从的阅读中,肯定有害而无益;而如果充满了自觉性的判断,通过思索和分析的程序去进行阅读,那就肯定会得到重大的收获。
又譬如近年以来,出现了大批胡编乱造的跪拜讴歌清代帝王的文学与影视作品,通过康熙、雍正和乾隆这祖孙三代许多虚虚实实与炒作不完的故事,把他们编排和颂扬成十分的圣明与崇高,从而又燃起了崇拜专制帝王的顽强情结,比起《国际歌》里“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理想来,实在是一种可怕的倒退和沉沦。这三个统治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帝王,自然也做过一些好事,如果不是如此的话,那么一部历史简直就更黑暗、荒谬与恐怖了。至于要谈论起他们的恶行来,也是有据可查的。仅就他们凭借着专制帝王任性、独断和横暴的本性,以及通过酷刑和屠戮这些凶残的手段,分别铸造出的鲜血淋漓的文字狱而言,就异常严重地摧残和扼杀着人们独创的才智与正直的品格,多少人只要还不想豁出性命去商榷和抗争的话,就得摆成鹦鹉学舌和混沌敷衍的姿势,于是满世界都变成了精神萎靡、思想萧瑟、死气沉沉和言不及义的局面。像这样扼杀了思想的自由与独创,怎么能不使我们这东方的文明古国,在迟缓的运转中急剧地衰颓下来?正是在此期间开始大幅度地落后于不少的欧洲国家,最终导致受尽那些西方列强的肆意侵凌。寻根究底地说来,这祖孙三代专制与禁锢的统治方式,无疑是种下了造成整个国家柔弱得不能抵御侵略的祸根。如果缺乏这种正气凛然的认识,而只是盲目和盲从地阅读,就很可能会被那些磕着响头狂热宣扬奴性主义的书籍所腐蚀和俘虏。
在“不良文化倾向”大行其道时,更应该注意在判断与分析中去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开卷有益!(选自200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作者:林非)
[测试题目]
一、简要概括作者的阅读经验。
二、盲目阅读有什么危害?引用叔本华的话有什么作用?
三、作者认为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好处?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作者对讴歌清代三位皇帝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持什么态度?有哪些理由?
五、你赞成林非的观点吗?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进行反思,列出调整、改进的方略。
[设计者说明]
(一)选文目的
林非先生这篇文章是“阅读反思”的结晶,从中可以悟出为什么阅读要反思,怎样反思,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效率。其特点有:
1.阅读目的明确。作者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所以在阅读过程的始终,对所读的书自觉地判断、思索、分析,不盲目追随别人的爱好和主张,结果能从阅读中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2.针对现实问题。作者针对的现实是“不良文化倾向”大行其道,表现一是盲目鼓吹洋人,二是盲目崇拜帝王。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反对盲目、盲从的阅读,提倡阅读反思,尤有必要。
3.分析全面、辩证。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首先肯定译介和借鉴是有益的,然后指出其创作趋势十分复杂,应该具体分析,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对讴歌专制帝王的文学与影视作品,既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肯定康熙、雍正、乾隆三个帝王“也做过一些好事”,更鲜明地指出:“这祖孙三代专制与禁锢的统治方式,无疑是种下了造成整个国家柔弱得不能抵御侵略的祸根。”臧否有据,褒贬得宜,令人信服。
(二)设题原则
1.倡导“反思”。作者在阅读中始终思考读物内容的真伪、正误、美丑、善恶和雅俗,表现出自觉的“阅读反思”意识。所以设题启发读者关注林非的阅读经验(第一题),反思自己的阅读状况,以调整自己的阅读方略(第五题)。
2.倡导“分析”。分析就是实事求是地分辨是非,分辨得失,分辨优劣,肯定有其理,否定有其据。设题不仅引导读者把握作者的观点,更关注作者所持的理由。
3.倡导“对话”。作者批评的两种盲目阅读现象,都有大量受众。读者未必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而且阅读一篇文章也不可能很快改变读者的阅读倾向,因此,提倡继续“对话”。
(三)解题思路
一、作者的阅读经验主要是:阅读过程自始至终充满自觉的判断、思索、分析,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不盲目追随别人的爱好和主张。
二、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不假思索地接受可能是谬误的捧场,只能极大地糟蹋了自己珍贵的精力,而无法获得应有的长进。引用叔本华的话,说明盲目阅读的危害:让别人代替我们思维,会导致思维能力丧失。
三、译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借鉴其卓越之处,避免它的阙失和弊端,对于发展民族文学大有益处。但盲目鼓吹、晕晕乎乎地敬仰,盲目而盲从阅读则有害无益。
四、对讴歌专制帝王持否定态度。理由主要有:(1)崇拜专制帝王是倒退和沉沦;(2)帝王的独断、横暴,摧残和扼杀了人们独创的才智和正直的品格;(3)扼杀自由与独创的恶果是导致国弱民贫,异族入侵。
五、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