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起重要作用。词语教学的方法、手段很多,本文在这里不再赘述,只想就词语教学中易被忽视而又极其重要的方面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词语释意的双重性对小学生解释词语,既要讲词语本身固有的意义,又要讲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教者对二者都要兼顾,只是在不同的年级段,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说,低年级侧重于讲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因为低年级语文主要是识字教学,初步进行听说语言训练,对于课文能初步理解内容就行了。比如《骄傲的孔雀》一文中的“炫耀”一词,教学时,教者只要依据课文内容讲清“炫耀”一词在这里是讲孔雀“认为自己最美丽、想显示给别人看”就行了,学生也易懂。中高年级对于文中的重点词语,不光要讲清词的固有意义,还要讲清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因为中高年级表达及思维能力提高了,同时加强了读和写的训练。如《落花生》中的“体面”,《飞夺沪定桥》中的“奋不顾身”等词,教者都应重视其词义的双重性。学生理解了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而学生理解了词语的多重意义,才能把词语运用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词语讲解的模糊性对于一些意会成分很浓、词义难于言表的词,教者不宜“硬”解,而应运用模糊原理,把词放到句中,联系课文内容,采用恰当、巧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心领神会。如《翠鸟》一文中“锐利”一词,教者如讲解为“尖锐、锋利”不仅不妥当,而且越解越深,学生更糊涂。不如依据课文内容理解为“反应快,发现及时,看得准”为好。再如特级教师王兰在教学《黄鹂和山雀》一文中的“狡猾”一词时,设计了如下的教法:教者问:课文里讲谁真狡猾?学生答:讲卷叶虫真狡猾。又问: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答:卷叶虫干坏事,还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所以说它真狡猾。王兰老师讲到这儿,学生对“狡猾”一词可谓心领神会了。这是避开硬解,紧密结合课文内容的巧解。
总之,教学词语时不能只让学生生搬硬套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应从课文内容入手,让学生易学、易懂。
三、词语理解的深刻性“深”是指教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抓住对理解课文内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词语,不但指导学生理解得准确,更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这就要求教者引导学生把握词语与句、段、篇的联系,通过词语教学的“桥梁”,步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的境界。如教学《中条山的风》一文中的“抠”一词时,教者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议论:①什么样叫“抠”?
②作者为什么用“抠”而不用“挖”“刨”等词?③一个“抠”字说明了什么?
④“抠”字体现了班长和战士们的什么精神?这样,教者扣住一个“抠”字,牵一“词”而动全“篇”,步步深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言自明。
四、词语练习的阶梯性课文学完后的词语练习,不能只是解释、组词、抄写等单一、枯燥的训练,教者仍然要以词语为“龙头”,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扩大词语练习的容量、内涵。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尤其应重视这一点。因此,教者在设计词语练习时,应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登高,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如《晨读》一文中的“惜”字,教者可以设计如下练习:①扩词:惜(爱惜)(珍惜);②词语搭配:爱惜----(粮食)(文具),珍惜----(时光)(生活);②说或写话:a.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我们应该爱惜粮食。b.这学期,妈妈给我买了好几样新文具,我要好好爱惜才行。c.同学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刻苦学习。d.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样设计词语练习,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提高了认识能力;形式也新颖活泼,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词语巩固的经常性同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先“熟”后“冷”的现象,即在教学某篇课文中的某个词时,教者指导学生学得热热闹闹,到教学后边的课文时,便对前文中的词置之不理,使该词处于“冷藏”状态。这种做法的弊病是学生容易“回生”,不利于对词语的掌握。教者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回头望”,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巩固这些词语。教者除设计一些一般性的词语练习外,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两个环节。因为这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是归类积累。教者可以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分类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如描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衣着的;状物写景的;描摹色彩、声音的,等等。学生通过积累词语,为语言表达提供了“建筑材料”。其次是造段练习。即从一类或几类词中抽出若干个词,让学生说或写一段话,教者和学生共同进行简评,看用词是否准确、贴切。通过造段练习,学生对同语达到内化、吸收,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语言。
总之,词语教学的五个特性归结到一点,就是重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使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