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普说明文教学漫谈

网友投稿  2006-03-03 00:00:00  零零社区


  一
  说明文一般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
  翻阅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这类文体的踪影。《太阳》、《鲸》、《我爱绿叶》、《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们大概可以列出一长串来。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探讨。

  二
  科普说明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于上学期专门就这个问题访谈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统计表明,只有19.1%的教师喜欢教科普说明文;18.2%的学生喜欢学科普说明文。相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性文章喜欢程度的62%和70%。这个比例显然是太低了。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文章如此被学生和教师冷落呢?笔者有意识地听取了学校老师所上的几节科普说明文,发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豹。先来看看一位教师执教《意想不到的灾害》(第二课时)的大致流程:
  1、复习引入。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文章?学习此类文章必须把握什么?(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2)《意想不到的灾害》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维持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
  (3)为了说明这个结论,课文主要采用了说明写法?(板书:举例子)
  (4)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例子,这节课我们按照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2、扶学第一段。
  (1)自由读,划出你认为说明十分准确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说明非常准确?再读体会。(板书:读、找、品、读)
  (2)四人组交流,穿插板书:举数字
  (3)全班交流,朗读指导:因为这些词语说明得非常准确生动,所以朗读时要把这些词语处理得相对突出一些。
  自由准备,知名读,集体读。
  (4)、还有说明的非常准确生动的词句吗?试着分析
  3、放学第二段。(读、找、品、读)
  四人组学习,讨论,汇报,师点拨,朗读(请汇报的同学试读,同学评议)
  还有其他词句吗?继续分析、点拨。
  引入:看了这么多人类的朋友因数量太多反而成为灾害的例子,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入第三段。
  4、学习第三段。
  (1)用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自学此段。
  (2)交流知识点及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穿插板书:不论……都……、制约因素、基本上、一旦……就……
  在“制约因素”这里穿插进行“如果……如果(反之)……”的句式训练。
  介绍正反说理的方法,朗读体会。
  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3)看板书小结。
  (4)引入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一点阅读科普说明文的经验,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自己的阅读水平,好吗?
  5、阅读指定的科普说明文。
  (1)自由组合,一起学习、讨论。
  (2)交流,点拨。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节很不错的课:教师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了由扶到放的学习程序,也重视了语言文字的精心推敲。而从教学实效上考察,这节课恰恰上得非常枯燥乏味。整节课都是教师在一厢情愿地大谈说明方法,学生学得没精打采,了无生趣。
  这样的教学,在当前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共性问题。
  第一,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笔者曾经专门翻阅了许多科普文章的教学设计,发现了对这类文章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一、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二、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板块大致可划分为“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四块。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之则成固定模式;一旦成了模式,那么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学生对课文或教师的教学不感兴趣,这是语文老师的最大悲哀。
  其次,理性主义泛滥成灾。小学生不太喜欢学习科学说明文,不可否认与文本本身缺乏魅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理性主义支撑下的分析泛滥导致的。而分析泛滥的根源在于,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并没有故事情节的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一句话,课堂缺乏了生趣: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一旦学生厌倦了,老师讲再多的说明方法,又有何用呢?这样理性至上思想支撑下的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其结果是人为地使科学与人文绝缘。
  第三,买椟还珠屡见不鲜。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奉行的观点是: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在教学中就应当以此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他们处理科普说明文,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传达的主要内容时,会千方百计地拓展关于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这样大雨倾盆式的课外的知识轰炸,其结果,只能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知识,似乎成了科普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这恰恰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做法。

  三
  当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站在学生怎么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角度度,重新审视科普说明文教学,并尝试闯出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新秩序。这里有两个最关键的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深长思之:科普说明文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科普说明文教学就能走出误区,走向康庄大道。
  先来谈谈学什么的问题。科普说明文的确是以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老师引导通过阅读,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当然是科普文章教学的一大任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说明文学习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的光辉。这些都应成为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月球的自述》一文,笔者不是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月球的知识,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这些知识是如何介绍的。有了这样的定位,才有了被我们的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的最富有创意的教学点子:
  (一)为《月球科普宣传片》(2)配音。
  1.默读4、5自然段,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
  2.学生自由汇报4、5两段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学生上台板书知识要点)。
  3.师生根据板书引读,按顺序梳理知识点。
  4.这些知识都是关于月球的,作者没有把它们写成一段,而是分两段来写,这是为什么呢?
  5.小结:把同一方面的内容放在一起,知识介绍得更加有条理。
  6.练习读好解说词。在你的心目中,月亮是慈爱老爷爷老奶奶呢,还是充满活力的青年,还是天真活泼的小孩子?请同学把月亮想象成具体的一个人,用他(她)的口吻练读来解说词。
  7.为〈月球科普知识宣传片〉下集《与月球零距离》配音。(播放《月光》并呈现相应的画面。)
  科普说明文教学,只有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才有可能打开崭新的局面。否则,永远在“涛声依旧”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再来谈谈怎么学的问题。其要旨有四。
  第一,情趣交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时候,把自己教学成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有情有趣”。他说:“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反观我们的科普说明文教学,有多少老师千方百计地着力于让学生带着浓烈的感情在学呢?也许老师们会振振有词地反驳,说明文的文体简洁通俗的特点决定了课堂的情感投入度,课堂应该以严谨为主,其潜台词就是这样的课只能上得了无涟漪的。事实上,一篇文章,从作者的笔下诞生始,她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哪怕叙述再客观冷静,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当着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和智慧的旅行。蒋军晶老师在教学〈麋鹿〉一文的时候,以这样一段话,引领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啊,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蒋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这个片段,正如沈兴华老师点评的那样:这里老师实际是含蓄地告诉学生:读书,需要有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意识。如果我们真正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子,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精神。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要悟出言外之意。忽视、离开学生情感的阅读是不完整的阅读,同样也是危险的阅读,因为如果这样无疑将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等同于机械训练。机械训练的结果就是造就叶老所说的“人形鹦鹉”、“活书橱”。从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有自己关注的兴奋点,而且这种兴奋感的表达建立在对文本的阅读基础之上。由此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科普说明文,完全可以上得情意深深。
  课堂上,教师光有情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始终享受到学习科普说明文的乐趣,这样他们才会喜欢科普说明文。任何学习,如果让学生感觉到乐趣无穷,那么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充分挖掘科普说明文文本的趣味因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样,课堂就有了别样的生趣。笔者在执教〈大熊猫的故乡〉一文的时候,就以学生到卧龙山区假想考察为主要方式与文本对话,学生学得有情有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者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以“假想考察”为切入口,出示考察表,让学生带着考察任务学习课文,在悉心探究中发现熊猫的生活习性、外形、生活条件与环境等特点,完成考察表,再以科学考察成果模拟报告会的形式展示探究的结果。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逐段分析讲解的枯燥学习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科学探究中,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亲历学习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充分领略了探究学习的乐趣。
  将课上得有情又有趣,科普说明文才会焕发其独有的魅力。
  第二,无为而教。在上文引述的《意想不到的灾害》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节课之所以得不到学生的共鸣,是因为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研究说明方法上了。而这样做其功效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一无用处。古代哲学中有“无为而治”的思想。我想,我们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也是否应该提倡“无为而教”——不讲或少讲说明方法的知识,而是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心领神会,进而“豁然洞开水底天”,对说明方法有所领悟,有所习得。这比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举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当然,在某一课不讲说明方法,并不意味着所有说明文永远不讲说明方法,比方在单元教学之后,可以安排一个说明文知识讲座,让学生对科学说明文的写作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不刻意地讲说明文的方法,并不等于就忽略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我想,说明文教学的立足点在于让他们感性地“悟得”与“习得”,怎么悟?通过朗读有关数字,例子,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品析词句,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拓展练习”创造性地转化课文语言,巧妙地让他们习得说明方法。尽管没有在课堂上大谈说明方法,但是学生自觉运用了,这是不是在教说明文呢?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的时候,你的教育也就失败了”同理,教说明文的最高境界是“老师不刻意讲说明方法”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得、习得说明方法”。不讲方法,暗含方法,那才是最高妙的。
  也许,这只是美好的理想。
  第三,注重实践。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分重视知识的落实,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对于说明方法讲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很少涉及。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教练只讲游泳的知识而不让学泳者下水一样,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说明本领的。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因此,我们的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创设说明情境,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
  请看下列教学案例与点评:
  师:这是一个卡通的麋鹿图象。为什么要画这么一个卡通头像呢?因为有人推荐麋鹿参加奥运吉祥物的竞选。麋鹿的竞争对手不少啊,你们认为它会有哪些竞争对手?
  生:……
  师:所以啊,麋鹿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把竞选报告写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写哪些推荐理由呢?请你们研究课文,参考老师给你们的资料,好好想一想。
  师:我们一起交流吧?
  生:我觉得可以从外形健美(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因为……
  生:我觉得可以从传统文化(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国际合作(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象征意义(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
  师:下面请你围绕其中一条迅速写一个片段。
  生:(写)
  生1:麋鹿在汉朝以后逐渐减少,濒临灭绝,甚至销声匿迹了,但在恢复繁殖后,它被当作友好的动物大使向各国输出,小鹿结束了他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祖国繁衍成长,不正是象征了我们伟大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吗?
  生2-6(略)
  师:同学们,我最后要说得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用途,文章结构是不同的,写说明文,向大家简单介绍麋鹿的基本情况,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为麋鹿写奥运吉祥物的申请报告,可以按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明白吗?明白,自己去慢慢领悟吧,下课。
  [点评]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逼真的麋鹿照片是和文本的形似,简约的麋鹿卡通是和文本的神似。如果这样理解,我觉得老师此处安排了以往我们认为的“读写结合”,但老师高明之处在于:一是安排卡通,没有安排图片,帮助学生提升对麋鹿的认识;二是为写作指明多角度的目的,既放开手脚,又拓宽思路。课程标准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从这一角度看,老师十分注意突破表达形式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对于表达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范围,只要符合“奥运吉祥物评选”的要求,无论怎样都是允许的;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整合片断,既与同学分享写作的快乐,又帮助学生根据表达目的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结构,没有直接给学生教条式的写作知识。
  ——上述课例引自蒋军晶的《麋鹿》和沈兴华的点评
  再来看另一则课例:
  师:我们已经研究清楚了造成这些动物灾害的原因,那么大家能不能再去研究一下,面对课文中的这些动物灾害,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很快地平息灾害呢?下面,我们就召开一次“模拟动物灾害国际科学论坛”,同学们都是未来的科学家,请把你的治理方案在论坛上发表。(板书“模拟动物灾害国际科学论坛”)先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大家都来动笔写一份发言稿,发言稿要写清楚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动物灾害,治理以后会有哪些效果,写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上本课学过的词语。
  (生按小组分头讨论,然后每个人都执笔写发言稿子,写好后小组再次交流。)
  师:我看大家准备得都差不多了,下面有请各位小“科学家”上台发言,这次“动物灾害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如何让意想不到的灾害迅速消失”,请各位科学家发表见解。要讲清楚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在谈治理效果的时候,可以对照课文描述的情景,活用一些词语。
  生:每组派代表上台谈设想(大致围绕着“引进天敌、治理环境、接种疫苗、建立隔离区、切断食物源、变灾为宝——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谈,虽然幼稚,但是不失童趣和想象力。)
  师:是啊,同学们谈得真好,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勇敢地面对,那么,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意想不到的灾害永远消失。(擦去课题)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本课教学的又一兴奋点。让学生当科学家探究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让他们面对现实问题,以主人翁的态度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孩子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以“科学高级论坛”的形式,为他们搭建发表见解的舞台。这是一项颇有挑战性的智力话题,既能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展示他们的创造性思水平。从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乐说,敢说,而且很有创意和童趣,他们的科学萌芽在论坛的过程中“偶露峥嵘”,科学之花开在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也开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此外,推荐学生代表发言之前安排写的环节,这一环节是对语言的又一次创造性的运用,而且降低了说的难度,促使人人动笔。这一环节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维目标”。
  ——本课例引自笔者执教的《意想不到的灾害》
  从这两则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而内化语言,迁移方法。这样的教学,使得知识与能力这两只翅膀同时翱翔在科学的天空。
  第四,适度拓展。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开放性,安排过多的语文活动,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课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课每课必进行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效果不明显。凡此种种,对课文本身的学习反而削弱了,语言文字训练不扎实、不到位。当前,老师们在科普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的课程资源拓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从科学知识维度出发,从内容上关照,拓的是课本内容,以《月球的自述》为例,教师补充一些关于月球的其他知识,如:月球的回声、月球坑穴的形成、月球是空心的吗……等等。二是从语言学习纬度出发,发展语言。《月球的自述》语言形式是以自述形式表达的,那么就让学生用自述的方式来介绍月球知识。笔者以为,拓展课程资源应兼顾两个维度,即知识与语言的结合,既有内容的延伸,又有语言的训练,在教学《月球的自述》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或选择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或选择自己课外搜集的知识,运用自述的方式来介绍月球的知识。这样的设计,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再如《在大熊猫的故乡》一文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就比较好地处理了课程资源拓展的问题。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知识;课中,学生在书本中探究大熊猫知识,在“超市”中深入了解大熊猫;课后,到更广阔的天地中研究大熊猫。尤其是最后一个板块,教者让学生进入“大熊猫知识超市网页”了解更多有关熊猫的知识,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依次点击相关内容“天敌、作息、克隆、生存现状、生活习性、趣闻”。而课后作业更是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揭开熊猫的更多秘密,进一步激发与延续学生探究的兴趣。这种紧扣文本,适度拓展的教学策略,始终根植于语文的沃土,将知识拓展与兴趣激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http://www.00-edu.com/jaoan/1/2022-03-09/4736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