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语文课堂的“谢幕”艺术

网友投稿  2008-08-14 00:00:00  零零社区


  明朝谢榛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李俊《秋山记文》说:“文章精神全在结束。”可见古往今来,人们对文章的结尾是多么重视。同样,语文课终的“谢幕”也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好的课堂“谢幕”不仅能提纲挈领地总结全课的主要内容,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发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较高的层面,创设出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效果。

  一、课虽终,思未止
    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每个知识点都深入细致地剖析给学生,课堂小结时,教师必须适当地留下一些空间,艺术地“布白”,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去涉猎有关知识、观察社会、分析人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小结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动员会”。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提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授课结束时,我启发学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呢?”这一问题顿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学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就世界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严重、环境问题的解决等话题纷纷发表见解。他们从废气的排放,讲到地球的温室效应;从中国的垃圾处理站,讲到德国的三种垃圾贮集桶;从水土流失的危害,讲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小结中几个探索性的问题,学生做足了课后的文章,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维,超脱了课本,跨越了学科。

  二、课虽终,趣未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保持积极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学完《生物的睡眠》一文,我问学生:你们对文中所举的蝙蝠有兴趣吗?”同学们都说有。“那请你们课后详细地了解一下蝙蝠的外形、生活习性、捕虫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调查研究,同学们知道了蝙蝠是用皮质膜飞行的,了解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明白了雷达的仿生原理……不少同学还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了内容翔实、层次分明的小品文。课堂小结后,学生开展了有趣的实践活动,学习兴趣和欲望被充分激发了出来,他们带着一份渴望、一份激情主动走进了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课虽终,情未了
    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此,教师在授课结束时,要让情感华章的音符像清泉一般在课堂上流淌,让课堂生动起来,让思维活跃起来,让感情激荡起来。如:品读完《淡骨气》一文,我这样小结道:“文天祥、贫者、闻一多他们都是有骨气的,然而新时代的‘骨气’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是有骨气;你为人民谋幸福,得到人民广泛的尊重和爱戴,是有骨气;你威武豪壮,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是有骨气;面对世界科技、经济、军事的日益发展,你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更是有骨气。”课堂小结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真正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目标落到实处,使得学生多了几许爱国之情、仰慕之情等复杂的情绪、情感体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精彩成功的课堂“谢幕”艺术,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神来之笔,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引导探索、培养兴趣、激发感情。


http://www.00-edu.com/jaoan/1/2022-03-09/4739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