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 > 正文 返回 打印

提倡选择性学习:新课程的一大特色

网友投稿  2006-03-08 00:00:00  互联网


  [摘要]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是选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是促进自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这充分说明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之时,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主选择,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有效地进行选择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本文就选择性的含义和特点、选择性学习的表现以及教师如何恰当地加以引导,促进学习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选择性的特点
  选择性是表示个体或群体能否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和思想,能否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权利和能力。具有选择性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在遵守国际法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乃至命运的机会和能力,其结果将是非常糟糕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运动中,提倡选择性学习构成了日本新学习指导纲要的一大特色。学习指导纲要指出:“数学课程要安排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活动。探究数学的某个内容或专题,有关数学的实际活动,应用数学的活动,数学史的有关专题等,都可以是选择学习的课题。学习的程度也应有一定的弹性,学生在选择学习中可以有不同的程度,如补习、补充、发展、深化,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部有收益,也使数学课程具有弹性。”[2]在我国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今天,研究选择性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提倡选择性学习,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选择性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选择性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出各种各样选择的主体。学生作出选择的自由性意味着他享有作出决定的自由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没有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只能做“听话的孩子”,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他们不会去探究、不会选择、更不会去创造:课程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完全失去了生命活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已经注意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就拿教育部最近组织专家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七科教学大纳中的语文学科来说,这次修订“更为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多样性与选择性,弱化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规定性,仅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性提出建议,增加教师和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自主性。”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恰当地把握选择的“度”,学会自我调控,提高自己作出选择的水平和能力。
  2.差异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所有的人和事。但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内容,2亿多孩子共用一套或几套教材,在我国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我们这样做的假定是:只有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技能、技巧,才能胜任社会赋予他们的应该承担的使命,在未来的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在课程内容的掌握上,可以不问地域差异,不管性别不同,不涉民族径庭,不提个人先有的经验,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已规定好了的知识。其实不然,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是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只有充分顾及到这些经验,才能真正学有成效,学有所得。另外,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各自所具有的潜能甚殊,也需要由众多的知识来滋养、哺育,课程内容由此也需要多样化、个性化。正如同研究创造心理学的著名学者吉尔福特所讲的,创造潜能在不同学生身上体现是极为不同的,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动手操作,有的擅长语言符号,有的擅长抽象思维——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与此相应,变千篇一律为多姿多彩,把学生的潜能更充分、更全面地展现出来。[3]经验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个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注重选择的个性化,根据自己认知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环境,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3.发展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容器”,他们的任务是接受知识,成为理想社会所要求的“具有理性的人”。[4]教师则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设计所谓“最新最美的蓝图”,无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视学生的变化发展,把学生看成没有选择权利的、被动的个体。在学科教学中,不去考虑社会,学生的变化,而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我们无法估计的。广大教师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实际,才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此相适应,学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要把选择看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注意选择的变化性,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调整学习的节奏和步伐,进一步改进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选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
  1.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程的制定、开发是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学科专家的专利,教师和学生没有开发课程、管理课程、选择课程的权利,他们只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适应者。对学生来说,课程是知识、是课表、是教师每天布置并被要求必须完成的作业、是每学期的考试科目。在这种课程观念和课程开发、实施的背景下,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巩固技能的反复训练者。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很普遍,但又没有办法得到改变。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吹散了笼罩在莘莘学子头上的寒气,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为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改变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和学校将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将与国家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设置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多样和合理安排的课程。在国家课程中,又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课程,开发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选择课程、创生课程,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关系学校发展、教师水平提高、学生进步的重大问题。《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中强调:“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课程开发”。[6]
  2.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指导水平,自主选择教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是非常固定的,教师是学科的权威、是知识的拥有者、是学生的代言人。学生只朗绝对服从教师的指导,哪怕教师的言行是错误的。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是帮助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教师。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师。例如,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时,学校应该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特长,自己的才能,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评判标准,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指导教师,或者是由小组成员讨沦决定适合本小组学习和研究的指导教师,这样,师生双方在课题研究中就容易沟通,便于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
  3.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式
  以往的教学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现象,通过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充分说明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即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各学科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比如,生物课程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团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数学课程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者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强调数学学习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三、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促进选择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1.营造民主、平等,重视交往的台作学习氛围
  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充满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选择性的增加,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要使学生有更大范围内自主选择时间和空间,学校、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掘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应该具有课程资源意识和观念。要意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意识到教师不是唯一的教学源泉;意识到课堂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从而确立“生活处处有学问,课程本在生活中”的观念。其次,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注重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图书资料文本资源;要充分利用自然教学场景;要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等人力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提供有利条件。
  3.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间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教师要关注、倾听、发现、研究学生,要具有捕捉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各种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但长期以来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解的时间太长,学生参与的时间太短,或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缺乏选择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行为结构,要改变教学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具体地说,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无序性;减少讲解时间,提高主体参与的效率;留出学生自学、讨论的时间,提高主体参与的质量,突出学生思维的时间,增强主体参与的程度。[8]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当前评价与考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与新的教学方式和人才标准不适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并发挥其主动性。因此,要使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就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争论在教育评价研究中由来已久,目前人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教育评价中应努力实现定量、定性相结合。但这一观点在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常常被演化为在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后面加上评语一栏而已。但是,通过对评价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种评价标准基础上进行的评价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这样的评价标准指向性非常具体,即使在考虑非常周全的情况下,也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由于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共性和统一性,而造成了它的忽视了个性和灵活性的弱点。同时,在具体评价操作时,也要依据评价者的印象转换为分数,最后经过数学处理得到总评分数,其中这一转换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评价者依据经验进行的主观过程,而最后以分数表示的总评结果也是以失去丰富的信息为代价,这样一方面使评价丧失了它的客观基础,影响了它追求客观性的初衷,另一方面,评价的有效性也大为降低。这对于评价选择性学习无疑是不客观的。

  对选择性学习评价的前提条件就是评价目的,如果评价目的是终结性的分等鉴定,上述评价过程无可非议,而且是可贵的探索;如果目的是诊断问题、改进工作,这些评价方法就显得失之偏颇。根据选择性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学习的评价应以定性为主,应该以表现性评价为主。比如可以以问题为中心(问题的数目和多少可因需要而定)来建立评价标准,在每一问题下,可设立若干小问题,这里的问题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相对开放的。在评价中,评价者可以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也可根据课堂变化情况、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记录和分析标准之外出现的问题(这客观上又为以后修订标准提供了客观依据),最后作出结论时,可以依据实地观察作出结论,并在结论中以具体的教学事例作充分的说明,在此基础上作出评价会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在选择性学习的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与考试体现时代特点,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要考虑以下因素: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方法;学科素养、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评价与考试基于学生差异,评出特长。树立“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的观念;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补短”重要,“扬长”更重要;全面发展不等于“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3)评价与考试注重实践,鼓励学生探究和创新。实践有助于学生探究和创新,与新的教学形式相适应;给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与扩展的机会;给学生更观广阔的空间表现非学业的内容;
  (4)评价与考试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多主体参与;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参考文献]
  [1][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2]丁锦华编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3][4]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6]学校课程管理指南.课题组.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2001年9月.
  [7]周震和、李家成.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创建新世纪的新型学校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3期.
  [8]朱志平.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2年第6期.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  朱志平《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1期)


http://www.00-edu.com/jaoan/1/2022-03-09/4748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