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小组成员解长贺道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纪念碑造型仅仅是个半成品,有待子孙后代去完成。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主席率领全体政协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之后,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彭真市长的领导下,由17个单位组成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持工程兴建事宜,并广泛征求设计图案。纪念碑的设计工作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主持。委员会先后收到草案140多种。1951年国庆节,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在天安门前做成一个1/5比例尺的大模型,同时陈列了有坡顶及有群像的两个较小模型,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后的设计图案在北京市政治协商委员会议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上陈列展览。中央决定于1952年建军25周年纪念日正式开工。
解长贺老先生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施工过程中,碑顶的设计工作曾一度成了难题,焦点主要集中在碑顶的形式上。按当时提出的构想,有人主张在碑顶上设置中国古式宝顶,有人主张设置雕像,也有人主张设置红宝石五角星……意见不统一。为了早日确定碑顶的形式,北京市委领导邀请了德高望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和其他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座谈之后,周总理作出决定,既然碑顶的形式不好统一,就不要宝顶了。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吗,那就让后辈子孙去完成碑顶的造型吧!这样,纪念碑的碑顶就留下了一个约两米见方的平台。可以说纪念碑的造型是个未完成的杰作。
(摘自《生活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