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一般可分为先天的(即生来就会的行为)和后天学习的(即根据后天经验而生成的行为)。前者是遗传决定的,后者是环境决定的,当然也是有遗传基础的。黑头海鸥的衔蛋壳行为就是遗传决定的先天行为。花园蜘蛛雌蛛每晨吃掉旧网,重织新网。织网过程井井有条,先织辐丝支架,后织螺旋线。蜘蛛的这一行为,也是经过了长期自然选择而达到如此精巧程度的先天行为。
蚂蚁巢中有一种“不速之客”——一种甲虫,它们在蚂蚁窝中产卵。其幼虫腹部末端有腺,能分泌外激素促使工蚁发出育幼的行为,来照料这些幼虫,而这些幼虫却以蚂蚁的卵及幼蚁为食。它们甚至还模仿蚂蚁幼虫的求食行为:先用触角拍打工蚁头部,再用前肢摸工蚁口器,骗使工蚁吐出食物,供甲虫幼虫享受。工蚁对甲虫发出的这些信号,一概按先天编好的程序发出反应。
先天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它也是脱离不了环境的,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先天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后天的经验对先天的行为也可能发生影响,如澳大利亚枝树林中有2种鹦鹉,一为卡拉鹦鹉,一为紫鹦鹉。两者都住在树洞中,有时在同一树洞中住着两种鹦鹉。平时它们相安无事,但在孵卵时就要争夺地盘发生冲突,紫鹦鹉比卡拉大,争夺的结果总是卡拉弃卵而逃,于是紫鹦鹉就把自己所产的卵和卡拉所产的卵一同孵育。经紫鹦鹉孵育出来的幼卡拉有些行为仍是卡拉的行为,有些行为却变成紫鹦鹉的行为了。小卡拉发出的求食声仍是卡拉式的,但紫鹦鹉母亲居然乐于给它哺食。卡拉长大离巢后,在受惊时发出的声音仍是卡拉式的惊叫声,但在呼喊同伴时,却完全是紫鹦鹉的呼叫声。它飞翔的姿式也完全成了紫鹦鹉式的(扇翅缓慢而幅度大,不像卡拉那样扇动快而幅度小)。它的食性也变得和紫鹦鹉的食性一样。没有改变的行为是先天的行为,改变了的行为则是后天经验,即后天学到的新的行为。
但是后天的学习也离不开先天的基因基础,R.Tryon曾于1940年用大鼠做迷宫实验,他用的迷宫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出口处有食物。大鼠从入口进入迷宫后,经过多次“走错路”(尝试错误学习),终于找到出口,而一到出口,就受到食物奖励。Tryon让大鼠连续进出迷宫,多次之后,有些大鼠能很快找到出口,很少再“走弯路”,有些大鼠却总是要走些死胡同,然后才能摸索到出口。Tryon从这些大鼠中选出最快走到出口和最慢走到出口的大鼠,前者称为“迷宫敏”大鼠,后者称为“迷宫钝”大鼠。他让迷宫敏互相交配,也让迷宫钝互相交配,然后再用迷宫训练两者的后代,经过多代选择后,他获得了在走迷宫的本领上迥然不同的两群大鼠,这一结果说明,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有基因基础的,是遗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