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诗,诗人出于各自不同的写作原因,把该要说的意思不直接说出,而让它潜藏在文字底下,读者如果不了解他具体的写作动机,就无法读出。这类诗可以叫它隐讳诗。它不同于一般的含蓄,因为含蓄是隐中有显,幽明相间,善于联想和感悟的读者还可以自己结合文,结合人,结合时世去捕捉和把握,而隐讳诗则有点猜谜的味道了,更多的时候恐怕只能由知道的人来告诉你。这里举几个例子,以增见闻。
一、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的表面是写一个昨夜刚过门的新媳妇要在天亮时拜见公婆,因为怕公婆看不过眼,在一番精心打扮后,还胆怯怯地问丈夫,这眉毛画得可行?但实际上这首诗另有寄托。
唐代士子科举应试前,多向名人行卷(写文章给人看,展示自己才力),以求称颂而扬名,并望绍介于礼部侍郎。朱庆馀此前已行卷于张籍,得到他的褒扬,但临试之时,心中仍忐忑不安,便再次向张籍打探。但这样的话怎好明说呢,于是假托新嫁娘的语气写了这首诗。言下之意是:我这次可能考得上?张籍一看就明白了,也就回了一首。
二、张籍《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因朱庆馀是南方人,这越女就是指朱庆馀。诗的意思是说,你这打扮得严严整整的新媳妇在镜子里的形象特别鲜亮,自知很美,还要放心不下。“齐纨”代指名贵丝绸,“齐纨未是时人贵”句式倒装,也就是“未是齐纨时人贵”,虽然不像穿着名贵丝绸的时髦女子那样华贵,但你的一曲采菱歌也有万金之价,就是说,你的质朴真纯的文风也足以打动考官们的心。这两个人互打谜语,但却心知肚明,一往一答,倒也有趣。
三、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其实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当时还是个民间人士,他于唐玄宗开元21年(733)西游长安,投诗丞相张九龄,想求得个一官半职。这话也不好直说,于是就用了隐讳的笔法。他先说洞庭湖的气象之宏伟,来喻比盛唐之世,透露出一点不甘寂寞的心态。再用两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出耻于闲居却又进身无路的遗憾。他还对张丞相说,我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坐着小船在水中一条一条地钓鱼,空有羡慕之情。这意思就很明白了:也给我个机会吧,让我也尝尝“鱼”味。在那盛唐之世,甘于寂寞的人很少,连孟浩然这么个性情淡和的人也跃跃欲试了。张九龄最终只请他做过几年幕僚。
还有下面两首诗,一般的人都视之为写景,但也有的解诗家认为它们是托讽之诗。
四、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也是个颇有政治理想的人,但一生未做到大官,顶大是个刺史,所以颇有些志不能伸的感慨。写这首诗时正任滁州刺史,其时已四十六岁,再过六年就去世了。诗的首句写幽草生于涧边,喻指自己生不逢时;黄鹂鸣于深树是指小人在位,藏于暗中,谗佞之言无休止。韦应物年青时有点狂放,行为不大检点,而招致许多非议,所以在仕途上不大顺利。这两句就是对这种人生经历的感慨。到了晚年,为人处事圆通了些,批评少了,进一步升官的机会也有了,但可惜无人荐举,就像那傍晚时分被春水托举起来的小船,因无人撑持而只得自个儿打着转。把牢骚话这么写,也是处事圆和的表现吧,但掩饰不了诗中那点忧伤的味道。
五、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写这首诗时正在京中任职,负责教育工作。它颇有点向宰相献策的意思,希望上级部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诗中说,选用人才应当独具慧眼,在他身份还很卑微之时,就能大胆提拔任用,这才很有意义,就像写诗的人很喜欢表现“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之景一样。如果等到这个人功业显著人人皆知之时,再去赏识他,就像上林苑的花已灿如锦绣,谁人皆知玩爱而羡慕,就显不出你这宰相的先见之明了。杨巨源可算是尽职尽责的人,他在极力创造手下人才进身的机会。
这类诗不尽列举,像王安石的《元日》也是隐指革旧政,立新政之事,希望在读诗时能多结合点背景材料,多联想,这样也许会使我们有意外所得。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